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酸碱体质论”骗局被揭穿,炮制者被课以重罚。那么,人体体质到底如何划分?又该如何进行体质养生?记者采访了国医大师、中医体质学创始人、北京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王琦。
流传甚广的“酸碱体质论”编造谎言说,人的体质有酸碱性之分,酸性体质易患癌,想要健康,必须保证身体处于碱性环境。王琦说,人的体质不能简单地分为酸性或碱性,这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其中包含各种小环境和体液,如细胞内液、细胞外液(包括血液、组织液和淋巴液等),还有分泌的各种消化液、排泄出的汗液、尿液等。人体内的不同体液确实有酸碱之分,如胃液呈强酸性、尿液呈弱酸性、肠液呈碱性。但不同体液的酸碱度,并不等同于体质的酸碱性。现代医学和中医学都没有酸性和碱性体质的分法。
吃酸性或碱性食物能不能变成酸性或碱性体质?王琦说,食物有酸碱性的区分,但无论食用酸性还是碱性食物,人体内存在缓冲系统,可以自动调节,使之处于一种动态的平衡。
王琦强调,所谓的吃酸性或碱性食物造成酸性或碱性体质,以及酸性体质造成多种疾病,甚至诱发癌症等说法,都是没有科学根据的。
酸碱体质论是个伪命题,但是养生不能无视自己的体质。王琦介绍,体质由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构成。先天因素来源于父母,是先天遗传的,后天因素由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惯等形成。处在不同的环境中,人的体质可相应进行调节来适应。如生活在高原缺氧环境和南方湿气较重的环境中,人的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也不一样。中医将体质分为9种,比如阳虚体质的人吃海参会拉肚子,要吃温性的食物;阴虚体质的人吃人参会流鼻血,要吃滋阴的食物。因此,体质养生要因人而异。从2009年起,中医体质辨识被纳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王琦提醒,公众要提高判断力,不要盲目相信或追捧所谓神奇养生方法。要看其是否符合常识,是否说过了头,背后有无科学数据支撑等。
云南扫黑除恶专项斗争1至10月共批捕1438人昨日是第五个国家宪法日,云南省检察院、西山区检察院联合在昆明金碧广场启动全省检察机关“12·4”国家宪法日法律服务周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法治宣传教育活动。今年1至10月,全省检察机关共批准逮捕涉黑涉恶案件368件1438人,审查起诉158件1…【详细】
云南省纪委编印反腐纪实《访“虎”》一书 把别人的人生之痛变为人生警醒“痛恨胆太大,最终葬送了自己一生;痛恨心太贪,陷入泥淖而无法自拔;痛恨德太薄,使人生根基倾塌……” 这是云南省反腐纪实《访“虎”》一书选取的7个典型案例中,其中一名违纪违法省管干部的忏悔和自白。 为加强纪律教育,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详细】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56健康网 » 中医体质学创始人王琦:“酸碱体质论”是个伪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