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度受国内外经济形势影响,国内社会总体消费增速减缓,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国内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1,649亿元,比上年名义增长8.0%,全年增速比2018年减少约1个百分点。
(1)户外用品产业方面:中国户外用品行业自20世纪末兴起,在经历过10余年的井喷式成长后,2013年开始行业增速逐渐放缓,2015年至今增速显著减缓进入夯实调整期。同时,随着大众运动的升级转化、徒步健身步道、露营地等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增加、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临近等,国内户外行业的调整期即将结束,行业有望逐步进入新一轮的健康、稳定增长期。
2020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对国内外经济发展都带来了严峻挑战和不利影响,但在国家相关部门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预计在本次疫情结束后,经济商业秩序会尽快恢复正常。而从2003年SARS非典时期的情况来看,SARS疫情期间对于户外用品销售的影响比较大,疫情结束后户外用品行业却又迎来了一个恢复性、反转式的快速增长时期;
当前的户外行业环境与2003年虽然已不完全相同,但国内户外用品行业目前仍具备巨大的未来发展空间,且随着冬奥会的临近,2019年以来国家体育总局等相关部门围绕体育、冰雪产业的发展颁布了一系列支持政策,相继发布《关于以2022年北京冬奥会为契机大力发展冰雪运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体育强国建设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等,以进一步促进户外、体育相关行业的发展,同时受益于相关政府政策的支持,国内徒步健身步道、骑行大道、露营地等基础设施建设也在逐步增加完善,这均为国内户外用品行业的未来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户外用品产业前景:伴随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以及产业结构转型,体育产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动力之一,对于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得以凸显。同时,我国居民生活水平以及健身意识不断提高,也进一步为体育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发展动力。近年来,国家密集出台一系列的产业支持政策,以期推动体育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据中金企信国际咨询公布的《全球及中国户外用品行业市场专项调查研究及投资战略可行性报告(2021版)》统计数据显示:2025年,体育产业总规模将超过5万亿元,成为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在国家产业政策的引导和支持下,作为我国体育产业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健身器材行业,迎来了市场化发展的历史机遇。
根据中金企信国际咨询统计数据:2019 年中国户外用品市场零售规模 250.2 亿元,同比增加 0.16%,出货总额 141.6 亿元,同比增加 0.22%。国内户外用品市场的消费低迷,增速放缓已趋于零增长。相比于成熟的欧美市场,国内健身器材消费市场在市场规模、消费群体成熟度及健身消费意识、销售渠道等各个方面,尚处于不断培育、发展的过程中。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居民收入水平的持续增长以及居民健身意识的不断提升,将为我国健身器材消费市场的未来增长提供充足的消费动能。
同时国内行业企业研发创新能力、生产能力及销售渠道布局能力的不断提升,也将进一步为广大消费者提供更具功能多样性、智能科技性、互动娱乐性的产品。未来我国健身器材行业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和市场潜力。目前来看,健身器材消费特别是高端商用健身器材,其受宏观经济周期的影响较为明显。但存量更新市场的存在、健康意识的普及以及厂商持续研发出更为贴合消费者需求的智能化、时尚化的健身器材产品,均在一定程度上消弭了经济波动对健身器材的周期性影响。
(2)健身器材方面:近年来,《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指导意见》、《体育法》、《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等产业政策法规持续引导,涵盖了从市场培育、品牌建设、产品开发、产业链完善、鼓励消费等方方面面,全面、明确鼓励体育产业加快发展,并从人才、金融、财税、市场竞争等各个角度制定了支持政策。国家正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气魄,大力推动体育产业加速发展,这将构成中长期内国内体育文化企业发展的坚强支撑。据中金企信国际咨询公布的《健身器材行业市场专项调查报告》统计数据显示:自2016年以来,中国健身器材市场规模呈逐年增长的趋势。2018年健身器材市场规模突破400亿元,达到418.3亿元,2019年中国健身器材市场规模达到461亿元。随着居民健身观念的进一步提升,预计中国健身器材市场规模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
从未来趋势来看,国家还将继续出台推动体育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在国家政策的引导和支持下,受益于居民收入水平提升、健身氛围的不断培育,国内健身器材消费市场有望进一步扩大。随着各门类领先品牌发展规模和核心竞争优势不断优化,健身器材市场竞争激烈程度进一步增大。伴随市场细分程度深化,经营模式转变以及品牌竞争力的优化,必将引发一轮新的行业洗牌,裹足不前、因循守旧、竞争力缺失的企业,将面临被淘汰或者兼并的风险;与此同时,在整合资源,创新发展过程中,将会进一步提高品牌集中度,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行业领先品牌,引领健身器材制造行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在竞争激烈的国外代工业务与前景广阔的国内市场之间,预计更多的国内健身器材制造厂家将从纯粹的生产制造走向品牌化经营之路,这也是国内健身器材制造厂家在产业价值链中追求更高附加值的必然选择。受制于成本快速上涨、有效需求不足、增长方式遇到瓶颈等内外部因素影响,曾经支持国内健身器材制造行业原有成长路径已无法再推动产业的跨越式发展,以研发创新为起点,不断提升企业品牌运营能力,重新构建核心竞争力,必然成为未来一个时期行业各方需要破解的关键命题。
细分产品领域:自2018年起共享单车,滑板车等绿色交通工具已经成为短途出行的首选。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大多数出行的人都属于微出行的范畴,因此是自行车和滑板车使用的主要候选者。在美国,大约60%的城市出行是5英里或更少,“微出行”转向轻便电气化后,共享电动自行车和共享电动滑板车在美国兴起并高速发展,电动滑板车逐步取代自行车,成为微出行供货商的首选交通工具。如摩根史丹利看好Uber,认为其送货、无人驾驶计程车、共享电动自行车和电动滑板车的新移动等新商机相继崛起,有利于其未来发展。
健身器材发展趋势:随着消费水平及消费意识的不断提升,国内消费者在追求健身器材产品功能性、安全性的同时,也将更加强调产品的智能化、时尚性以及自身个性化需求。健身器材厂家需要更多的研究、挖掘和适应最终客户的消费需求,提高设计研发产品的智能化、个性化与时尚性,从而提高自身产品的市场吸引力。
同时名为来,消费者需求的个性化和多样性将逐渐改变传统健身器材大批量流水线重复生产的制造模式,而转向多规格、小批量的制造模式,乃至最终实现定制化生产。而这需要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一方面,在人力成本逐步提高的同时,提高自动化生产设备的运用比例,提升生产效率;另一方面,提高信息系统在生产流程设计、产品设计研发、生产计划安排、客户需求大数据建立等业务全流程中的集合作用,实现生产制造体系的智能化。
最后,从未来健身器材发展来看,网络购物所带来的基于大数据、需求导向的突破实体空间、时间限制的新零售模式变革将是大势所趋。目前来看,由于健身器材,特别是较大的有氧器械和力量器械,具有低频次购买、后期需要安装维护的特点,与服装鞋帽需求存在一定差异,目前线上销售的健身器材仍以低端产品为主。健身器材厂家在关注网络购物对传统线下实体门店冲击碰撞的同时,更应该利用网络购物平台与线下实体门店的融合与协同,通过O2O战略打造全渠道零售模式,提升消费者购物体验。线上线下的深度融合将成为健身器材销售渠道发展的有益尝试。
全球及中国户外用品行业市场专项调查研究及投资战略可行性报告(2021版)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56健康网 » 2020年中国户外用品及健身器材市场规模分析预测及投资战略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