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年到 累坏了社区“保健妈妈”(图)

  今年是龙年,又赶上了“80后”生育高峰,预计北京将有20万新生儿降生,“龙宝宝”的数量超过了2007年的“猪宝宝”和2008年的“奥运宝宝”,这让基层妇幼保健医生全面超负荷工作。近日,本报记者来到昌平区回龙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跟随基层妇幼保健医生一起走进产妇家中访视,感受她们的辛苦和欣慰。

  刘艳红是回龙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妇幼保健科科长。她告诉记者,科里一共有5名医生,都是女大夫。有的宝宝家长说她们是五朵金花,不过,北京妇幼保健院副院长赵娟觉得用“娘子军”这个词儿形容她们更贴切,因为基层妇幼保健人员都“特别能吃苦”。

  最新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回龙观常住人口达34万。赵娟说,按照卫生部的规定,基层妇幼保健人员的配备比例应该达到1比5000,也就是说,回龙观社区应该配备68名基层妇幼保健人员。但目前的实际情况是,只有5人组成的“娘子军”在超负荷、高强度地运转,支撑着这里的妇幼保健工作。

  “按照规定,基层妇幼保健医生要在产妇出院后3至7天内,到产妇家中为新手妈妈和没满月的宝宝进行体检,提供健康指导。”刘艳红说,回龙观社区很大,有些小区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比较远,工作人员骑自行车至少要半小时才能到。冬天天寒地冻,“金花”骑车在结冰的路面上摔倒了爬起来接着骑;夏天暑气逼人,下午一两点钟最热的时候也要出门访视,最“悲催”的是访视结束后,发现自行车被盗了。“我们的车都是中心配备的,丢了还要自己赔偿。”

  记者跟随刘艳红一起到产妇家中访视,进门后刘医生的第一件事就是戴上一次性手套,随后拿出宝宝的《儿童保健记录》手册,向新妈妈小周问起宝宝的状况。“你看看她的肚脐还没掉呢?我这样喂奶姿势正确吗?我要不要给孩子补钙?”……小周抛出一串问题。刘医生逐一回答,新妈妈赶快找出笔和本记录。刘艳红一边解答新妈妈的问题,一边细致地给新妈妈看伤口、量血压,接着给宝宝测体重、监测血氧饱和度、量体温……经过40分钟的忙碌,访视结束。

  刘艳红说,这些年回龙观社区新生儿数量增长得很快,今年预计在回龙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册保健的新生儿将达到1500名,妇幼保健医生必须逐一到新生儿家中访视,“有时候累得晚上回家坐在沙发上就能睡着。”

  虽然工作很辛苦,但想起新手妈妈们的认可,刘艳红和同事们就觉得很有成就感。刘艳红说,现在的新妈妈“都是照着书本养孩子”,社区妇幼保健医生上门访视,不仅能检查宝宝的身体状况,还能给新妈妈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有的新妈妈夸她们是宝宝的“保健妈妈”,也有人说她们就是免费的育儿指导师。

  北京妇幼保健院副院长赵娟说,除了要进行新生儿访视,基层妇幼保健人员还承担着3至6岁儿童定期体检、组织妇女“两癌”筛查、为待孕妇女免费发放叶酸等大量工作。按照规定,北京市应配备妇幼保健人员3954人,但目前实际配备只有1985人,特别是通州、大兴、顺义、昌平四个区,由于新城建设人口快速增长,妇幼保健人员数量增长远远跟不上人口增长的速度,妇幼保健人员配备比例达到了1比15630。也就是说,他们每个人承担的工作量相当于卫生部规定标准的3倍。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56健康网 » 龙年到 累坏了社区“保健妈妈”(图)

分享到: +More

评论 沙了个发

换个身份

取消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