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塑身衣能让身体“记住”曲线使你变瘦?EB流感病毒10分钟内就能入侵体内? 治愈率75%的抗癌神药上市了?……2019年1月“科学”流言榜来了,看看有中招的吗?
“每月科学流言榜”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北京市网信办、首都互联网协会指导,北京科技记者编辑协会、北京地区网站联合辟谣平台共同发布。
只要穿上塑身衣,就能塑造出美好的身体曲线,而且还能让身体“记住”这个形状,时间长了之后,就能真正变瘦。
穿塑身衣所塑造出来的苗条身材只是暂时的,它并不能真正地减少体内脂肪,达到减重的效果。因为脂肪是一种能量物质,人体不做“功”不燃烧,它就不会消失。根本不可能躺着不动,仅靠穿塑身衣就能减肥。
减肥主要是把体内的脂肪作为一种能量消耗掉,从而改变人体的体脂百分比(体脂率)。要减少体内的脂肪堆积,降低体脂率,就需要做到热量负平衡,即体内消耗的热能一定要比摄入的多。
不少塑身衣宣称能减肥塑形,但减 肥和塑形两者并不是一回事,减肥实质是控制体脂率,而塑形主要是控制肌肉比,通过力量及柔韧练习,纠正体型的缺陷,改善身体的形态,让人更干练、更紧致、更挺拔,比如圆肩、驼背、大肚皮等,可通过练习肩部、背部、腹部肌肉力量得到改善。穿塑身衣塑形的效果,只能是暂时的支撑;而真正的塑形,应是由内而外的健美。
大多数塑身衣都是通过收腹、收胃、束腰等来打造完美形体,甚至一些商家还宣称添加了锗元素、火山石等高科技元素,这些实际上并没有什么用处,也没有相关的科学依据来佐证。
长期穿着塑身衣的人,内脏所处的位置、肋弓的大小,都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穿塑身衣就像是给身体“裹脚”一样,让一部分肌肉废用性萎缩。脱下塑身衣之后,身材不但不会变“好看”,还会变得松垮。而且,长期穿塑身衣会影响人体血液循环,导致人体局部代谢变慢,营养供应变差,肌肉的力量进一步下降,关节的稳定性下降,久而久之弊大于利。
一则卫生局通知称,“这次EB流感很严重,但有预防的方式,就是要保持喉咙黏膜的湿润,因此一定不要忍耐不喝水。如果喉咙的黏膜干燥,在10分钟内病毒就能入侵体内。”
在医学上, EB病毒流感并不存在。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导致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而流感病毒只包括甲型、乙型、丙型和丁型四种,其中前三种可引起人类感染。
而EB病毒属于疱疹病毒家族的成员,其感染多为散发病例,主要通过唾液传播,比如接吻、咀嚼食物喂食等。初次感染一般发生在10岁以前,儿童期感染通常没有症状。但若初次感染发生在青年时期,约50%至75%可发生典型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主要表现为发热、淋巴结肿大、咽峡炎、肝脾肿大、皮疹、神经系统症状等。
大多数的 EB 病毒感染后不需要治疗,也不需要隔离,可以自行恢复。当然,目前也没有特别有效的针对EB 病毒感染的特效药物。如果病情控制不佳,需要对症治疗,比如高热时需要使用退烧药,出现瘫痪、血细胞生成障碍等症状时,可以用激素治疗。
相较之下,流感的传染性更强,容易引起周期性暴发性流行。而对于流感,早期(发病48小时内)需要使用抗流感病毒药物如奥司他韦、扎那米韦治疗,以减轻病情和缩短患病时间,但需要医生处方方可使用。接种流感疫苗是防控流感的有效手段,尤其对于儿童、老年人、孕产妇和患有慢性基础疾病的这类人群,更是应该予以重视。
重大突破!美国 FDA 正式上市“广谱”抗癌药,可治疗肺癌、甲状腺癌、黑色素瘤、胃癌、结肠癌、乳腺癌、胰腺癌等 17 种实体肿瘤,成人和孩子都能用,治愈率高达75%!
