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这只2020年最大的黑天鹅,极大地影响了保健食品行业的发展。随着公众对健康的重视程度加深,未来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人群加入到养生保健队伍。
但由于保健食品行业监管制度缺失、企业良莠不齐、造假事件频发,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成为了阻碍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在这样的矛盾下,消除市场乱象,恢复消费者的信任尤为重要。今年两会召开,关于保健食品的提案不少,据第一直销网了解,已有多位人大代表针对保健食品行业的健康发展提出建议。
保健食品作为大健康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必将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可由于长期乱象的影响,使得我国保健食品行业遭受着严重的信誉危机。
近两来,多个监管部门多次联合行动,对各类违法行为进行了严厉打击,对整个行业起到了明显的威慑作用,保健食品市场整顿初见成效,行业发展呈现向好趋势。
对此,全国人大代表、晨光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卢庆国表示,“从政府层面上看,高压严管的政策提高了不法企业的违法成本,这对于杜绝部分负面案例影响整个行业发展是很有必要的。”
可监管不能是一时的,再者公众对保健食品行业的信任重建还需要时间,监管松懈只会使现在的整治成果遭到反噬。因此,高压监管需成为常态。
卢庆国代表建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加大对产品虚假、夸大宣传的打击和处罚力度,提高企业的违法成本,及时清除害群之马,促进行业自律,提升本土保健食品的形象。同时,正确引导媒体,加大力度宣传优秀企业,树立正面典型,扩大中国保健食品影响力,持续提升消费者对本土保健产品的信心。
数据统计显示,我国60岁以上人口达到2.50亿左右,占总人口的18%,我国正步入老龄化社会。
而保健食品已成为老年群体的刚性需求,这导致不少违法分子将目光对准了老年人。
近年来,不少团体打着养生、治病的旗号,以送油送米等活动吸引老人,诱使其花费大量积蓄购买“三无”保健品。数据显示,中等收入、有经济自主性的中老年人受骗比例高达67.3%。
因此,保障老年群体的利益更不容忽视。全国人大代表李亚兰表示,今年她的建议是严厉打击欺骗老年人的保健品销售行为。她建议,社区工作人员和派出所应该防患于未然,对到社区“设局”的保健品推销人员进行及时监管,而不是等到诈骗事实发生后再进行追索。
这一建议的提出很有必要,我国有不少独居老人,不法分子便利用老年人渴望身体健康的心理,通过各种骗术,销售所谓的“特效保健品”,牟取非法利益,有的甚至销售伪劣“保健品”,不仅无法起到保健的效果,反而对老年人身心造成伤害。
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给国人们上了一堂深刻而沉重的健康教育课。由此,我们也看到了大健康产业发展的趋势。
卢庆国认为,“除草的同时让苗长得更壮,苗长得更大了,草自然没有生长的空间了,一疏一堵同样重要。”因此,除了保持高压态势打击不法企业之外,也应对优势企业做到扶优扶植。
他表示,为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提升国民的健康水平,我国应鼓励、支持保健食品行业健康发展。
我国不仅是全球第二大保健食品消费市场,同时也是保健食品原料生产大国。美国、欧洲、澳大利亚等国使用的保健食品原料80%以上从中国进口,但目前国内市场主流保健品品牌均为国外品牌。我国出口低附加值的保健食品原料,由国外制成保健食品又通过电商、海淘等途径反销国内,一出一进之间往往价格相差数十倍,严重损害行业相关企业的切身利益,也严重影响和制约了国内保健食品行业的健康发展。如果不能快速扭转这一局面,中国出口低价保健食品原料、进口高附加值保健食品的现状将难以改变。
除此之外,市场集中度低也是我国保健食品行业的另一大特点。相关数据显示,2018年,行业CR5仅为21.9%,市场占有率超过5%的企业仅有无极限一家。同时,由于“蓝帽子”资质管理不严格,大量低质保健食品企业得以通过,贴牌进入市场。
对此,卢庆国建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在保健食品管控政策方面,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明确审批流程,对于效用良好的保健食品审批开通绿色通道,加快相关保健食品审批速度,让更多更好的保健食品加速推向国内市场,满足人民对健康的消费需求。
