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观点摘自网络,仅供参考:1、现存于世的文献资料,都没记载“经络”起源的年代。
但是,《内经》和《难经》可以证实以下四个问题:一是《内经》确有对“经脉之始生”的解释,见于《灵枢•经脉篇》,可以证实。
二是《内经》明确指出“六律建阴阳诸经”,见于《灵枢•经别篇》,可以证实。
3、中医学的历史比阴阳学说的历史更悠久,曾经相当长的时期,中医领域没有“阴阳”的概念。
4、阴阳学说是古代哲学方法论,被引进到中医学领域以后,主要发挥哲学方法论的指导作用。
5、阴阳学说是用“阴阳”这个代名词代表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由“阴阳”衍化出来的“少阴、太阴、厥阴、太阳、少阳、阳明”,只代表“阴阳”衍化的不同阶段。
6、《灵枢•经脉篇》表明,人的脏腑、器官、皮、肉、筋、骨、血脉、毛发等都是在母腹内发育的,但“经络”不是在母腹内发育的,人出生时没“经络”。
并且,《灵枢•经别篇》明确指出,十二经是古代医家按六律创建的,即“六律建阴阳诸经”。
8、《素问•阴阳离合论》和《灵枢•根结篇》都有对“根”和“结”的记载,可以证明,最初的十二经,都以“根”和“结”为两端,确实是古代医家按“三阴三阳 ”创建的。
比如,岐伯曰:圣人面南而立,前曰广明,后曰太冲,太冲之地,名曰少阴,少阴之上,名曰太阳,太阳根起于至阴,结于命门。
9、根据十二经从无到有的过程,可以看出,十二经之名,根本不是解剖学概念,而是从哲学领域引进的概念。
10、十二经和奇经八脉的起止、分布、走向、循行路线、以及“经”和“经”之间、“经”和“络”之间的互相沟通、各经与脏腑组织器官的联系、归经的腧穴、归经的病证、归经的药物等,都是在“根”和“结”的基础上逐渐充实、逐渐修改、逐渐调整、逐渐完善的。
11、《难经》第二十八难确实有记载表明,奇经八脉是在十二经的基础上补充的。
黄帝闻广成子冥冥之旨,叹广成子之也!退而夜思,尚有未获,遗鬼臾区问于岐师曰:「帝闻至道于广成子,广成子曰:『至道之精,窈窈冥冥.至道之极,昏昏默默.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形将自正.必静必清,无劳汝形,无摇汝精,无思虑营营,乃可以长生.目无所视,耳无所闻,心无所知,汝神将守汝形,形乃长生.慎汝内,闭汝外,多知为败,我为汝遂于大明之上矣,至彼至阳之原也.为汝入于窈冥之门矣,至被至阴之原也.天地有官,阴阳有藏.慎守汝身,物将自壮.我其守一,以处其和,故身可以不老也,天师必知厥义?幸明晰之!』」.岐伯稽首奏曰:「大哉言乎!」非吾圣帝,安克闻至道哉!帝明知故问,岂欲传旨于万际乎?何心之仁也,臣愚,何足以知之.然,仁圣明问,敢备述以闻:窈冥者,阴阳之谓也.昏默者内外之词也.视听者耳目之语也.至道无形而有形,有形而实无形.无形藏于有形之中,有形化于无形之内,始能形与形全,精与神合乎?区曰:「诺.虽然,师言微矣,未及其妙也.」岐伯曰:「乾坤之道不外男女,男女之道不外阴阳,阴阳之道不外顺逆,顺则生,逆则死也.阴阳之原,即巅倒之术也.世人皆知顺生,不知顺之有死;皆知逆死,不知逆之有生,故未老先衰矣.广成子之教,示帝行巅倒之术也.」鬼臾区曰:「何言之神乎!虽然,请示其原!」岐伯曰:「巅倒之术,即探阴阳之原乎!窈冥之中有神也.昏默之中有神也.视听之中有神也.探其原而守其神,精不摇矣.探其原而保其精,神不驰矣.精固神全,形安敝乎?」鬼臾区复奏帝前.帝曰:「俞哉!载之《外经》,传示臣工,使共闻至道,同游于无极之野也.陈士铎《外经微言》曰:此篇帝问而天师答之,乃首篇之论也.问不止黄帝,而答止天师者,帝引天师之论也.帝非不知颠倒之术,明知故问也,欲尽人皆知广成子之教也.顺逆探原篇伯高太师问于岐伯曰:「天师言颠倒之术,即探阴阳之原,其旨奈何?」岐伯不答.再问,曰:「唯唯」.三问,岐伯叹曰:「吾不敢隐矣.夫阴阳之原者,即生克之道也;颠倒之术者,即顺逆之理也.知颠倒之术,即知阴阳之矣.」伯高曰:「阴阳不同也,天之阴阳,地之阴阳,人身之阴阳,男女之阴阳,何以探之哉?」岐伯曰:「知其原亦何异哉!」伯高曰:「请显言其原.」岐伯曰:「五行顺生不生,逆死不死.生而不生者,金生水而克水,水生木而克木,木生火而克火,火生土而克土,土生金而克金,此害生于恩也.死而不死者,金克木而生木,木克土而生土,土克水而生水,水克火而生火,火克金而生金,此仁生于义也.夫五行之顺,相生而生相克;五行之逆,不克而不生.逆之至者顺之至也.伯高曰:「美哉言乎!