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12月26日,第六届中医文化节系列活动之2020年顺德中医养生功法及健身操展演暨顺德中医药创新之路——“顺中药”创新产品及文博展在顺峰山公园举行,专业评委团在560个征集视频中选出了10支队伍,并通过抽签决定出场顺序,在当天的活动中现场展演比拼。

  一袭白衣,一套拳法,一个开场“武”,房兴煌收获了热烈的掌声。“天下太极出武当”,道曰:“阴阳和合为太极,分开曰俩仪”,此拳或快或慢,或刚或柔,阴阳各见所长,故又称为“两仪拳”。

  此拳可以用来练习手、眼、身、法、步,及混元劲(暴发力,反弹力),其风格是,快慢相兼,刚柔相成,有行如龙、坐如虎、闪如电、发如雷的武术特点,是太极门中的必练长拳。

  红绸太极刀划开空气,发出“唰唰唰”的声音。来自容桂容新社区太极队的展演者们身着蓝衣,左右推刀、丁步点刀、并步扎刀、歇步按刀、虚步亮掌……刀法丰富,层层相叠。

  “三十六式太极刀”将太极与刀法融会贯通于一体,包括了太极刀的各种基本刀法、身法和运用法,整个套路动作新颖、变化灵活、造型优美,极具健身价值和观赏价值。

  “外练筋骨皮,内练一口气,刚柔并济不低头,我们心中有天地……”伴随着音乐,太极扇开开合合,变幻着不同的队形与花式。音乐收声,首位的阿姨一个横劈叉,全场皆惊。

  勒流街道富裕村太极队建立于2006年3月,至今的14年里,富裕村老人活动中心每天早上都以菘姨带头,与十多名长者一起做45分钟的太极,对于他们来说,太极不仅仅是锻炼身体的方式,还是一种社交生活。

  “大舞”一词源于罗泌的《路史》,其中“舞”与“导”(导引)直接相关。大舞产生于至今约有5000年前的唐尧时期,以舞宣导,是有意识地、自主地进行的身体活动,以达到促使某些疾病康复的目的。

  这套气动由国家体育总局组织审核、编创,以史料记载为依据,应用升、降、开、合的肢体动作,配合呼吸、意念,调理脏腑,疏通气血,培补元气,进而达到养生康复的目的。

  像变魔术一样,来自勒流街道老龄大学太极队的展演队员们将手里攥着的扇子分成两个。打开双扇,队员们变成了一棵棵白色枝干、红色树冠的松树。

  据了解,勒流街道老龄大学为勒流辖区内年满50周岁及以上的长者开设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及多元课程,太极双扇就是其中之一,不仅体现太极拳的连绵不断、刚柔相济,更突出扇术的身法多变、造型优美。

  活动当天7点不到,仕版长者健身队已经到达顺峰山公园,化妆、热身。10点半,仕版长者健身队的队员走上舞台区域,带动了全场嘉宾、评委、展演队伍、观众一起“拍拍拍”。

  带队社工告诉城网君,穿白色太极服的是原本就会太极的“老师”,而穿红衣黑裤的是被带动一起锻炼的普通村民。这套拍打操能够通过简单的拍打,起到疏通经络、消除疲劳等作用。

  左边一个动作,右边一个动作,广州中医药大学顺德医院太极队展演的《八式太极拳》由原地左右对称的单个动作组成,圆活连贯,由简至繁,练起来轻松自如,阴阳结合,如行云流水,连绵不断。

  太极拳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内外兼修,柔和,缓慢,轻灵,刚柔相济的中国传统拳术。而8式太极拳涵盖了太极拳的基本动作,简单易学,动作全面,对称均衡。

  滑溜溜的钢珠在九位阿姨手中十分听话,无论手型怎样翻转变化都不会掉落,幸福乐园太极队展演《太极双珠》时,观众们都为台上的阿姨们捏着把汗。

  太极双珠是集太极、体操、瑜伽、舞蹈相结合的一种健身运动,本节目有太极的云手,起势收势呼、吸;有瑜伽的拉伸延长筋,有体操的舒展,有舞蹈的柔弹,广泛受到爱运动锻炼者喜爱。

  暨南大学附属顺德医院康复医学的展演队伍是全场人数最多的一组,也是年轻人最多的一组,不少观众感叹:“原来中医养生操不是老年人的事,全民都可以参与!”

  八段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宋代,整套动作古朴高雅、精美华贵,如丝锦般连绵不断,滑利流畅,有松有紧,动静相兼,可以舒展筋骨、疏通经络,与呼吸相结合,经常练习,可起到平衡脏腑阴阳、预防保健、康复疾病的作用。

  七个小姐姐身着淡粉色护士装跳操,令人回忆起方舱医院带领患者锻炼身体的一个个身影。这套养生操主要针对低头族、久坐族等脊椎病变的特点,通过伸、展、拔、拉、转等动作,使脊柱及其周围经脉得以疏通,增加脊柱各关节的柔韧性和伸展度,从而达到强身健体的作用。

  富有韵律音乐有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能够有效地发展人体柔韧、灵敏、节奏感、协调性等素质,同时在律动欢快的气氛中娱乐身心、增加体质、预防疾病的产生。(杨丽莺)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56健康网 » 编辑推荐

分享到: +More

评论 沙了个发

换个身份

取消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