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想不开”的背后是父母对孩子心理健康的忽视!

  不管孩子自杀的具体原因是什么,共同的原因都是心理健康出了问题,精神抗压能力弱。现在对于孩子教育到底该怎样?为何现在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如此之差?

  近日,上海,卢浦大桥东向西主桥面发生一起跳桥事故,据悉,跳桥者为17岁的在校高二男生。据其母亲称,当时正驾车载着男孩,他因在校与同学发生矛盾遭其批评后跳桥。

  在惋惜一条年轻的生命就这么匆匆逝去的同时,也让师兄为现在青少年孩子的心理健康状况而担忧~

  近年来,我国青少年自杀事件时有发生,一个个血淋淋的例子让人心痛不已。这不得不让人唏嘘,自杀已成为我国青少年死亡的第一原因了。有时不禁想问,为什么孩子会因小小的一件事而选择轻易轻生?

  通常青少年选择极端的方式获得解脱,他轻生前遭遇的事件或许只是一个导火索,真正的原因来自多方面和长时间的日积月累,或许一些不被人重视,不为人知的细节,都能成为日后情绪积压到一定时期的爆发点。

  身为家长,不仅要关心孩子的衣食住行、学习成绩,更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抑郁情绪不是一两天就能形成的,而是逐渐形成的,不论家长还是教师,都应直面青少年遇到的问题与烦恼,在他们还未出现困惑时就教会他们如何解决问题,如何寻求帮助。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刻不容缓!

  虽然现在升学、就业竞争残酷,但我们仍要本着顺其自然的心态和原则,不要给孩子过重的压力。超负荷的应试教育、盲目追求名校名次,会对孩子的正常身心健康发展造成不良影响,容易形成青少年的“亚健康”状态。

  如果时间允许的话,父母应多陪伴孩子,传达一种“接纳、照顾、注视、关怀”的情感。父亲尽量不要过于严厉、惩罚,母亲不要过分干涉、保护、溺爱,父母尽量不要在孩子面前表现出焦虑、沮丧的情绪。

  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低与他们对社会存有片面认知是分不开的。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说:“从传统教育中成长起来的青年有一个共同特征,即认为复杂的社会现象应当符合他的思维,而不是根据社会存在来调整自己的观念……他们总是埋怨社会不该是这样,究其原因,乃是父母、教师当初给儿童提供的社会形象是不完整的。”

  因此,我们不应把社会描绘成乌托邦,应当实事求是地把各种社会情景解剖给孩子看,使孩子在看到美好光明的同时也能了解社会存在的丑陋与阴暗的一面;在对社会充满信心的同时,也懂得前进道路中的困难是不可避免的,需要我们去克服。

  孩子的独立性、坚持性、自制力差,常表现为有始无终、忽冷忽热的冲动行为。为此家长应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培养他们的坚强意志 。如每天坚持在同一时刻读一篇文章就是一种磨练意志的方法。

  帮助孩子正确认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选择朋友,并让他们初步掌握人际交往的能力。教育他们乐于关心和帮助同伴,包容朋友的不足。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56健康网 » 青少年“想不开”的背后是父母对孩子心理健康的忽视!

分享到: +More

评论 沙了个发

换个身份

取消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