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心灵一片阳光——探析江西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

  偶有发生的自杀案、斗殴案、借贷案,让原本宁静的大学校园升腾起一股腥气和戾气。大学生正处人生成长的“拔节孕穗期”,有些人却因人际关系、学业等引发心理问题,最终演变成不可挽回的悲剧。

  当今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如何?如何让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日前,记者深入省内部分高校、教育行政部门采访,探析我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现状及进展。

  大学阶段被称为学生的“心理断奶期”,几乎每个学生都面临着环境适应、情感困惑、学业就业压力等挑战。省委教育工委宣传部负责人坦言,近年来高校师生因心理疾病、精神障碍等原因自杀或致伤、致死他人的案件时有发生,高校师生成为心理。

  2018年底,省内77所高校对253192名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普查,结果显示:一类急需咨询干预的学生为15573名,占测评人数的6.15%。而在2017年,这个比例为5.07%。“放在全国看,我省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发生率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是呈现的上升趋势值得警惕,表明在校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形势愈发严峻。”该负责人说。

  江西工业贸易职业技术学院对近两年接受心理咨询的学生进行分类发现:存在人际交往问题的占26%、抑郁状态的占22%、自我评价过低的占15%、家庭问题的占9%、学业问题的占6.6%、对未来迷茫的占6.6%。2018年,该校学生因心理问题休学6例、退学2例、请长假3例。该校学工处处长李尊华分析发现,有明显心理问题者存在睡眠质量差、家庭关系不好、性格特别孤僻等典型特征。

  华东交通大学心理咨询中心副主任高旭认为,生活适应不良、学习困扰、人际关系不良、情感问题、心理失调等,是当今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表现。

  “造成心理问题的原因,无外乎内因和外因。内因,是由于学生心理发展不成熟,导致承受挫折的能力差;外因,则包括社会环境带来的挑战、心理健康教育的缺失以及不良家庭环境的影响,等等。”南昌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梅小峰说。

  社会环境中存在不良的因素,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对大学生内心产生的冲击,也是造成心理问题的要因。这一点,从前些年发生比较频繁的校园贷中可以得到佐证。江西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专家曹烨感叹,网贷的背后或多或少与学生强烈的嫉妒、严重的自卑心理及虚荣心有关,而一些不法分子正是抓住了学生的这种心理,进而“利诱威逼”,最终让少数心智不成熟的学生越陷越深、不能自拔。

  赣南师范大学学工处处长、心理咨询中心主任魏美春认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一定是在大学校园引起的,有些“病根”在中学甚至童年时期就已种下。“长期以来,家庭教育和中小学教育更侧重学生的智力培养和开发,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不够重视,不注意学生健康性格的塑造。不少学生将好成绩作为人生价值的唯一体现,甚至是获取父母关爱的手段,进入大学一旦在学业上遇到挫折,自我价值感丧失了,就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江西师范大学学工处处长、心理教育中心主任曹泽华分析,心理问题的产生主要有角色转换与适应障碍、学习生活工作压力、对网络产生过于强烈的依赖性、家庭及外界环境不当特别是互联网不良舆论的影响、情感困惑和危机、心理问题调适和解决不及时等方面。

  俗话说,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来说,塑造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提升学生的应对问题能力,是实现心理危机预防的最有力手段。

  然而在现实中,不少学生不敢正视自己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给心理健康教育带来了很大困扰。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高校学工处负责人说:“最怕的就是有病说没病的学生,因为最终出事的就是有问题而没有及时发现的。”

  不敢正视心理问题,被心理咨询专家称为“谈心理色变”。在很多人看来,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只是有心理疾病或问题的人。东华理工大学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发现,能够积极参加活动的学生具有局限性,愿意参加的每次都参加,不愿意参加的一次都不参加。

  这一点,与过去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普遍采取的“问题模式”不无关系,即在学生人群上更关注“问题学生”,在工作实践中更针对心理问题,对心理亚健康状态的学生关注不足。

  “严重心理问题无法靠自身努力康复,需要专业帮助;而发展型心理问题是阶段性的,通常能随着成长走出来。”有专家认为,除了表现出自杀、伤人等严重倾向,一般的心理问题就如同情绪的感冒,很正常;但由于不少学生在心理问题上的相对保守,导致得不到及时、专业的帮助,进而引发严重后果。

  “诸多原因,暴露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薄弱环节,如思想根源不重视、工作机制不完善、专门力量不健全、工作方法不适应、对教师心理健康教育重视不够等。”省教育厅有关负责人认为,必须按照预防为主、生命第一、全程监护、分工协作、亲属参与的工作要求,全面加强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推动学生健康快乐成长成才。

  南昌航空大学建设“教育引导强认知,信息采集占主动、预防干预保稳定、善后处置有服务”四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管理体系,近3年,学生规则法纪不良率分别为0.56%、0.28%、0.04%,3年下降了14倍。该校学工处处长罗来松认为,这些成效的取得,得益于建设了全覆盖的工作体系,通过不间断地开展活动,用积极健康向上的因素去影响学生,让学生没时间、没精力去“胡思乱想”。

  江西中医药大学开设的必修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以及选修课《社会心理学》《人际关系心理学》《健康心理学》等,满足了全体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需求。同时,该校坚持开展贫困生群体、毕业生群体、少数民族学生群体等特别人员的专题心理健康教育,提升教育针对性、主动性。

  目前,我省高校普遍成立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了心理健康教育专门机构,确立了校院班三级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和教学研一体化责任体系;普遍建立了一支专职为主、专兼结合的工作队伍,普遍建立了心理健康教育学团组织,加强学生自我教育和互帮互助;统筹运用课程教学和课外指导等方式,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教育教学和第二课堂实践活动,普遍建立了贯穿学习生活成长始终的全覆盖普及宣传教育体系。

  为进一步强化责任落实,今年我省还推出“高校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工作任务清单”,要求学校从队伍建设、基础预防、个体排查、危机干预、条件保障等方面发力,着力完善全覆盖、全员化、立体化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格局。(记者 骆辉)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56健康网 » 给心灵一片阳光——探析江西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

分享到: +More

评论 沙了个发

换个身份

取消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