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是玉米地,田间小路南边的要高出30多公分,秸秆、叶子还是绿油油的、北边已经枯黄。农民袁石生从两边各掰下一个玉米棒子,南边的明显比北边的粗、棒子顶部玉米颗粒也是满满的。这是9月23日,记者随内蒙古水利科学院科技人员到巴彦淖尔市调查自主研发的保水剂效果,在临河市乌兰图克镇东兴七社看见的一幕。
保水剂由于成本高,一直难推广。为解决这一难题,内蒙古水利科学院高级工程师于健率领科技人员开始研究低成本、适合西北干旱地区的保水剂。工程师史吉刚介绍,于健在国内外首次采用聚丙烯酸或聚丙烯酰胺与凹凸棒土杂化工艺,合成了新型有机—无机复合保水剂,并通过中试优化了聚合制备工艺参数,解决了产品聚合防粘、造粒和干燥等工艺技术难题,实现了工业化生产。新型高效多功能保水剂能吸收自重500—1000倍的纯水或40—80倍的生理盐水,具有很强的保水性,而且反复吸收和释放水分五次后,吸水倍率达到500g g-1以上,抗钙、镁离子性能有一定提高,反复吸水—释水性能优良,产品综合性能优于有机保水剂产品。
“说得再好,不如看实物。”农民袁石生分别开始数他掰的两个玉米棒子。南边施用保水剂的玉米20圈、从上到下42粒,北边的16圈32粒。“看看,圈数多的颗粒还大嘞!”
同社农民王厚生有3亩盐碱地,过去稀稀拉拉长几根碱草,从2014年施上新型保水剂,今年种了玉米。“打1000斤不成问题。”
在乌拉特前旗沿海北大坝村村民刘虎40亩地种葵花2/3用新型保水剂今年是第三个年头,只见用了的叶绿杆粗,花盘大了许多。刘虎说,用了的瓜子皮亮、肉满,一般增产15%,好地增产30%。
史吉刚介绍,新型保水剂已经在内蒙古11个旗县推广,用在马铃薯、小麦、大豆、甜瓜、番茄等10个作物种植上,增产15%—35%。
大坝村农民刘来全在旁边说:“1亩地花90元施6斤保水剂,保持3年,每年可纯增收200元,用这种保水剂划算。”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56健康网 » 在大西北用这种保水剂划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