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是缅怀的节日,让我们在书中缅怀那些逝去的“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用他们不平凡的人生激励当下,荡涤灵魂。
他是生物学家,16年间穿梭青藏高原采集4000万颗种子;他是人民教师,将科研与梦想的种子播撒在无数学子心中;他是一颗种子,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生根绽放。钟扬,这位种子专家,用他的一生讲述了一个逐梦种子的故事,获评2018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长篇报告文学《种子 钟扬》讲述了新时代知识分子钟扬的奋斗人生。《那朵盛开的藏波罗花:钟扬小传》也记述了他的感人故事。藏波罗花,生长在青藏高原海拔4000-5000米的沙石地,喜光、耐寒、耐贫瘠。钟扬说:“环境越恶劣的地方,生命力会越顽强。就像这生在青藏高原的藏波罗花,深深扎根,顽强绽放。”他就是一朵骄傲的藏波罗花,为理想燃烧,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程开甲是首批“八一勋章”获得者和“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得者,2018年11月17日逝世,同年,他当选为“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如今,我们只能通过《程开甲口述自传》去了解“两弹一星”真实的历史记忆,或者通过《程开甲的故事》一书中那些生动的小故事,以及手绘的程开甲画像,去了解程开甲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
中国近代力学之父,著名的科学家、教育家钱伟长曾获2010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他在科学、政治、教育每个领域都取得巨大成就。钱伟长说:我没有专业,国家需要就是我的专业;我从不考虑自己的得与失,祖国和人民的忧就是我的忧,祖国和人民的乐就是我的乐。《钱伟长传》《校长钱伟长》《钱伟长校长和钱伟长教育思想》《钱伟长文选》等书就从各个侧面让读者了解到一个更全面的钱伟长。
罗阳和宋文骢都是我国著名航空工业专家,两人分别曾获2012年和2016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冲天一跃:罗阳和歼-15的秘密》和《鹰击长空:歼10总设计师宋文骢的传奇人生》两本书分别侧重讲述两人所参与的歼击机设计工作。报告文学《国器》以翔实的史料、感人肺腑的情感描绘了罗阳信念坚定、对党忠诚,矢志不渝、航空报国,攻坚克难、勇攀高峰,恪尽职守、忘我奉献,严于律己、淡泊名利的事迹。《罗阳走后》则以罗阳为支点,上溯源头,去检索几千年中国知识分子的脉络,挖掘为什么中国的知识分子那么天然地具有着永不中断的情怀,永远地鞠躬尽瘁、百折不挠、矢志于救国、报国、爱国。
《中国工程院院士传记》是一套丛书,囊括了钱学森、王选、钟南山、王梦恕、袁隆平、顾诵芬等新中国最杰出的工程科学技术方面专家学者的人生历程,反映了新中国在航空航天、计算机、医学、通讯、建筑、船舶、军事装备等决定国家实力和工业水平的领域发展历史。其中师昌绪、钱学森、闵恩泽、宋文骢等院士都曾荣获“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书中那些一生投身科研事业、无私报国的故事值得每个人学习。
历年来,被评为“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的人民公仆都有一个共同特点:他们心里装着人民幸福,他们为国家为人民鞠躬尽瘁。比如2017年去世的廖俊波、2010年去世的杨善洲、2009年去世的沈浩、2004年去世的任长霞,还有2004年去世的牛玉儒。
文学作品在刻画他们光辉形象,讲述他们生平故事的同时,还着重提炼了他们的精神世界,提出倡导,提醒人们向他们学习,不仅要学他们的所言所行,更要学他们为国为民的奉献精神。
廖俊波的颁奖辞是“人民的樵夫,不忘初心。上山寻路,扎实工作,廉洁奉公,牢记党的话,温暖群众的心。春茶记住你的目光,青山留下你的足迹,谁把人民扛在肩上,人民就把谁装进心里。”这些品质在写廖俊波的书中都有体现,比如《公仆廖俊波》《当代焦裕禄:廖俊波》……这些书回忆着廖俊波生前难以计数的感人片段,串连出一个朴实而又光辉的公仆形象。