线 号,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官方网站,发布了一款新药的消息:这款药物的商品名是 Vitrakvi,活性成分叫 Larotrectinib 或 Loxo-101,它于近日被批准在美国上市。根据 FDA 的官方消息来看,这的确是一款适用于孩子和成人,能针对多种实体肿瘤的“广谱”抗癌药。
不过,这种药虽然适用肿瘤类型和生长区域比较广泛,但它只能作用于存在“NTRK 基因融合产生的突变”的肿瘤细胞。只有存在这样的突变,这款新药才能准确地找到肿瘤细胞,发挥治疗作用。
总体来说,NTRK 基因融合突变只占到所有癌症的 1%~2%。在美国,每年估计有 2000 至3000 人患有与 NTRK 相关的癌症。另外,按照适应症的规定,除了需要有突变,还要满足有癌转移、不能手术治疗或者治疗后又复发的情况,才能使用这种药物。也就是说,能直接因这款药物受益的患者很少。
而治愈率75%更是误读。肿瘤的临床治愈是指5 年之内不复发。而在临床试验中,这款新药显示出来的效果是 75%的客观缓解率,即一些患者的肿瘤瘤体缩小或消失、没有新病灶出现,肿瘤标志物正常,病情稳定,且至少维持 4 周。这是很了不起的效果,但它也绝不等同于“治愈”。直接用“治愈率 75%”的描述,无疑是在误导公众。
科学家探测到了一种宇宙神秘信号,经过“专业”分析,发现这是外星人发出的信号。热心网友疾呼“不要回答”!
流言中的这一研究指的是由加拿大科学家领导的科学团体探测到了太空中重复的快速射电暴(Fast Radio Burst , 简称FRB),它产生于15亿光年之外,被命名为FRB 180814. J0422+73。1月9日,关于这一发现的两篇论文的未编辑版在学术期刊《自然》(Nature)上线。
快速射电暴指的是突然产生于银河系之外的无线电波,它通常只持续几毫秒,并携带着巨大的能量,2007年首次在脉冲星搜索数据中被发现。迄今为止,人类共探测到60多次快速射电暴。
这次的发现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传来的无线遍。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二次探测到重复的无线年。
很多媒体对这一发现进行了报道,包括BBC、CNN、《卫报》等,一些还认为这可能是外星生命的证据,将重复性的无线电波解读为外星文明发出来的信号,甚至猜测有没有外星文明可以在几年时间就飞跃几十亿光年的距离。
但是,作出这一发现的科学团体在《自然》的论文中并未给出任何与外星生命相关的推测。
他们仅表示,由于之前仅探测到一次重复性爆发,因此很难得出任何结论,而再度发现重复性爆发意味着这种现象很可能并不像之前想象的那样罕见。
这一事件是对原论文成果的曲解和误读,但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人们对地外文明探索的热情以及对地外文明风险的担忧。
一位前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专员,公开向大众认错:过去几十年,我们给大众的膳食指南是失败的!糖业赞助的研究影响了美国膳食指南制定,现行膳食指南简直就是增肥食谱。公众按照我们的膳食指南来做,却越来越胖。
这则流言的信源出自《华盛顿邮报》官网的一个访谈节目“live health202”。
接受采访的前FDA专员DavidCaessler博士在谈到肥胖问题的时候忧心忡忡:“问题来自我们该吃什么,而且看来我们还并不完全明白……我在想,我们在给美国大众的营养建议上是失败的......”
