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佛山市中医院肛肠科护士长、佛山市中西医结合学会肛肠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熊洁副主任护师介绍,该操,充分运用中医的五行学说、脏腑学说、经络学说、腧穴学说、阴阳学说以及国学经典周易学说等为理论支撑,兼顾道家养生数理,通过疏通经络、刺激腧血,调动自身营卫之气,平衡体内阴阳,从根本上改善肠道功能。
据悉,《灵枢·经别》有言:“十二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所以治,病之所以起,学之所以始,工之所止也。”熊洁表示,经络是人体运行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的通道。而腧穴则是人体脏腑经络气血输注出入的特殊部位,与深部组织器官有着密切联系、双向输通,若从内通向外可反应病痛,从外通向内则接受刺激,防治疾病。
中医认为,大肠与肺相表里,胃与脾相表里;五行生克表中土生金,肺属金,脾属土,脾土生肺金,所以润肠先健脾。“因此本保健操选取了大肠经、肺经、胃经及脾经这四条经络及经络上相关的穴位,作为疏通和刺激的重点。”
消化道疾病的治疗与保健,主要以促进和改善肠道功能为主,因此也适宜养生健身的人群。
据悉,此操注重阴阳平衡,采用道家易数三六九,讲求天地人和,若跟随归属于肺金的商调古曲《潇湘云水》的音律,遵循子午流柱图,于大肠和胃当令的5:00-9:00和小肠当令的13:00-15:00时间段各行一次,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宜在餐后1-2小时进行,选择通风透气、宽敞明亮的安全环境,舒适着装,量力而行。经络拉伸勿过猛,明确穴位点,有效刺激。
左脚平开同肩宽,双上肢在身体两侧平拉开至头顶后,双掌齐平向下,身体随之下沉,双掌落至小腹,转后扶腰,再起立,让髋部沿身体中轴线进行环绕,向左转三圈后回到基础位,再开右脚,相同动作向右环绕三圈。
作用:能疏通带脉,激活盆腔及腹腔的器官,增加身体核心温度,提升脏腑功能。
左脚平开同肩宽,双手掌心向后并往后拉伸,同时屈腰深蹲,马上再利用双手向前向上的力量,让胸腰挺立,将身体拉直,双上肢高举尽量向上伸展,然后回到自然站立,再开右脚,做相同动作。
作用:通过往复舒展和蜷曲身体的动作,拉伸并疏通胃经和脾经,牵动并按摩盆腔及腹腔脏器,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胃肠功能。
开左脚,双上肢向上抡开过头,然后左手握拳,以拳眼敲打左臀中外侧的环跳穴,同时右臂向上向左拉伸下压,下压一次敲打一次,三次后归位,再开右脚,做反方向的相同动作。
作用:少阳属胆是三焦阳气升降出入的枢纽,胆气不升则阳气无从司令,五脏六腑便不能与四时保持协调平衡。敲打胆经上的“环跳穴”,有利于促进排毒。
右手叉腰,开左脚,左手臂随着腰向左后平拉开,在身后抓握拳,再转正以拳轮叩击右锁骨中段下方的中府穴。中府为肺之募穴,肺、脾、胃合气于此。旋转一次叩击一次,三次后归位,再开右脚,做反方向的相同动作。
作用:能疏通带脉,牵拉腹腔脏器,促进肠蠕动;活动手指手腕,疏通肺经、大肠经等经络。
开左弓箭步,同时双上肢在身体两侧平拉开至头顶后握拳,右拳敲打左前臂外侧的同时,左足跟顿地,依次敲击:支沟、手三里、曲池。完成后归位,再开右弓箭步,做反方向的相同动作。
作用:支沟为便秘特效穴,手三里主治消化不良、肠炎;曲池为手阳明大肠经合穴,顿足提肾气充分,调理肠道功能。
双上肢在身前交叉向上向外抡一圈,同时抬高屈膝的左腿,双手握拳顺势捶打小腿内外两侧穴位,外侧为:悬钟、足三里、梁丘,内侧为:三阴交、地机、血海。完成后归位,再抬高右腿做相同动作。
作用:三阴交对悬钟,治脾胃虚弱,胃中有热;地机对足三里,治腹痛、腹胀;血海对梁丘,治消化不良。
开左脚,用空掌前后交替至上往下拍打任督二脉的穴位。在任脉为中脘、神厥、关元,在督脉为脾胃俞、命门、八髎上,拍打的同时,身体自然上下起落,拍完三次后归位,再开右脚,做相同动作。
作用:任脉为阴脉之海,督脉为阳脉之海,任督二脉对十二经、气、血起着主导、调节作用。
左脚平开同肩宽,双掌的大鱼际肌由前向后以冲击天枢穴,接着以双掌的小鱼际肌由后向前冲击大横穴,随后再向后冲击一次天枢穴。配合冲击动作,让身体自然上下起落。完成后归位,再开右脚,做相同动作。
开左脚,双上肢在身体两侧平拉开至头顶后,双掌齐平向下按,身体随之下沉,下落至小腹时,双掌交叠按压于关元穴,沿顺时针方向摩腹三圈,身体顺之自然起落,完成后归位,再迈右脚做反方向的相同动作。
作用:引气逆督脉而上,沿任脉而下,后气入关元,在脐周做顺时针推按,养气活血,促进肠蠕动。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56健康网 » 速来围观!教你做肠道保健操让肠道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