同时,他建议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进一步出台政策,支持有实力、规范的保健食品生产企业,对于研发、技术进步、功效研究等创新工作加大支持力度。结合国家五年规划等途径,设置保健食品科技专项资金,通过科技创新作用助力国内保健食品行业发展。
除了高压整治、鼓励发展的建议之外,另一个关于促进保健食品发展的建议也是老生常谈了。
一直以来,由于长期政府职能的交叉,政府监管能力没有很好匹配到监管职责,我国保健食品管理的格局长期停留在“重审批,轻监管”的层面,不可避免的给保健市场带来了监管空白和上下信息不对称等诸多问题。
为此,今年两会,全国政协委员、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主任、党委书记卢江带来“加强食品安全重大风险预警机制建设”、“推进营养立法”等建议。
关于食品安全重大风险预警机制建设,她建议,要强化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的统筹协调规划职能,加强预警防控顶层设计;要借鉴此次国务院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经验,尽快建立食品安全重大风险隐患早期识别和快速预警机制;要进一步发挥投诉举报的民主监督制度优势,建立匿名举报奖励制度,优化举报线索响应和处置规范,加快建立不同区域举报信息调查联动机制。
而关于推进营养立法,卢江委员则建议尽快研究出台《国民营养改善法》,为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的营养改善问题提供法律保障。
对此,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农业科学院原党组书记陈萌山也建议要着力推进食物营养政策法规的健全实施。
国民健康意识虽然有所提升,但是国民对健康的认知却存在着漏洞,容易受到推销人员的忽悠,花冤枉钱。
疫情期间,抢购乳铁蛋白、双黄连口服液均是由于消费者健康知识的匮乏所致。也正因如此,不法商家借机对保健食品打“疫情牌”,明示或暗示所经营的产品对新型冠状病毒有免疫、防护功效。而且,众所周知,臭名昭著的“保健帝国”权健,也是靠虚假宣传来蛊惑消费者。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表示,“大家只有大健康意识,没有大健康知识。也就是说,随着整个社会的进步以及很多新兴的高科技的营养产品不断涌现,国人的知识结构和技能结构无法很好地匹配发展。”
“公众需要真实、及时、可靠的疾病防治和健康保健知识和技能。”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律失常中心主任张澍指出当下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如今市场上既有科学知识的普及,也有虚假信息的传播、商业宣传等,给公众带来困扰、甚至是恐惧。
这一次,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葛均波提出了一个重要观点,教育科普从小学生开始,甚至是从幼儿园开始。
他认为,学校是健康科普的重要阵地,需要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价值观,使其拥有健康的能力。建议将小学“体育教育”改为“健康教育”;编写专门的健康教育课程,将体育与健康科普、健康教育有机结合;重视健康教育与科普,将其纳入升学考试考核范围;完善健康教育评价体系,真正发挥课程价值。
张澍也说,学校可聘请课外科普专家,建立科普教育体系,从幼儿园、小学就要开始正规的科普教育,当前应着重加强中小学科普教育课,鼓励青少年从小爱科学、科普。
此外,全国人大代表、奥盛集团董事长汤亮还建议,国家有关主管部门要抓住这次疫情爆发,全国人民倍加关注公共卫生资讯的有利契机,迅速出台严格管理各类网络平台传播有关公共卫生、疾病治疗、保健养生等方面资讯的管理措施。例如,网络媒体发布相关资讯需取得资格认证,惩戒恶意捏造、无中生有的人员,褒奖为人民提供医学科普的专业人士等。
全国政协委员、福建省福州市第二医院副院长林绍彬持表示,健康教育若能常态化坚持下去,对健康中国建设和全民健康素质提高将起到很大作用,对预防为主的总方针起到重要引导作用。
尽管保健食品行业仍有诸多问题,但不可否认的是,促进健康营养食品科技进步、满足群众对高质量消费的需求,已是新常态下政府的发力点。
结合今年两会提案来看,各大代表关于促进保健食品行业发展的建议有堵有疏、疏堵结合,均提出了针对性解决方案,相信保健食品市场在监管部门的引导下将走向更加规范发展的道路。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56健康网 » 需求旺盛却乱象难除争议中的保健品市场到底该怎么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