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快节奏的生活环境下,很多人都意识到自身身心正长期处于一种亚健康的状态,但对于财务方面的种种“亚健康”表现,却鲜为人知。今天,笔者就带大家做一个全面“家庭(或个人)财务体检”,看看我们是否处于“财务亚健康”状态!
首先,我们用两张表——“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表”,来记录我们个人或家庭的财务状况。
资产负债表体现的是在某个时间节点上,我们名下有多少资产,有多少负债。以上面这张资产负债表为例,结构上分为资产、负债、净资产三大部分。
资产部分分为现金和现金等价物、金融资产、固定资产和其他资产四类(这里暂且对保险部分做登记,不做分类)。考虑到现金和现金等价物其实际利率一般比较低,主要用于流动性而非收益,所以我们将现金、银行活期、货币基金称为“流动性资产”,归类为金融资产。
与之相反,对于那些可以带来利息回报的资产,例如:全部金融资产以及固定资产中的投资性房产、黄金收藏品和其他,我们统称为“投资资产”。值得注意的是,固定资产中的房产、私家车以及收藏品的现值是按当前市场价格(即会计中的公允价值)而非购买价格来记录,为显示财务的真实性最好按平均价填写。(如果是单身人士,写给未来丈母娘看的话,就当没说哈......)
负债部分可以分为流动性负债和长期负债,具体类别包括房贷、车贷、信用卡欠款、亲友间借款等。
最后的净资产可由总资产与总负债做差得到(即“总资产 - 总负债=资产净值”),也是我们真正属于自己能自由支配的资产。
以图示这张收入支出表为例,结构上分为收入、支出、年度结余三部分,收入支出表用来记录每月的收支情况,在金额上*12即可,可以折算得出年度收支表(其数据仅作为预估参考,当然有些数据最好还是直接填写年度数据为好,例如旅游开支,因为不见得每个月都会出去旅游)。年结余部分,可通过总收入和总支出做差得出,即“总收入-总支出”。
整理好资产负债表以及收入支出表之后,我们就可以比较核对一些指标,来直观地自己的财务状况。
流动性比率反映的是我们所储备的“紧急备用金”的资金量。其中流动性资产指现金、活期存款、货币基金等资产。月均支出,为我们过往六个月,月消费支出的平均值。流动性比率的参考值在3~6之间。如此数量“紧急备用金”的现实意义在于:即便我们当下马上停止工作,没有任何收入来源的情况下,这笔预留的“紧急备用金”能确保我们应付未来3到6个月的日常开支。不能没有这样一笔资金储于活期、货币基金,那样的话一旦发生什么紧急的事我们将捉襟见肘;然而这笔“紧急备用金”的数额也不能太大,因为这笔资金的存在形式,决定了它的收益并不高,如果大量的资金以这种形式存在,将不利于资产的增值。
投资比率,体现的是个人财务自由的实现情况,反映的是家庭或个人通过投资实现财富增长的能力,其中投资资产是指银行存款、股票、基金等各类能够产生投资收益的资产。该指标通常在50%较适宜,当然也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诸如刚入社会的年轻人,收入不高也没有多少资产,这时每月剩下零星几百几千的收入用于投资是没有现实意义,此时进行自我的投资(例如人脉、技能等)来的更有意义!投资比率越高,通常代表财富增值的能力就越强,但过高意味着家庭收入受到投资结果的波动影响大,不利于个人及家庭财务安全;过低则说明投资意识薄弱,手头的资金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在所有财务指标中,结余率是决定个人及家庭财务是否健康的重要指标之一,其参考红线%,也就是说,我们每月或每年的结余率达到30%以上,财务状况才是健康的。结余率的数值越大,意味着储蓄的能力越强,财富积累的速度越快,反之,意味着我们的收入很大一部分被花掉了,很少亦或根本没有结余,进而表明我们的财富积累速度很慢,对风险的抵抗能力很差(相信看到这里,月光一族,尴尬不失礼貌地笑了)!
我们的资产负债率要保持在合理的范围内,控制在30%-40%的范围内是比较健康的,参考红线%则意味着有财务危机风险。清偿比率则与负债比率相反,是互补关系,衡量着家庭或个人所背负的负债是否安全,是偿还能力强弱的指标,在60%~70%之间最佳,过低说明债务过多,即使净资产全部变现也不足以支付负债缺口,过高的话则说明家庭或个人的资金没有很好地利用起来,可以考虑根据个人及家庭情况适当地增加一些合理负债,以提高资金利用率。当然,这里不是教唆大伙疯狂举债,需要结合家庭实际情况来综合判断,每个家庭对债务的承受能力是不同的,生搬硬套——简单的拿来主义是万万不可取的。
财务负担比率也叫负债收入比率,用来衡量债务负担的大小,一般情况下,财务负担比率不应超过40%,也就是我们每月用于还房贷、车贷、信用卡等此类支出总和不应该超过我们每月税后收入的40%。如果数值远高于40%,表明每月的负债支出占收入比重过高,这将影响我们的生活品质。通俗地讲就是我们每月收入的很大一部分将用于还贷,我们偶尔像文艺一下,或娱乐一下,却因为囊中羞涩,而不了了之;相反,若财务负担比率太低,虽然表明我们偿还债务的能力没有什么问题,但也从另一方面反映出我们没有好好利用债务工具。
保险领域有个双10定律,即家庭保险设定的适宜额度应为家庭年收入的10倍,保费支出的适当比重应为家庭年收入的10%。如果这两个数值过小,意味着我们的身价和投保的保额不匹配,可以提高保额增加保障;如果这两个数值过大,表明我们每年的缴费压力过重,因此造成的财务负担将影响我们的生活质量!
与此同时,在家庭成员间保险费用配比还应当遵循6:3:1原则,即为最主要收入来源的家庭成员购买保险的保费和保额应当占整个家庭保险资产的60%左右,为次要收入来源家庭成员购买的保险比例为30%,为孩子购买保险的适当比例为10%。这些参考数值都是国际上通过大数据保险经验得出的结论,可以有效避免突发意外给家庭带来的伤害。
上述的各类数据,仅做参考,因为要结合自身的年龄、风险偏好等实际情况,做适当的调整,例如.眼下我们多数人都有好几张大额度的信用卡,这里就不提花呗、京东白条之流啦,只要当前的结余率、负债率、负债收入比率等指标都比较健康,那么紧急备用金完全不需要顶格补足到月支出的6倍,2-3倍就差不多了。
在数据梳理分析的过程中,我们能够更清晰直观地看到自己的财务现状,进一步诊断自己或家庭的财务是否健康,同时因地制宜,更好地改善和制定自己或家庭下一步的资金运用规划。相信只要我们定期地进行财务梳理与分析,就能有效地规避潜在的财务风险,摆脱财务“亚健康”,还能更好地把握各类的投资机会。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56健康网 » 家庭收支巧梳理告别财务“亚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