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龄球运动,是人类历史上最悠久的体育运动,距今已有7200多年的历史。最初,保龄球只是一种宗教迷信游戏活动,约在公元14世纪流传入德国民间,并加以改进和完善。这项集健身、休闲为一体的高雅运动逐渐受到世人的普遍爱好,在全球广泛开展。
早在距今约7200年前的古埃及就已经出现类似保龄球的玩意,考古学家在一个埃及古墓里,发现9个石瓶及1个石球。因此,保龄球被誉为人类历史上最悠久的运动。后来,由德国作为娱乐方式渐渐流传到法国、英国、荷兰等国。当时反玩这种游戏的人叫做kegel,现在kegeler意思为玩保龄球游戏者。
宗教革命之后,九柱游戏(skittle)及九个瓶的保龄球在16世纪的欧洲非常流行,德国和荷兰流行九瓶式保龄球时,在英国流行草坪滚球。16世纪,荷兰移民又把保龄球传入美国,演变成为现代十瓶式的保龄球运动,在国际上广泛开展。有些人以此作为赌博,这就是保龄球曾被禁止的原因。
1800年在美国非常流行九瓶式保龄球,1841年在纽约州的古利尼古镇上,设立了最早的保龄球馆。
在1875年,美国纽约地区九个保龄球俱乐部的27名代表组成了世界上第一个保龄球协会(NATIONAL BOWLING ASSOCATION)。这个组织的寿命虽短,但在保龄球历史上却做出了有益的贡献。它决定了两件大事:一是规定了球道的距离;二是决定的柱了的大小。
1901年,ABC在美国芝加哥的维鲁巴克大厦保龄球馆举行了第一届ABC锦标比赛,并制订了统一的竞赛规则,奠定了保龄球运动的基础。
由世界保龄球协会领导的美洲、欧洲及亚洲保龄球协会,每4年举行一次世界锦标赛 ,每两年进行一次区域性比赛。
保龄球这一健身娱乐活动在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在众多的民间游戏中,至今皆能找到保龄球的“影子”。譬如相袭千年的击壤、打拳、地滚球等野外游戏,均是保龄球运动的雏形,由于时代不同,地域各异,因此人们的叫法也就五花八门。宋朝称“抛得”,明代曰“打瓦”,满族人谓“打得烤”,北方则管叫“打瓦块”,南方人直呼“栲棒”。 保龄球运动,最早于20世纪初伴随欧美殖民主义的侵华扩张传入我国。
解放后,国内对保龄球运动一时还缺乏了解,误认为是“资产阶级的娱乐方式”,不少球场被拆除,最后保留下来的只有天津老干部俱乐部(原英国乡村俱乐部)、上海锦江俱乐部(原法国总会)、上海体育俱乐部(原西侨青年会)等寥寥几家。 1981年,上海锦江俱乐部建成6条自动化球道的球场,成为全国首创。
1985年3月,国家体委在北京民族文化宫举行了全国保龄球表演赛,比赛结果,上海锦江俱乐部林升满和潘国华分别获得冠亚军。
1987年8月8日,上海保龄球队访问新加坡;同年11月6日,上海队杨佩忠和潘如跃代表中国队,第一次参加在马来西亚举行的保龄球世界杯赛。
目前,我国保龄球主要有全国锦标赛,全国精英赛、全国青年锦标赛、国际保龄球公开赛等四大赛事。
保龄球在中国正从容不迫地向前滚动,它充分显示了现代人休闲观念上的一种变化:从文化发行的感官娱乐转向体育文化性质的身心锻炼。
保龄球对人体的心肺、四肢功能的健身功效是显而易见的。它拥有的休闲娱乐的品味,不受天气影响,兴之所至可以随时娱乐的随意性,对喜爱健身运动的人有一种不可抗拒的魅力。
打保龄球只要姿势正确,全身200多块肌肉都能得到锻炼,更重要的是玩保龄球有一种竞技的快感。同时,具有以下的特点和作用:
3、不管身体的强弱,只要通过努力均可获得高分的好成绩,培养增强人的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