《大道健行》和《杨善洲的故事》以翔实的资料、丰富的事例、感人的事迹,全面真实地从不同角度讲述了杨善洲一辈子忠于党的事业、为民谋利、艰苦奋斗、清正廉洁的事迹,以纪实的手法真实再现了一名优秀员的光辉形象。《杨善洲箴言》旨在通过集纳杨善洲生前生动朴实的语言,让读者走近这位优秀员,倾听他的心声,感受他的品质,学习他的精神。类似的书还有《青山的回答——走进杨善洲的精神世界》《为政干事做人——向杨善洲学什么》等,都是挖掘了精神层面的内容,剖析他崇高的精神世界。
《沈浩日记》和《沈浩故事》,一本真实记录了沈浩的日记内容,一本记述了沈浩感人肺腑的生平故事。一本从被记录者自身的内在视角,一本从作者和读者的外在视角,刚好形成互补,还原出一个真实的好村官的一生。
任长霞是中原大地上的女英雄。她扫恶打黑,除暴安良,铁面无私;她又嘘寒问暖,扶危济困,柔肠百转。十里长街,白花胜雪,挽幛如云,那是流动在百姓心中的丰碑!一个弱女子能赢得百姓的爱戴,是因为,在她的心里有对百姓最虔诚的尊重!她的事迹被多次改编成影视及戏剧作品,广受赞誉。《任长霞》一书收集了全国36家新闻媒体的记者采写的40多篇反映任长霞先进事迹的报告文学、通讯和专访,以及任长霞先进事迹报告团成员的报告内容,翔实地反映了她的成长历程,汇集了她许多感人的事迹,时隔多年依然令人动容。
蒙古族好干部牛玉儒和任长霞同一年被评为“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也同样没能站上颁奖礼的舞台,人们只能通过长篇报告文学《牛玉儒:草原之子》去回味他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
爱岗敬业、助人为乐,善行、义举,往往因其普通人的身份而更显珍贵。下面的一些作品讲述的就是这些普通人作出的不平凡的功业和善举。
2018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典礼上,王仕花代表丈夫王继才登上了央视舞台,并向人们讲述了夫妻二人32年的守岛生涯,可惜王继才没能看到这一幕,他已于2018年7月27日在守岛的过程中突发疾病,不幸离世。好在有报告文学《海魂:两个人的哨所与一座小岛》真实地全景展示了全国“时代楷模”王继才夫妇32年守岛生涯,记录了作为民兵,王继才和王仕花夫妇两人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在距离连云港燕尾港12海里的黄海上的开山岛担任“岛主”,守卫祖国海防的动人故事。
人称“化缘校长”的莫振高,连续30多年用微薄的工资资助近300名贫困生,让他们进入大学;先后筹集3000多万元善款,资助1.8万名贫困生圆了大学梦。2015年去世后,他获评2015“感动中国年度人物”。《校长爸爸——百名学子眼中的莫振高校长》一书精选了100篇学子追忆莫振高校长的文章。这些文章,让我们看见校长爸爸翻山越岭去家访留在泥沙碎石路上的足迹和汗水,听见校长爸爸关怀体贴、循循善诱的亲切话语,感受到校长爸爸鼓舞学子战胜困难、实现梦想的殷切期盼……
白方礼,生于1913年,故于2005年,享年92岁。从1987年开始,白方礼连续十多年靠自己蹬三轮的收入帮助贫困的孩子实现上学的梦想,直到他将近90岁。蹬三轮近20年,35万元善款,圆了三百多个贫困孩子的上学梦。2013年“感动中国”栏目十周年之际,以白方礼为代表的爱心群体获得特别致敬。《白方礼,一个人的爱心长征》一书再现了白方礼骑三轮车支教的一个个动人细节,揭幕了一座永远屹立的爱的丰碑。同时,还传递着在白方礼精神的感召下,一个个“白方礼”奉献社会的正能量。
2009年10月24日,长江大学文理学院的40多名同学结伴出游,来到湖北荆州市宝塔河江段的江堤上野炊。下午2时左右,一些同学在长江边游玩时,突然发现两个小男孩在江中挣扎。站在沙滩上的十多名同学赶紧手拉手组成人梯下水搭救,两个孩子相继被救起,但是,由于水情复杂,加上学生们体力不支,最终搭起的人梯被冲垮了,陈及时、何东旭、方招3人在湍急的江水中献出了年仅19岁的宝贵生命。他们的善举获评2009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特别奖,《长江大学“全国见义勇为舍己救人大学生英雄集体”先进事迹报告》一书讲述了这个动人心魄的故事,也挖掘了这些大学生的励志青春。
