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走过最长的路,是爸妈朋友圈的养生套路。”临近春节,家庭微信群又活跃起来,不少人对长辈们频频转发的养生信息哭笑不得:“听说芹菜木耳能降压,患高血压多年的老爸不再按时吃药了,还振振有词地说‘药补不如食补’。”“因为笃信‘晚上吃苹果是毒苹果’,老妈坚决不允许我饭后吃水果了”……
不光年轻人吐槽,老年人对网络谣言、特别是养生流言的无力抵抗,还得到了科学佐证。近日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科学进展》的一项研究显示:65岁及以上人群分享的假新闻数量是45到65岁年龄组的两倍多,是18至29岁年龄组的近七倍。
健康流言、假新闻频频“击中”老年人,仅仅是因为他们年纪大了吗?这背后,也许恰恰暴露出我们的“无知”——对老年人的喜好、需求、知识水平、接受能力等知之甚少,所以才出现博士生说服不了被流言“洗脑”的爸妈的尴尬。
“一双鞋垫,推销员一开始说能治失眠,听说我母亲有心脏病后,又改口说夹在腋窝下能治心脏病,这一听就是假的!”这种被年轻人一眼识破的骗局,在老年人身上却屡屡奏效。甚至有博士生在网上发帖求助说,不管自己怎么劝说父母都听不进去,一点退休金都用在买保健品上了。
老年人为何频频落入养生陷阱?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应用心理系教授崔丽娟认为,这与群体需求有关。在她看来,“活着是老年人最强烈的需求,为了满足这一需求,能掌握在自己手里的唯有养生和保健。因此,当听说一种东西具有某种确定性效果时,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他们往往就想试一试。”
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教授李侠从哲学角度分析说,人是追求意义的生命体,老年人退休后获得意义的渠道不断变窄,如不能及时补充,就会陷入“意义赤字”,活下去就成了生活的全部意义,这时候无论谁说什么,都不能阻止他们对这唯一意义的追求。
由于对于健康的过分关注,再加上因年龄增长而导致的认知能力衰退,老年人很难抵抗“虚幻的真实效应”——在评估真相的时候,他们会依赖于信息是否熟悉,而非理性分析。
当然,衰老对认知和记忆具有负面影响,只是研究提出的一种理论。崔丽娟指出,智力与年龄的关系目前在科学界尚无定论,甚至有观点认为,人的智力会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如果真是如此,老年人对于流言的轻信,就不能让智力衰退来“背锅”。
崔丽娟认为,老年人上当,除了他们的内在需求,“段子手”们的讲话技巧也是重要原因:什么时候煽情、什么时候说理,对不同知识水平的人分别采用什么样的对话策略,一套“组合拳”打下来,很少有人能逃脱他们的陷阱。
在科学传播上,如何让传播对象信服,从来都是一个重要研究课题。比如,“科学诠释者”课堂强调,老师和小朋友对话时最好蹲下,保持视线与后者处于同一水平线,这样有利于孩子们接受你的观点。而在研究了3至8岁低幼儿童心理和思维发展模型后,沪上某科普馆摆满了鲜艳的图画和柔软的抱枕,因为这一年龄段孩子对颜色和触感最为敏感。
然而,这方面研究大多以婴幼儿和青少年为对象,面向老年人的科学传播策略研究却严重不足。“很多时候,老年人在生活中扮演着‘默默无闻’的存在。”李侠说。
正如刊载在《科学进展》上的论文所言,当人们反复接触同一类信息,就会倾向于相信其正确性。因此,在人工智能时代,当老年人点开了一条养生信息之后,另一条同类信息又接踵而至,重复信息不断加深着人们的认知,他们很难不“中招”。
上海市学习型社会建设与终身教育促进委员会办公室指导贾永兴,盘点了近年来出版的科普产品。他发现,整体上百花齐放的科普市场中,针对老年人的科普内容却非常单一,科普形式仍以书籍、讲座为主,内容则离不开养生、环保、居家安全等。“老年人的知识面在‘窄化’,陷在养生这个圈子里,很难接触到别的知识。”贾永兴无不担忧地说。
在不久前上海自然博物馆举办的海底生物展览上,一对老年夫妇手挽着手,仔细琢磨着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教授汪品先团队拍摄的大量海底生物照片。“这个很漂亮,我们很喜欢,但平时不大有人跟我们讲这些。”看完展览,老夫妇俩仍意犹未尽。
“老年人的生活亟需补充其他‘意义’。”李侠表示,要破解知识“窄化”带来的负面影响,就要让老年人既知养生,又了解最新科技进展,领略万物之美、宇宙之大。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56健康网 » 关爱老人 让养生“套路”远离老年人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