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行业迎来大洗牌!曾经1年开7店如今半年关4店…

  从2015年开始,随着全国通关改革的进一步实施,售卖各种五花八门、琳琅满目进口商品的保税店一下火了起来,全国各地四处开花,发展势头异常迅猛。

  以武汉为例,最火爆的时候,全市一年之内就开了7家店,到2016年,武汉一度分布着近20家保税店,然而短短两三年,这些曾经人气爆棚的保税店却变得门可罗雀,这是什么原因呢?

  在位于武汉核心商圈江岸区的金桥汇,记者看到商区指示牌上还标着保税店的字样,但当记者到达二楼时才发现,整个二十多米长的店门全部已经关闭,大门上都上了锁,封条上还留着东湖综保区保税展示交易有限公司的字样。楼下一间便利店的销售人员告诉记者,这里的生意并不好。

  而在武汉常青花园地铁站附近的汇和城购物中心里,另一家东湖综保区保税店已经变成了一家大型游戏厅,在店门口,原有的牌子已经几乎看不到了。

  在武昌区的中南天紫广场,另一家号称武汉老牌的保税店爱保税中南广场店,店里的销售人员告诉记者,这里已经收缩了将近一半的规模,原来的水果和生鲜全都不再销售了。

  武汉爱保税进口商品交易中心副总经理 张捷告诉记者,以前,一个店一天卖184万,现在一天十万左右,少很多了。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仅在去年下半年,武汉当地的保税店就关了四家,而剩下的大多都缩小了规模,勉力求生。

  曾经疯狂开店,如今连场租、水电、人工开销都不够,保税店这种一落千丈的经营现状,到底是怎么造成的呢?

  张捷告诉记者,2015年的时候,因为保税店实在太火爆,最初的经营者迅速扩大了规模,在各处开了分店。而当地传统的商超,也纷纷跟进,中百仓储、武商超市、家乐福等当地大型连锁商超市都加大了进口商品的采购力度。很多社区化的便利店,进口商品的比例也在大幅提升。

  武汉爱保税进口商品交易中心副总经理张捷说,渠道多,商家看准这个市场以后,有一些传统超市或者上市公司全部介入这里面,开店的比较多导致了同质化,竞争力就下滑了。

  2015年到如今,也是跨境电商高速发展的几年,从海淘到跨境购,电商平台早已为消费者提供了足够的选择。

  这些电商平台更具规模,促销活动和手段也更多元,进口商品价格也比一般保税店更具优势。

  记者在位于武汉核心商圈的保税港全球商品自贸中心超市看到,以德国牛栏奶粉为例,一段的价格为205元,二段为195元,而同样的商品在电商平台的品牌旗舰店上,价格分别为188元和178元。同时,武汉当地的跨境直购也在快速增长。

  武汉海关监管通关处综合科主任科员栾昌介绍,1到4月,武汉关区验放的直购进口清单是25019份,货值是1916万元,同比增长524.9%和660.3%。

  如今,当地商超、跨境电商、社区便利店都在售卖进口商品,如此激烈的竞争下,保税店的行业洗牌也在加速,未来它将何去何从呢?

  一些经营者向记者表示,确实有一些消费者看中了保税二字,以为和免税店一样,才前来购物。但是到了店里一看,发现价格上没有多少优惠,因此失望而去。

  武汉东湖综保区保税商品交易中心负责人 蔡瑾萍说,很多市民不太了解保税的含义,保税不等于免税,保税是要交税的,只是货品没有进行售卖之前,它是在保税仓库存放的。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这些所谓的保税店,所售进口商品几乎全是完税商品,也就是说,他们既不免税,也不保税。

  海关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2017年下半年到现在,整个武汉海关关区内并没有保税展示交易业务在开展。这些所谓的保税店也没有受到海关的监管。

  据了解,武汉的保税店只有一两家曾经开展过保税业务,不过现在保税业务都已经陷入停滞。绝大部分的店所售卖的都是完税商品,有些就是国产商品。

  对外经贸大学教授王健表示,这些保税商店以政策作为噱头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购买产品,但实际上,价格离真正的消费者实际上还很远,因此最近几年这些所谓的保税商店经营并不好。

  记者看到,在经营压力下,一些店正在着手转变主营品类,从主要的休闲食品,向服装箱包等品牌集中化程度不高的品类转变。同时将实体店向三四线城市下沉,专家表示,在跨境电商的挤压下,社区化便利店或许是保税店发展的方向。

  从2015年开始,随着全国通关改革的进一步实施,售卖各种五花八门、琳琅满目进口商品的保税店一下火了起来,全国各地四处开花,发展势头异常迅猛。

  以武汉为例,最火爆的时候,全市一年之内就开了7家店,到2016年,武汉一度分布着近20家保税店,然而短短两三年,这些曾经人气爆棚的保税店却变得门可罗雀,这是什么原因呢?

