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论文2000字doc

  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4、重生贵术, 5、形神兼养。而各个医家的养生思想基本是老师在上课时总结的一样。 中医养生学的特点: 1、强调整体性中医养生学认为,人体是一个小宇宙。每一个局部保健都包含着灌溉全身、补益性命的深刻含义,如保护牙齿、按摩脚掌等。 2、注重心性修养古代养生家都非常注重心性的修养、注重养性、养德,注重调摄情志、陶冶情操,修身养性。中国古代哲学——精神养生的理论基础(追求而不贪婪,进取而不自伤;因时治宜,顺自然之性;保持心安气畅、体泰神清。) 3、注重天人协调(人与环境的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的平衡,日月星辰、气候变化对人体的密切关系。) 4、和谐适度、道法自然——动静互涵、协调平衡 5、综合、辨证的调摄,养生个体化,“三因制宜”。——体质养生、四季养生、区域养生、因人养生。 6、强调养生要生活化(“道不远人”养生勿求速成)。在这些养生思想可以看出:在养生中心性修养占了很重要的位置,只有在心性修养良好的状态下才会在外散发出一个人的内在修养。 在很多的文献中我们可以查出在一些因素影响下,一个健康的人是会生病的。 1、内部的因素: 七情内伤,病理变化影响情志。《素问 调经论》说:“血有余则怒,不足则恐”。《灵枢 本神篇》说:“肝气虚则恐,实则怒。?? 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素问 宣明五气论》说:“精气并于心则喜,并于肺则悲,并于肝则忧,并于脾则畏,并于肾则恐,是谓五并,虚而相并者也。”。 外部的因素: 2、社会因素:社会地位,生活条件,婚恋纠葛,家庭生活,亲属生活变化等。 3、环境因素:四时更迭,月廓圆缺,声音环境,气味香臭,颜色变化,食物性质等。在这些因素当中,虽然分成内外的因素,但归结到底还是内在的,外部的影响是通过情志,接着影响到神,表现的心性修养。如果一个人的心性修养到了一定的境界,人本身也是健康的。这点在原先的古人们已经给我们足够的证明。他们给出了养生思想的核心—— 人生知变、应变、适变,这些都是在心性修养的基础上形成的。 由于二十一世纪告高速的发展,人们为了适应社会,然而也造就了它的特点是“情绪负重的非常时代”,其原因诸多,归纳几点原因如下: 1.高科技时代,工作节奏加快,压力增大; 2.知识经济,竞争更加激烈,心理负荷加重; 3.因心理障碍引起的疾患日渐增多; 在网上我们也查找到了这些资料:联合国专家断言:从现在到二十一世纪中叶,没有那一种灾难会象心理危机那样带给一代青年无与伦比的痛苦。美国权威机构调查表明:96.5%的美国青年解决生活难题都依靠心理咨询。美国大约有5000多万人患有心理方面的疾病。中国有30%以上的大中学生存在着明显的潜在心理障碍,社会青年的心理疾患更为严重要。据调查有三分之一的老年人有空巢感。亚洲地区精神医学专家认为,21世纪的精神医学将与内、外、妇、儿并列,成为第五大医学学科。 其实,在网上我们可以查到很多的问题,而在这些问题发生之前,我们是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尽量减小这些问题给我们的社会带来问题。在我看来最主要的措施应该从信心修养来着手,这样把个人的心理调节好后,对于外在的影响也就会变小一些,也就是防患于未然。在心性修养的同时,我也要加强体魄锻炼,这样内外兼修更能防患于未然。

  中国医科大学2016年1月考试《五官科护理学》考查课试题满分标准答案.docx

  20082012年心理咨询师二级考试试题真题及答案(技能)(精编完整版).doc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56健康网 » 中医养生论文2000字doc

分享到: +More

评论 沙了个发

换个身份

取消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