98岁!民盟先贤钱伟长的“四己”养生秘诀

  钱伟长,民盟盟员,国际著名的力学专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历任清华大学副校长、上海大学校长。据说他从北京调往上海大学担任校长一职,是经同志亲自批准的,并且特别强调他的任职不受年龄限制。因而,钱伟长成为当时我国在任的年纪最长的大学校长。

  2010年7月,钱伟长以98岁高龄辞世,他的一生可以说是充满传奇色彩。在20世纪60年代,他就与钱学森、钱三强一起,被周恩来总理称赞为中国科学家中的“三钱”,为我国科学事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钱伟长生于战乱时期,却得享98岁高寿,这归功于他独到的养生秘诀。关于长寿养生之道,晚年的钱伟长曾经非常肯定地说:“长寿从何处来?靠药补、食疗、靠遗传,这些都只能是一些辅助性的措施或条件。实践证明:长寿关键靠自己。”

  这是钱伟长结合自身的几十年的养生实践得出的经验之谈。总的说来,养生靠自己,就是要相信自己、说服自己、发现自己、征服自己。

  自信是健康长寿之源。关于自信与长寿的关系,钱伟长说:“科学家说人类的寿命可达到150岁,而实际生活中大多数人只能活到90岁以下,所以说人的寿命潜力是很大的,应该挖掘这种潜力。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应充满自信,精神垮了,本来并没有什么大病,最后却丧了命。相反,有的人得了绝症后能正确对待,与疾病展开不懈的斗争,结果竟奇迹般地活了下来。”由此可见,自信的力量是长寿的一个重要的源泉。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精神状态对健康长寿的影响甚大,尤以对生命力的自信为甚。自信可以使人经常处于愉悦状态,使血液循环更加流畅,大脑供氧量增加,体内的肾上腺等激素能正常分泌,使免疫系统功能正常,抵抗病毒侵害而少患疾病。中医认为,自信可使人常“处之泰然”,“清气上升,浊气下降,气顺血和”,而“心有所养,身有所安”,使人远离“喜怒悲思忧恐惊”的困扰,因而可以“诸疾不生,永享天年”。

  自信对老年人来说尤为重要。人一旦上了年纪,如果缺乏自信,就会精神颓废,心情郁闷,致使疾病缠身。离退休的来人要秉持“天生我材必有用”的理念,在离开工作岗位后寻求一些可以发挥余热的事情去做。对儿孙后辈要坚信“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结合自己的人生经验,给予更多的人数指导,而不是过多地干预约束后辈生活。如果疾病上身,要保持“既来之则安之”心态,相信现代医学,保持自信愉悦的心情,自然能够颐养天年。

  钱伟长曾说,长寿要说服自己。生活中的坎坷势必造成感情世界中的大起大落,控制不好就要损寿。钱伟长一生中有长达25年的生涯。也正因为这,钱伟长与夫人隔离,子女都没能上大学,这成为他一生的遗憾。在长期的被打为日子里,钱伟长能够坦然面对,坦然处之。他以非凡的毅力致力于科学研究,推导了12000多个三角级数求和公式,终成成为我国力学科学的奠基人。

  俗话说:“不急不恼百年不老,不懒不谗益寿延年”,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一书中提出的“口中言少、心中事少、腹中食少、自然睡少,依此四少,神仙快了”的“四少”养生之法,其中“心中事少”与钱伟长秉持的说服自己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中医认为,多思伤神,神伤体弱。因而“心中事少”成为养生之道。做到“心中事少”,就要清心寡欲,说服自己不要优思过度。在生活中遇事不妨“难得糊涂”,这样可以少生气,减少大量不必要的优思,自然心情也就舒畅了。这样不但对健康有利,而且许多疾病还可以会不治自愈。其实,说服自己,就是让自己保持开心,不要把忧思闷着心中。人大多数时间都是活在自己的心态里。心态好,身体自然好,即使得了很难治的病,痊愈的几率也比心态不好的人大很多。从某种程度上讲,我们选择做一个什么样的心态,其实也就选择了我们有一个什么样的身体。

  钱伟长认为,一个能够发现自己的人,就能不断地调整自己、更新自己,从而发展、壮大和巩固自己。发现自己,表现在钱伟长身上,最突出的就是他的不断学习的精神和毅力。他曾说,“我36岁学力学,44岁学俄语,58岁学电池知识。不要以为年纪大了不能学东西,我学计算机是在64岁以后,我现在也搞计算机了,当然不像年轻人那么好,不过也吓不倒我。”

