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国家节水行动方案精神,加快旱作节水农业新技术示范,9月19日,全国农技中心在甘肃召开了保水剂应用效果观摩会。主要观摩旱地马铃薯、玉米等作物应用保水剂的抗旱保墒、增产增收效果,总结应用模式。
全国农技中心节水处处长杜森、省耕保总站站长崔增团以及内蒙、宁夏、山西、陕西、河北、河南、青海等华北、西北八省区农技、土肥部门负责人,甘肃海瑞达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水明海出席观摩会并召开座谈会。
上午,会议代表前往海瑞达公司在定西市安定区鲁家沟、西巩驿镇马铃薯、玉米上开展的保水剂应用效果试验示范点观摩。
鲁家沟村马铃薯试验示范点位于小岔口村,海拔高度1745米,试验面积2亩。本实验为对比试验,灌溉方式为滴灌。从出苗开始使用保水剂的组别长势明显优于使用地膜的组别,预计该试验点使用保水剂组别产量高于使用地膜组别5%左右。
西巩驿镇马铃薯试验示范点位于肖川村,海拔高度1800米。试验面积5亩。本实验为对比试验,无灌溉条件。从出苗开始使用保水剂的组别长势略优于使用地膜的组别,预计该试验点使用保水剂组别产量略高于使用地膜组别。
西巩驿镇玉米试验示范点位于新街村,海拔高度1800米。试验面积3.5亩,无灌溉条件。该实验点由于玉米属于喜温作物,从出苗至中期使用地膜的组别长势优于使用保水剂的组别,后期两组长势相当。预计该试验点使用保水剂组别的产量与使用地膜组别相当。
观摩现场,使用海瑞达保水剂的马铃薯、玉米突出的生长优势得到了会议代表及专家的肯定。
下午召开的座谈会上,崔增团致辞时介绍说,近年来,我省紧紧围绕节水、提质、增效三大主题,依托高效农田节水、水肥一体化、耕地质量提升与化肥减量增效、有机肥替代化肥等项目,全面推广土肥水技术,高效利用水肥资源、稳步提升耕地质量水平,为全省粮食安全生产及特色农业发展,特别是精准扶贫、乡村振兴做出了重要贡献。全年高效农田节水技术推广面积稳定在1000万亩以上,年农业节水总量达到1亿方以上;耕地质量提升技术推广面积稳定在3000万亩以上,消纳畜禽粪污及秸秆资源6000万吨左右;化肥减量增效技术推广面积稳定在5400万亩以上,肥料利用率达到39%,化肥施用总量基本达到零增长。
崔增团指出,甘肃省的省情决定了甘肃农业必须做好“水”的文章,在本世纪初,甘肃省探索创造出了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抗旱保墒,增产增收,为甘肃省的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做出了突出贡献,该项技术也被全国其它省份学习并推广,但是随着近些年来农业绿色发展、提质增效战略的实施,农业面源污染和残膜土壤污染治理迫在眉睫,所以从2017年开始,省耕保总站联合海瑞达公司,先后在全省26个区县展开了以海瑞达保水剂替代地膜为主要试验目的的各类试验示范,经过三年的试验和示范,从目前的结果看,海瑞达保水剂在马铃薯及药材种植方面,与地膜取得了相当的产量甚至有一点优势;在玉米种植方面,由于受积温的影响,在1600米以下的地区,保水剂可以替代地膜进行种植,高海拔地区,保水剂还不能完全替代地膜。
杜森指出,在刚刚结束的全国农业节水会上,围绕新时期农业绿色发展、提质增效提出了很多发展意见,今后我国农业的发展要大力推进旱作农业的发展,不仅要产量,更要发展质量。近些年来,将近3.7亿亩农膜的推广使用,为旱作农业粮食的增产做出了积极贡献,但是带来的问题显而易见,已经严重影响到耕地质量和生态安全,必须解决,随着绿色发展战略的提出,今后旱作农业的发展需要探索一些新的技术,来逐渐替代地膜。我们大力推广水肥一体化,集雨水窖补灌和降解膜等技术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杜森强调,保水剂属于一种能节水和替代地膜的技术,符合绿色农业发展需要。使用保水剂只要华北小麦能少浇一轮水,西北玉米、马铃薯能替代地膜,只要粮食产量基本相当,就要大力推广,各地要加大试验示范力度,结合不同区域的种植技术,探索和农机农艺的的结合技术,提高保水剂的使用效率,为旱作农业绿色发展尽快培育出新的成熟技术方案,在全国全面推广使用。
座谈会上,水明海对海瑞达保水剂替代地膜试验进展情况进行了汇报。从2017年-2019年三年来海瑞达公司与甘肃省耕保总站、全国农技中心联合开展各类试验的详细跟踪及试验结果情况。水明海首先进行了产品应用性能、环境安全依据、替代地膜的作用机理等方面的详细说明;然后从地膜替代试验、节水减肥试验、保墒增产增效试验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汇报,三年来在全国九省区上百次的试验证明海瑞达保水剂具有非常突出的节水保肥、增产增效的效果;在马铃薯及药材种植上可以完全替代地膜,在1600米海拔以下地区可以替代地膜进行玉米种植,在海拔2000米以下可以替代地膜进行青储饲草玉米种植。
会议期间各省区与会代表就相关技术问题进行了详细的沟通和探讨,大家首先一致高度评价了试验示范取得的成果,并表示将加快下一步在本省的示范推广工作。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56健康网 » 全国农技中心保水剂应用效果观摩会在甘肃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