接下来,他谈了政府需要增加对营养基础研究的投入,增加更多对营养的理解。另一位嘉宾——纽约大学食物研究和公共卫生教授Marion Nestle,则谈到食品越来越丰富,从1980年开始,人们摄入的能量就越来越多等。
整个视频中,David Caessler博士只是在说营养建议(nutritional advice),完全没有挑战膳食指南(dietaryguideline,DG);也根本没有道歉认错,而是思考更多的解决方案。
而流言提到的关于“糖业赞助的研究影响了美国膳食指南”,“官方指南等于增肥食谱”这种骇人听闻的话,都是作者自己发挥的,采访中根本没有提及这样的表述。
各国膳食指南都是遵照WHO程序和方法制定出来的,是众多专家学者集体智慧结晶。膳食指南针对了各国具体膳食问题,是一段时间内,科学真理共识和实际问题的最佳解决方案。
微信团队发布辟谣声明:“勒索病毒”是电脑病毒,跟手机一点关系也没有,近期出现的“微信支付出现勒索病毒”传言存在歧义和误导。
微信官方介绍,勒索病毒是一种新型电脑病毒,主要以邮件、程序木马、网页挂马等形式感染Windows系统,对文件进行加密,被感染者一般无法解密,需要给黑客支付赎款才能拿到密钥。不管是苹果手机还是安卓手机,都不会被感染。普通用户不必过于担心,电脑上的杀毒软件升级后就可将病毒拦截。
所谓的“微信支付出现勒索病毒”说法纯属误导。事实上,是近期有“勒索病毒”使用了微信支付的方式来要求用户支付赎金,而不是“微信支付”本身出现了病毒。目前,微信已第一时间对所涉勒索病毒作者账户进行封禁、收款二维码予以紧急冻结。微信支付用户财产和账户安全不受任何威胁。
同时,微信团队也提醒广大用户,该勒索病毒可能通过任何形式的支付方式索要转账,若遭遇勒索,不要付款,及时报警。
根据官方2019年1月4日发布的嫦娥四号给玉兔二号拍摄的行走照片,对比1月11日官方再次发布的、由嫦娥四号拍摄的人类第一张高清月球全景图,可以发现在1月4号之后,玉兔二号就在同一个地点无法移动。因此断定,玉兔二号一定出现了重大故障且这些天没有能力修复,只能放弃。
事实上,这次探月任务官方已在多个平台上开通账号,向公众及时介绍嫦娥玉兔在月球背面的每一个操作和行走的每一步。1月11日下午,央视新闻频道还对嫦娥四号与玉兔二号两器互拍的过程进行了全球直播。
首先,1月4日至1月10日期间,玉兔二号确实在月球背面一动不动。而之所以没有任何行动,是因为这段时间玉兔二号所在的着陆区正处于月球表面在一天中的正午时分,那时月面光照最强、温度最高,玉兔二号所在工作点的温度将近100摄氏度。根据玉兔二号的设计指标,其合理工作舱温的最高温度为55摄氏度,因此当月昼正午时分来临时,依照预定设计,玉兔二号将进入午休模式,届时玉兔二号及其所带的科学载荷进入休眠状态,待到正午时分过去,月面温度适合工作后再择机唤醒。事实上玉兔二号也是于1月10日进行了唤醒,整个过程官方都及时进行了信息发布,所以造谣者纯属是把玉兔二号的月昼休眠模式进行了恶意扭曲。
其次,玉兔二号于1月10日唤醒之后有过移动,而且这次行走任务还最终完成了嫦娥四号着陆器与玉兔二号巡视器的两器互拍,验证了此次探月任务的圆满成功。在官方公布的两器互拍照片中,玉兔二号已由嫦娥四号斜梯前方行走至斜梯后方,然后为嫦娥四号拍了一张与国旗的合影。
将几粒玉米放在桌子上,然后用四部手机将这些玉米围起来,随后同时拨打桌子上四部手机,十几秒之后,玉米就能变成爆米花。
法制晚报、华西都市报等多家媒体都曾对“手机接通瞬间玉米变爆米花”进行模拟实验,结果无一成功。在华西都市报的实验中,实验人员按照视频中的方式,找来5部功能完好的手机,按照视频内的方式头对头摆在一起,中间放上玉米粒。首先拨通其中一部手机,等了30多秒,玉米粒没有任何爆的迹象。随后同时拨通5部手机,持续了1分钟,手机中间的玉米还是没有任何变化。
事实上,从科学原理上来看,手机根本就不可能炸出爆米花。人们通常说的“手机辐射”,实际上是指手机的发射功率,也就是手机发射出的承载着语音和数据信号的电磁波的功率。在手机接通的一瞬间,辐射值确实会比一般情况下要高,但只要是符合国家标准的手机,即使信号达到最强,也在安全数值范围内,其产生的热量根本没法炸出爆米花。
经过查证,网传视频已经被证实是一段恶搞的营销短片,其目的是故意夸大手机辐射的危害,让消费者为手机购买蓝牙耳机。据国外著名辟谣网站SNOPES报道,“手机制作爆米花”视频其实是一家蓝牙通信设备供应商制作的广告,该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在接受CNN采访时承认,视频拍摄者只是用做好的爆米花替换了玉米粒,然后用技术手段对视频进行了剪辑而已。
国产奶粉含有速溶剂,而国外的奶粉都不含有此物质,因此和国产奶粉相比很难冲开。不懂的人认为难冲开说明奶粉不好,其实那是因为不含速溶剂这种添加剂!
