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是古人在长期生活保健和医疗实践中逐渐发展并形成的理论,它是以手、足三阴和三阳经以及任、督二脉为主体,网络遍布全身的一个综合系统,它不仅指导着中医各科的临床实践,而且是人体保健、养生祛病的重要依据。
中医经络养生疗法与普通的疗法区别于:第一,从手法上,普通的洗脚、按摩治疗只能到达皮、脉、肉,而经络疗法则可在此基础上深入到筋、骨层;第二,从疗效上,普通的按摩只能达到放松效果,而经络疗法则可达到医疗效果,有病治病,无病防病。
作为养生之道,我择其易于掌握且安全有效的经络穴位养生方法介绍,这些穴位的具体位置可以在经络图谱中找到。
点按风府穴:双掌掌根贴于耳后,双手中指弯曲以指尖点按头后正中线分钟,力量适中。风府为督脉穴,常点按此穴可防治头、颈疼痛,预防中风。
点百会、四神聪:双掌掌根贴于头的两侧,然后以双手中指指腹依次点按头顶百会穴及四神聪穴,约1~3分钟,力量适中。百会为督脉穴,四神聪为外经奇穴,头为诸阳之会,常点按此二穴,可防治头痛、眩晕、失眠、健忘、脱肛、阴挺等。
点印堂:以双手中指指尖点按双眉中间印堂穴,约1分钟。印堂为经外奇穴,常点按此穴,可防治前额头痛、鼻衄、鼻渊等。 点太阳:以双手中指指腹分别点、揉两侧太阳穴,点法和揉法结合,约1分钟。太阳为经外奇穴,常点按此穴可防治头痛、目疾诸症。
上肢点穴按摩:取坐位,先以右手拇指掐按左手中指尖的中冲穴及小指的少冲穴,然后以右手拇指指腹依次点按合谷穴、列缺穴、内关穴,也可点按左、右手的十宣穴。换左手指点按右上肢各穴,穴位同上。
下肢点穴按摩:以双手中指指腹分别点、揉两侧足三里穴和委中穴,点法和揉法结合。
自我艾灸保健法:取坐位,全身自然放松,呼吸平稳,心无杂念,将所施灸的部位暴露出来。灸时要注意防止火星落在皮肤上而引起烫伤。比如,悬灸穴位:内关;悬灸穴位:涌泉、足三里、三阴交。
被动艾灸法:艾柱灸与艾条灸均可,可根据情况选用。一般艾柱灸难度大一些,需要用心学习操作;艾条灸难度相对较小,容易操作控制,各人可根据自己的感觉进行选择。
被灸者一般取仰卧位或俯卧位。全身自然放松,不要紧张,心情愉悦。然后将要施灸的部位暴露出来。施术者站于一旁,也可取坐位,手臂及身体自然放松,心无杂念,轻巧操作,从容缓和,不急不躁,全神贯注。被动灸法多用于胸腹部或腰背部,养生的穴位有气海穴、关元穴、中脘穴、天枢穴、神阙穴、华佗挟脊穴、肾俞穴、命门穴等。
双手拍头:取坐位,头身正直,然后用双手掌在头部施轻拍法,由前向后,均匀拍打,力量要轻柔有弹性,双手轻拍约20次。
按摩后脑:两手指交叉,抱在后颈枕下部,左右来回横向搓摩约20次,力量要轻柔适中。
梳头浴面:双手五指分开如爪,自前额向后梳头10次,继而用手掌自上而下摩擦面颊10次。
旋摩耳轮:先用掌心旋摩耳郭前面10次,然后水平方向摩擦耳郭前面和后面10次。
叩齿咬牙:双手掌轻按双颊,先叩齿有声36次,后咬牙无声18次。然后下颌放松,用两大指指腹向上托叩下颌36次。
弹鸣天鼓:双掌掩耳,食指、中指、无名指在后枕轻轻摩擦,耳中闻擂鼓之声约1分钟,继用无名指弹滑36次。
搅海咽津:舌尖先左后右在口腔内颊慢慢搅动10次,古称“赤龙搅海”,至唾液满口嗽津10次,分3小口用力引颈咽下,意想直至小腹丹田。
运目弹睛:头部不动,眼珠向四周环视1周,正反方向各3次。然后用力紧闭双眼,同时呼气,待气吐尽后,迅速睁大双眼,同时吸气,共3次。
按摩颈项:手掌自后颈慢慢按摩至前颈,中指尖点天突穴。左右手交替各做10次。
按摩腹肋:双掌根紧按双侧腋下胁肋,自后向前按摩10次。然后左掌叠右掌上,按揉上腹心窝部10次,继按顺时针方向向左上腹推进,而后依次达左下腹、小腹、右下腹,回到心窝部,如此1~3遍。
搓腰揉肾:双手虎口放双侧腰眼穴,用力旋揉36次。然后双手上移至双侧肾俞穴,左右扭动腰部,自上而下按揉10次,共1~3遍。
拍打经络:先用右掌拍打头顶10次,继用双掌随身体左右摆动左右交替依次拍打肩颈、上臂、前臂、胸背、腰腹、左右大腿、左右小腿,共1~3遍。
全身拍打:用拳或掌在丹田、腹部、胸部、腰部、肩部、头部做轻松而富有弹性的拍打。
搓手浴面:双手合掌胸前,相互摩擦至热,然后快速分开,上下摩擦面部(包括眼、耳、口、鼻)。
两千多年来,经络学说在实际临床运用中产生的巨大功效。足以证明这一认识的正确性。自《黄帝内经》以来,医家们都非常重视经络对人体的保健作用,各种调理经络的方法在实际应用中也取得了良好的医疗效果,足以证明经络的作用,不仅仅是调节已发生的疾病,更重要的是通过养生来预防“未病”,故经络养生是预防疾病的良好选择。
鉴于经络理论博大精深,人体穴位内容丰富,针刺、灸法、按摩等操作方法复杂,非经专门学习训练者,不宜草率施行,否则,容易酿成事故。
经络养生就是在中医经络理论的指导下,通过针刺、灸法、推拿按摩、气功、导引等方法,调理人体的经络系统,使气血通畅,脏腑功能协调,机体处于阴阳平衡状态,从而达到防病治病、强身益寿的目的。中医认为经络是人体经脉和络脉的总称。经,有路径之意,经脉贯通上下,沟通内外,是经络系统的主干。络,有网络之意,络脉是经脉别出的分支,较经脉细小,纵横交错,遍布全身。经络沟通于脏腑与体表之间,它内联五脏六腑,外布五官七窍、四肢百骸,沟通表里、上下、内外,将人体脏腑、组织、器官联结成一个有机的、与自然界阴阳属性密不可分的整体。从而使人体各部分保持一种相对协调平衡的状态。经络的生理功能中医称之为“经气”,其功能主要表现在沟通表理上下,联系脏腑器官; 通行气血,濡养脏腑组织;感应传导;调节脏腑器官的机能活动四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