  “活到老,学到老,做到老”是钱伟长的口头禅。他认为,只有不断学习,才不会老化,才能跟上时代步伐。晚年的钱伟长,琢磨了一套独特的养生方式,这就是和自己下棋。他酷爱围棋,喜欢自摆棋谱,自我对弈。即便是躺在医院的病床上也要自己跟自己杀上一盘。他认为,围棋能很好地锻炼大脑,左右开弓可刺激左右脑,预防老年痴呆症。在他看来,下棋胜负已不是关键,修身养性才是最终目的。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人老脑先衰”,坚持用脑能抑制大脑的老化进程,延缓衰老。因此,保持健康的秘诀之一使自己的大脑始终处于活跃的状态。众所周之,生命在于运动,而大脑灵活与否,也在勤于运用,这一点对老年人尤为重要。勤于思考,经常用脑,可以延缓脑细胞的衰老,使老年人保持良好的思考能力,这是延年益寿重要保健措施。相反,如果不经常用脑,大脑就会加速迟钝,甚至患老年痴呆症。一项科学研究表明,大脑对外界事物反应速度得快慢,与人寿命的长短密切相关。反应迟钝的人过早死亡的概率比反应迅速的人高出2倍多。大脑的灵敏程度决定着人对外界事物做出反应速度,而大脑的灵敏程度与平时用脑的多少密切相关。对老年人来说,可以经常读书看报保持大脑灵活。经常读书看报有利于健脑、减缓大脑衰老。正如宋代著名诗人陆游的:“读书有味身忘老。”

  钱伟长认为,发明创造不能亦步亦趋地走人家的老路,养生长寿也同样如此。 “羡慕他人,仿效他人,忽略自己的角色,这是人们最常见的毛病。只有征服了自己,才能任花开花落、云卷云舒,才能用顽强的生命力去面对挫折、疾苦和不幸。”在钱伟长看来,征服自己就是要克服自身的惰性。

  1931年,18岁的钱伟长考入清华大学,当时瘦小的他身高才1米49。入学后,钱伟长每天坚持体育锻炼,无论严寒还是酷暑,从未间断。一次偶然的机会,马约翰(清华大学体育专业奠基人,中国近代杰出的体育家和教育家)发现了每天坚持锻炼的钱伟长。由此钱伟长加入清华大学越野长跑队,在忙于学业的同时接受马约翰的专项训练。在1933年的全国大会上,清华大学的小个子钱伟长以13秒4的成绩跨入了100米栏的前三名!等到他大学毕业时,钱伟长已经长到1米66。

  晚年的钱伟长说,体育锻炼要坚持不懈,因为体育是人生的一部分,它能给人以无比坚强的意志,一个人只有具备完整的人生,才会勤奋钻研、努力创新,才会有精力去实现自己的奋斗目标,从而为国家做出贡献。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从1931年念大学开始,几十年如一日,坚持体育锻炼。他说:“不能吃身体的‘老本’”。古稀之年的钱伟长经常参加长跑锻炼。据说在他70岁高龄时参加清华大学长跑比赛,竟然一口气跑了2万米。年过九十岁的钱伟长,虽然不能才加长跑锻炼,但他依然“规定”自己每天要步行3000步。

  除了钱伟长一直秉承“四己”养生秘诀,夫妻恩爱,相濡以沫也是他得享高寿的原因所在。1939年,钱伟长与孔祥瑛结婚,此后二人相濡以沫、荣辱与共。在钱伟长最落魄的日子里,孔祥瑛不离不弃,劝慰有加;孔祥瑛落难之时,钱伟长伸出了有力的胳膊,给予抚慰。孔祥瑛退休后全力以赴为钱伟长做后勤保障工作,钱伟长对其也是“言听计从”“关爱有加”。妻子孔祥瑛作为钱伟长生活上、精神上的伴侣,两人携手走过61载,越过“钻石婚”,成为钱伟长长寿的重要保障。 (来源:团结报文史e家)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56健康网 » 98岁!民盟先贤钱伟长的“四己”养生秘诀

分享到: +More

评论 沙了个发

换个身份

取消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