婴儿奶粉是一种固体粉末,需要加水冲成液体,奶粉中的成分都可以溶解或者均匀分散到水中。溶解或者分散到水中的比例,在食品技术中用“溶解性”来衡量。就婴儿奶粉而言,“溶解性”都不成问题,接近100%。
而“速溶性”则是指粉末分散到水中的难易程度。速溶性好,倒入水中轻轻搅拌,就能完全分散开;速溶性不好,则需要快速搅拌比较长的时间。
在固体粉末的颗粒表面喷涂一层表面活性成分,确实有助于提高速溶性。但婴儿奶粉是一种较为特殊的食品,国家标准对它的成分有严格的规范。为了提高速溶性而加入奶粉标准没有批准的成分,不管添加物的安全性如何,都是不被允许的。
所以,流言中说的似是而非的“速溶剂”,其实是一种凭空想出来的“欲加之罪”。
奶粉中需要有碳水化合物来提供热量。主要的碳水化合物是乳糖,也允许使用一些麦芽糊精或者淀粉代替。从消化的角度说,乳糖比麦芽糊精好,而麦芽糊精比淀粉好。不过,麦芽糊精和淀粉有助于增加奶粉颗粒的密度,从而增加速溶性。所以,有一些奶粉会用一小部分淀粉或者麦芽糊精来代替乳糖。如果把麦芽糊精或者淀粉称为“速溶剂”,那么确实有一些奶粉可能含有。但是,它们都是合理的食品成分,不应该被贴上“速溶剂”的标签。
实际上,“速溶奶粉”的速溶性,主要是通过增加粉末颗粒的大小来实现的。奶粉生产的最后一道工序是喷雾干燥。喷雾干燥所得到的颗粒大小,跟喷雾干燥器的构造和操作密切相关。现在奶粉生产中广泛使用的喷雾干燥器都具有“造粒”功能——让干燥后的粉末呈现比较大的颗粒,从而具有更好的速溶性。
将一款号称“一洗白”的美白神器涂抹在胳膊上,随即用清水冲洗,皮肤立马就能变白。
在电商网站上,这类产品售价从40元到100多元不等,全都宣称“肌肤水嫩美白,美肤养肤一步到位”。按照商家的说法,产品中含有的“深海泥”可以改善皮肤问题、赋予肌肤光滑弹性。长期使用,还能让皮肤彻底从黑变白。
虽然外包装上印有硕大的“深海泥”字样,但在“一洗白”的成分说明中并没有这种物质。从成分表来看,“一洗白”是100%的化学品,一点天然提取物都没有。为了防止这些化学品刺激皮肤、引发过敏,生产厂家还添加了其他违规违禁的东西,比如乙内酰脲。乙内酰脲是抗生素,在与人体接触的过程中,会释放出甲醛。
人体的肤色主要由先天的因素决定。皮肤后天的色素加深,跟紫外线的损伤是有关系的。随着年龄的增加,皮肤也会逐渐老化,无法逆转。爱美人士只能通过隔绝紫外线、勤保养等办法,尽量延缓这一过程。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得讲求健康科学。美白护肤没有什么速成法,“一洗白”的美梦最好别做了。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56健康网 » 2019年1月“科学”流言榜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