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保健品都是骗人的这三种“境外神药”更害人

  很多中国人震惊地发现,他们的父母,那些典型勤俭的老一辈人正以一掷千金的气概,进行所谓的“健康投资”——以昂贵的价格购入一些即使没有害处,也十分可疑的药品、保健品和保健器械。即便有自媒体在网上公开撰文“中国的保健品无一例外都是骗人的”给予抨击,但老人们的购物热情依旧不减,他们甚至反问:你们说中国保健品害人,那么我买外国的保健品总归没错吧? 事实上,很多来自境外的保健品,其真实效用也备受争议。英国广播公司(BBC)就曾揭露,“唯生素片不仅没用,还有可能损害健康”。文章引述多份研究报告称,维生素补充剂不仅无法预防疾病,甚至还会增加烟民患肺癌的几率。作者认为多数人都不需要通过补充剂来满足身体的营养需求。“我们不可能仅凭一粒药丸就改变数十亿年来的进化成果”。 在另一篇名为《专家称鱼油保健品有助心脏健康是“胡说”》的文章里,作者认为发现鱼油能防止心脏病的证据非常少。专家的说法主要针对保健品,而不是通过直接吃鱼获得的“欧米伽-3”成分。专家仍然相信,后者对于心脏以及总体健康还是有好处的。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的一位研究人员也撰文解释自己为什么不买保健品:“正常情况下,只要我们食人间烟火,正常饮食,均衡饮食,肉蛋奶,果蔬菌,粗粮细粮交替吃,便足以摄入我们身体所需的所有能量与砖瓦了,大可不必再额外补充。” 不过他也提到,对于患有一些特定疾病,特别是某些代谢病的病人,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补充特定的营养物质;其次,有孕在身的准妈妈们,有必要听从医生的建议来补充特定的营养物质。“比如叶酸,又称维生素B9,对于大多数孕妇而言都是需要额外补充的”。《大西洋月刊》(The Atlantic)里,一篇分析人们之所以疯狂相信保健品的文章指出,那是因为,人们害怕模糊的东西,身体的健康和死亡都是模糊、无法预测的,而人喜欢对事物有掌控力,只要每天吃一粒保健品,你就感觉今天比前一天更好了。 三位接受采访的心理学家都把这等同于“安慰剂效应”。拿两组人做实验,同时告诉两组实验者你们在服用一种会对身体产生作用的药物,但实际上只给其中一组人服用,另一组人服用无效药物。实验结果表明,两组人都认为药物对自己产生了作用。这位心理学家说,也许让人们感觉更好的正是吃下一粒保健品的这个动作,而不是保健品本身。 现代科学已经证实,大多数保健品对于正常人并无太多效果,但为何各国政府对这些保健品,特别是一些有害保健品保持沉默呢?这当中不乏一些政治因素。据《纽约时报》(The New York Times)揭露,保健品行业和地方政府往往有裙带关系。比如美国天然产品协会(Natural Products Association)曾为犹他州议员奥林·G·哈奇(Orrin G. Hatch)提供竞选献金,而后者的斯科特·哈奇(Scott Hatch)是华盛顿的一家为该组织游说的公司的创始合伙人。 报道还提及,仅在2013年和2014年,天然产品协会在游说美国食品和药品监督管理局(FDA),众议院、参议院以及联邦贸易委员会(Federal Trade Commission)成员上就花了近150万美元。 毫无疑问,保健品是门大生意。全美最大的膳食补充剂专业零售商“GNC”仅在美国一地就有有6,500家门店,年营收逾26亿美元。虽然该公司曾在2015年面临欺诈起诉,但GNC随后和美国检方达成和解,具体细节无人知晓。面对财大气粗的保健品行业,某些政府总是表现得像个“弱者”。日本是亚洲最大的保健品产品生产国之一,一部分明星产品甚至备受中国跨境消费者追捧。不过,日本政府却并不鼓励国民“迷信”保健品的效用。日本消费者厅曾于2017年10月10日制作了一本汇总保健食品注意事项的宣传册,当中针对“能否轻松瘦身”、“能否治愈疾病”等问题,指出要维持健康,饮食和运动非常重要,不能指望保健食品具有治病等效果。 尽管日本政府在2016年就收到了将近3万件针对保健品质量问题的投诉,当中还不乏腹痛和腹泻等健康受害状况,但“强势”的政府只能通过干预国民的用药习惯才能挟制保健品的畅销,其中缘由也颇为耐人寻味。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56健康网 » 中国保健品都是骗人的这三种“境外神药”更害人

分享到: +More

评论 沙了个发

换个身份

取消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