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钱伟长与反思人才培养机制

  近日,两条与教育有关的消息震动了国人,一是酝酿多时、绘制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宏伟蓝图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29日公布,一是7月30日早晨,著名科学家、上海大学校长钱伟长在上海逝世。一则喜,一则悲。

  尽管严格说来,科学巨擘钱伟长的逝世已经远远超越教育的范畴,国人在沉痛之余,还是愿意在纪念钱老时再次观照审视我们的教育。这种情形几乎在每一位备受景仰的大师离去时都沉重地发生过,因为大师的陨落再次让人想到了那个著名的“钱学森之问”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如今,随着与钱学森齐名、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被周恩来总理称为我国科学家中成就卓越的“三钱”之一的钱伟长的离去,“三钱”已成我们仰望的璀璨星斗,但我们仰望星空时却更需苦苦思索“钱学森之问”的破解之道。

  而钱伟长青年时期的教育经历似乎也在启示“钱学森之问”的探索意义。在18岁那年的高考中,他以中文和历史两个100分的成绩走进了清华大学。而他在数理化上一塌糊涂,物理只考了5分,数学、化学共考了20分,英文因没学过是0分。而更为难得的是他进入历史系的第二天,“9 18事变”爆发,从收音机里听到了这个消息后,钱伟长拍案而起,他说:我不读历史系了,我要学造飞机大炮。起初,物理系主任根本不收他,经他软磨硬泡才勉强同意,但只能试学一段时间。为了能尽早赶上课程,他早出晚归,来往于宿舍、教室和图书馆之间,废寝忘食,极度用功。毕业时,他成为了物理系中成绩最好的学生之一。

  “偏科生”钱伟长的经历至今仍是美谈,清华和中国由此可能少了一个著名的历史学家,但清华和中国也因此拥有了一个力学的奠基人。然而,美谈的遗憾就在于其稀缺性,特别是在“分数英雄”当道,“状元”备受追捧的今天的语境下。试问即便是曾经造就美谈的清华大学今天还敢于录取如此“瘸腿”的学生吗?而一个物理只考了5分的学生想要转系,放在今天任是“软磨硬泡”恐怕也势比登天。而我们还需追问,即便是清华大学力行此举,能抵挡住社会的质问和口水吗?想当年,清华大学给少女作家蒋方舟加60分,就曾掀起轩然大波。可以说,不只是如今的清华大学没有这样的思想准备,大多数国人也没有做好准备可以坦然地,更不用说欣喜地接受如钱伟长这样的学生。个中的原因忒过复杂,至少公信力这一关就不好过,说来真让人感慨唏嘘。

  也许有人会说,如今不是有自主招生吗?或许,今后如钱伟长这般的美谈也不尽是奢望。然而,当自主招生沦为“小高考”,当选拔特殊人才成为争相“掐尖”的风潮时,这种想法不成为奢望也难。

  当然,情绪也可以不这么悲观,风物长宜放眼量,正缘于文章开头谈到的那则好消息。作为指导全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教育规划纲要》回应了当前普遍存在的、人民群众关心的教育热点难点问题,其中关于高校部分就有“推进政校分开、管办分离”、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等问题,个性化教育、个性化思考、个性化创新能力,鼓励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化成为要义,而学校依法自主招生,学生多次选择,逐步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制度,也可望发现和造就更多的人才,如钱伟长般的“偏科学生”破茧而出是早晚的事。

  也许,用不了很久,“钱学森之问”,这则关于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道艰深命题就能破解。当然,前提是《教育规划纲要》能够得到不折不扣的贯彻和执行。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56健康网 » 纪念钱伟长与反思人才培养机制

分享到: +More

评论 沙了个发

换个身份

取消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