  在位于武汉核心商圈江岸区的金桥汇,记者看到商区指示牌上还标着保税店的字样,但当记者到达二楼时才发现,整个二十多米长的店门全部已经关闭,大门上都上了锁,封条上还留着东湖综保区保税展示交易有限公司的字样。楼下一间便利店的销售人员告诉记者,这里的生意并不好。

  而在武汉常青花园地铁站附近的汇和城购物中心里,另一家东湖综保区保税店已经变成了一家大型游戏厅,在店门口,原有的牌子已经几乎看不到了。

  在武昌区的中南天紫广场,另一家号称武汉老牌的保税店爱保税中南广场店,店里的销售人员告诉记者,这里已经收缩了将近一半的规模,原来的水果和生鲜全都不再销售了。

  武汉爱保税进口商品交易中心副总经理 张捷告诉记者,以前,一个店一天卖184万,现在一天十万左右,少很多了。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仅在去年下半年,武汉当地的保税店就关了四家,而剩下的大多都缩小了规模,勉力求生。

  曾经疯狂开店,如今连场租、水电、人工开销都不够,保税店这种一落千丈的经营现状,到底是怎么造成的呢?

  张捷告诉记者,2015年的时候,因为保税店实在太火爆,最初的经营者迅速扩大了规模,在各处开了分店。而当地传统的商超,也纷纷跟进,中百仓储、武商超市、家乐福等当地大型连锁商超市都加大了进口商品的采购力度。很多社区化的便利店,进口商品的比例也在大幅提升。

  武汉爱保税进口商品交易中心副总经理张捷说,渠道多,商家看准这个市场以后,有一些传统超市或者上市公司全部介入这里面,开店的比较多导致了同质化,竞争力就下滑了。

  2015年到如今,也是跨境电商高速发展的几年,从海淘到跨境购,电商平台早已为消费者提供了足够的选择。

  这些电商平台更具规模,促销活动和手段也更多元,进口商品价格也比一般保税店更具优势。

  记者在位于武汉核心商圈的保税港全球商品自贸中心超市看到,以德国牛栏奶粉为例,一段的价格为205元,二段为195元,而同样的商品在电商平台的品牌旗舰店上,价格分别为188元和178元。同时,武汉当地的跨境直购也在快速增长。

  武汉海关监管通关处综合科主任科员栾昌介绍,1到4月,武汉关区验放的直购进口清单是25019份,货值是1916万元,同比增长524.9%和660.3%。

  如今,当地商超、跨境电商、社区便利店都在售卖进口商品,如此激烈的竞争下,保税店的行业洗牌也在加速,未来它将何去何从呢?

  一些经营者向记者表示,确实有一些消费者看中了保税二字,以为和免税店一样,才前来购物。但是到了店里一看,发现价格上没有多少优惠,因此失望而去。

  武汉东湖综保区保税商品交易中心负责人 蔡瑾萍说,很多市民不太了解保税的含义,保税不等于免税,保税是要交税的,只是货品没有进行售卖之前,它是在保税仓库存放的。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这些所谓的保税店,所售进口商品几乎全是完税商品,也就是说,他们既不免税,也不保税。

  海关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2017年下半年到现在,整个武汉海关关区内并没有保税展示交易业务在开展。这些所谓的保税店也没有受到海关的监管。

  据了解,武汉的保税店只有一两家曾经开展过保税业务,不过现在保税业务都已经陷入停滞。绝大部分的店所售卖的都是完税商品,有些就是国产商品。

  对外经贸大学教授王健表示,这些保税商店以政策作为噱头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购买产品,但实际上,价格离真正的消费者实际上还很远,因此最近几年这些所谓的保税商店经营并不好。

  记者看到,在经营压力下,一些店正在着手转变主营品类,从主要的休闲食品,向服装箱包等品牌集中化程度不高的品类转变。同时将实体店向三四线城市下沉,专家表示,在跨境电商的挤压下,社区化便利店或许是保税店发展的方向。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56健康网 » 这个行业迎来大洗牌!曾经1年开7店如今半年关4店…

分享到: +More

评论 沙了个发

换个身份

取消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