前几年,阎肃作为“感动中国”推选委员之一,写出了许多深刻而感人的推选理由,直到生命终结,他的名字也登上了2016“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的名单。他是作家,也是诗人,更是人民艺术家,他写过那么多脍炙人口的歌词,也编导过那么多赏心悦目的晚会、戏剧作品。《文艺界的旗帜和楷模:阎肃》《半生戎马半生歌:人民艺术家阎肃》《阎肃人生》……这些书虽然是纪实文学作品,却充满着诗意,充满着激情,就像他写的歌词,鼓舞着人心,荡漾着激情。
2006年,著名文学家、语言学家、翻译家、散文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学界泰斗”季羡林被评为“感动中国年度人物”,2009年7月11日季老仙逝。如今,我们回过头来品读他的一生,他的每一项成就都如此令人惊叹,而他的为人处世、高风亮节又是如此令人景仰。关于季羡林的书有很多,他生前著述颇丰,至今在书店里依然很容易找到季羡林撰写的各种学术著作。讲季羡林传奇生平的书也不少,《季羡林自传》是季羡林用自己的笔,讲述了他从山东临清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的孩子,一步一步成长为学贯中西、享誉海内外的学术大师的人生历程,记述了他九十多年来所遇到的人和事,见证了时代的变迁,展示了他个人的奋斗经历和情感世界。《季羡林“人生三书”套装》是在他去世七年后再版的系列丛书,讲述季羡林对人生、对读书、对世界的种种态度,很有启迪意义。
2003年,一位百岁老人当选“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他就是人民作家巴金,穿越一个世纪,见证沧桑百年,刻画历史巨变,他在字里行间燃烧的激情,点亮多少人灵魂的灯塔;他在人生中真诚地行走,叩响多少人心灵的大门。2005年,老人因病去世。如今,当人们手捧《巴金传》,阅读他跌宕起伏的人生轨迹,也阅读那些藏在他作品背后的灵魂轨迹,依然那么感动,那么震撼。
2008年汶川发生地震,13万人民子弟兵在废墟之上奋力救灾的场面,在多少人的心中留下难以磨灭的影像,这是人民子弟兵在老百姓心中固有的印象,也是一代一代军人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形象。获颁2008“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的武文斌只是其中的一位代表。《“抗震救灾英雄战士”武文斌》一书讲述了这位解放军战士在抗震救灾中活活累死的感人故事,也侧面表现了子弟兵战士们在抗震救灾中舍生忘死的英勇场景。
2006年11月14日,李剑英在完成训练任务驾机返航途中,遭遇鸽群撞击,发动机空中停车。为了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和国家财产,他先后三次放弃了跳伞逃生的机会,最终机毁人亡。李剑英的英勇无畏令他获得2006“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而想要了解英雄壮举背后更多的生平故事,《西北苍鹰 追记空军英雄李剑英》一书可以让读者更全面地了解他22年飞行生涯那些默默无闻却闪耀光辉的片段。
作为消防员,火灾就是他们的战场,他们以火一样的激情投身火场,他们怀揣群众利益走向危险,他们用自己的生命捍卫了他人的生命,捍卫了武警消防兵这个崇高的职业。在2003年“11·3衡阳特大火灾坍塌事故”中,衡阳市消防支队二十名消防官兵为抢救人民的生命财产而牺牲,11人受伤。这个群体被授予2003“感动中国年度人物”,《浴火金刚——扑救衡阳11·3特大火灾纪实》一书则全面详实地记录了这场特大火灾的扑救经过,尽可能完整地再现了20位烈士的生平经历和救灾故事。
北京时间2010年1月13日5时53分,海地发生里氏7.3级强烈地震,8名中国维和人员在地震中不幸遇难,这八位维和英烈被授予2010“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特别奖。《接你回家——海地地震遇难中国维和警察纪念诗集》《共和国不会忘记——海地地震遇难中国维和警察纪念文集》等书收录的都是这次事件之后,民众及媒体纪念维和英烈所写下的纪念文章,表达了人们对于英烈的崇敬和缅怀之情。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56健康网 » 清明重温那些逝去的“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