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半淞园路街道的彭秀兰阿姨,前段时间因摔跤导致左手臂骨裂,经评估后住进了街道新开的长者照护之家,“这里一天吃四顿,营养搭配好,把我们照顾得老好的。”
新增50家“长者照护之家”,是2017年市政府实事项目之一。据统计,市民对2017年市政府实事项目总体满意度为90.9分,为近年来新高,健身步道、绿道、小学生“爱心暑托班”、老年人日间服务中心等项目满意度评分名列前茅。
1月15日,记者走进半淞园街道长者照护之家、西成里、北外滩虹口滨江绿道等地,实地体验政府实事项目带给百姓生活的改善与收获。
在半淞园街道长者照护之家,爬楼机、活动室、医务室、厨房餐厅等适老设施设备一应俱全,有28张床位,是街道为60岁以上失能老人、高龄独居老人等提供社区照护的地方。
“从这里步行到我家,只有十分钟路程,老方便的。”彭秀兰阿姨开心地分享“菜单”:有虾、糖醋小排、芹菜肉丝、卷心菜,每天的膳食都很丰富健康。她说,入住后老人都有一份“健康档案”,记录血压、心率、睡眠质量等状况。“长者照护之家是嵌入社区的,老人养老不离家,儿女探望也很方便。”半淞园街道党工委书记顾定鋆说,和养老机构不同,这里为老人提供短期服务,每个月费用不超过4000元。
上海连续三年将“新增长者照护之家”列入市政府实事项目。到2017年底,累计建成长者照护之家127家,实现其在中心城区和郊区城市化地区各街镇全覆盖。
与长者照护之家相比,五里桥街道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则是一个更大的为老服务综合体。这里就建在社区里,有100张床位和15个日托位,集养老机构、长者照护之家、涉老服务办事窗口等多种服务功能为一体。负责人介绍,“如今这样的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不断出现,有的集长者照护之家、老年人日间服务中心、助餐点、卫生站等于一体,有的则是拥有其中两项或多项设施。”
截至2017年底,全市已建成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100家,老年人就近在熟悉的社区环境中颐养天年,幸福感大大增强。到2020年底,全市将建成200个以上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实现街镇基本覆盖。
和养老服务一样,暑托等托幼问题也成了不少家庭的心头事。由团市委牵头,市文明办、市教委等共同举办的小学生“爱心暑托班”连续五年成为市政府实事项目,服务小学生12.3万人次,其中2017年服务5万人次。2017年,爱心暑托班办班点实现了对全市所有街镇全覆盖,办班时间延长到整个暑假时段。
团市委副书记刘刚介绍,各方出力解决不少家庭的暑托难问题,暑托班大多由社会组织等专业机构运营,大中学生和社区老师等加入成为志愿者。徐汇区由街镇团委牵头,各学校“轮值”提供场地。嘉定区为了照顾双职工家庭,将暑托班延长成了晚托班。闵行区区委书记朱芝松还走进暑托班教室,亲自为小学生上一堂生动有趣的航天知识课。
在2017年市政府实事项目完成清单上,本市还新建了14个医疗急救(120)分站,目前全部竣工,20个社区幼儿托管点陆续建成并使用。同时,市民球场完成新建改建65个,健身步道竣工75条,新建改建益智健身苑点210个,示范性标准化菜市场完成33家等。
走进西成里这样的“九旬高龄”石库门老宅,记者发现,经过老旧居民小区改造后,不少居民感觉日子过得挺舒心。
85岁的吴奉仪阿姨常去弄堂里的睦邻服务西成站聊天,对她来说,新开的这个睦邻点让她淋浴更方便了,“老房子里淋浴很困难,现在每周女儿陪我来这里,淋浴前会量血压,工作人员还给我吹头发,蛮温馨的。”
建于1926年的西成里位于衡复风貌保护区内,毗邻中共一大会址。黄浦区房管局局长李舜介绍,去年西成里翻修改建房屋14000余平方米、公共厨房141家等,1400多户居民中有九成以上居住环境得到改善。
2017年,本市100个老旧居民小区消防设施增配或改造完成,老旧住宅小区供电设施更新改造完成91.5万户,超过计划52.5%。居民住宅二次供水设施改造完成4010万平方米,超过计划100.5%,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改造完成64600户。11个路段中心城区道路积水改善工程全部完成。
在北外滩虹口滨江绿道,记者看到这里建好了漫步道、跑步道和骑行道,由彩色沥青铺就而成,市民穿行于绿荫和美景之中,跑步爱好者将这里称为“上海最美跑道”。
“十三五”期间,上海计划建设1000公里绿道,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447公里绿道。作为2017年市政府实事工程,市、区绿化部门齐心协力,围绕黄浦江贯通、大型公园绿地建设等,构建黄浦滨江绿道、虹口北外滩滨江绿道、浦东东岸滨江绿道等多个项目。黄浦滨江绿道打造“一带三道七园”,沿线精心布置月季园、岩石园、樱花园等7个主题花园,杨浦、徐汇滨江绿道将工业遗址保留和特色文化作为亮点,滨江公共空间的景观更美了。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56健康网 » 市政府实事市民总体满意度:909分 健身步道等项目满意度评分名列前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