然何以顺而逆之也?」岐伯曰:「五行之顺,得土而化;五行之逆,得土而神.土以合之,土以成之也.伯高曰:「余知之矣,阴中有阳,杀之内以求生乎?阳中有阴,生之内以出死乎?余与帝同游于无极之野也.」岐伯曰:「逆而顺之,必先顺而逆之.绝欲而不为邪所侵也,守神而不为境所移也,炼气而勿为物所诱也,保精而勿为妖所耗也.服药饵以生其津,慎吐纳以添其液,慎劳逸以安其髓,节饮食以益其气,其庶几乎!」伯高曰:「天师之教我以原者全矣!」岐伯曰:「未也,心死则身生.死心之道,即逆之之功也,心过死则身亦不生;生心之道,又顺之之功也.顺而不顺,始成逆而不逆乎!」伯高曰:「志之矣,敢忘秘诲哉!」陈士铎《外经微言》曰:「伯高之问,亦有为之问也.顺中求逆,逆处求顺,亦生克之门也.今奈何求生于顺乎!于顺处求生,不若于逆处求生之为得也.」1.2 命根养生篇伯高太师复问岐伯曰:「养生之道,可得闻乎?」岐伯曰:「愚何足以知之.」伯高再问,岐伯曰:「人生天地之中,不能与天地并久者,不体天地之道也.天赐人以长生之命,地赐人以长生之根.天地赐人以命根者,父母予之也.合父母之精以生人之身,则精即人之命根也.魂魄藏于精之中,魂属阳,魄属阴;魂超生,魄超死.夫魂魄者,神也.凡人皆有神,内存则生,外游则死.魂最善游,由于心之不寂也.广成子谓『抱神以静』者,正抱心而同寂也.」伯高曰:「夫精者非肾中之水乎?水性主动,心之不寂者,不由于肾之不静乎?」岐伯曰:「肾水之中,有真火存焉,水欲下而火欲升,此精之所以不静也;精一动而心摇摇矣.然而,制精之不动,仍在心之寂也.」伯高曰:「吾心寂矣,肾之精欲动奈何?」岐伯曰:「水火原相须也,无火则水不安,无水则火亦不安.制心而精动者,由于肾水之涸也,补先天之肾水以制心,则精不动而心易寂矣.」陈远公《外经微言》曰:「精出于水,亦出于水中之火也.精动由于火动,火不动精安能摇乎?可见精动由于心动也.心动之极,则水火俱动矣!故安心为利精之法也.」任督生死篇雷公问曰:「十二经脉之外,有任督二脉,何略而不言也?」岐伯曰:「二经脉不可略也,以二经散见于各经,故言十二经脉,而二经已统会于中矣.」雷公曰:「试分言之.」岐伯曰:「任脉行胸之前,督脉行背之后也.任脉起于中极之下,以山毛际,循腹里,上关元,至咽咙,上颐,循面,入目眦,此任脉之经络也.督脉起于少腹以下骨中央,女子以系廷孔,在溺孔之际;其络循阴器,合纂间,统纂后,即前后二阴之间也.别绕臀,至少阴,与巨阳中络者,合少阴,上腹内后廉,贯脊属肾,与太阳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上入络脑,至鼻柱,还出别下项,循肩膞,夹脊,抵腰中,入循膂,络肾.其男子循茎下至纂,与女子等.其少腹直上者,贯脐中央,此督脉之经络也.虽督脉止于龈交,任脉止于承浆,其实二脉同起于会阴,止于龈交者未尝不过承浆,止于承浆者未尝不过龈交;行于前者亦行于后,行于后者亦行前,循环周流,彼此无间.故任督二脉分之则为二,合之则仍一也.夫会阴者,至阴之所也.任脉由阳行于阴,故名阴脉之海;督脉由阴行于阳,故督脉名阳脉之海.非龈交穴为阳海,承浆为阴海也.阴交阳而阴气生,阳交阴而阳气生,任督交而阴阳自长,不如海之难量乎?故以海名之.」雷公曰:「二经之脉余已知之矣,请问其受病何如?」岐伯曰:「二经气行,则十二经之气通;二经之气塞,男则成疝,女则成瘕,非遗溺即脊强也.」雷金曰:「病止此乎?」岐伯曰:「肾之气必假道于任督,二经气闭,则肾气塞矣;女子不受妊,男子不,人道绝矣.然则任督二脉之经络,即人死生之道路也.」雷公曰:「神哉论也!请载《外经》,以补《内经》未备.」陈士铎《外经微言》曰:「任督之路实人生死之途,谈得精,好入神.」1.3 阴阳二蹻篇司马问曰:「奇经八脉中有阴蹻、阳蹻之脉,可得闻乎?」岐伯曰:「《内经》言之矣.」司马曰:「《内经》之言,治之未验,或有未全欤?」岐伯曰:「《内经》约言之,实未全也.阴蹻脉,足少阴肾经之别脉也.起于然骨之照海穴,出内踝上,又直上之,循阴股以入于阳.上循胸里,入缺盆,上出人迎之前,入于目下鸠,属于目眦之精明穴,合足太阳膀胱之阳蹻脉而上行.此阴蹻之脉也.阳蹻脉足太阳膀胱之别脉也,亦起于然骨之下申脉穴,出外踝,下循仆参、郗于、跗阳,与足少阳会于居胶,又与手阳明会于肩腢、巨骨,又与手太阳、阳维会于胹俞,与足阳明会于地仓、巨胶,与任脉、足阳明会于承泣,会足少阴肾经之阴蹻下行.此阳蹻之脉也.然而阳蹻之起止,阳始于膀胱,而止于肾;阴始于肾而止于膀胱.此男子同也,女子微有异.男之阴蹻起于然骨,女之阴蹻始于阴股.男之阳蹻脉起于申脉,女之阳蹻起于仆参.知同而治同,知异而疗异,则阳蹻之病不至阴缓阳急,阴蹻之脉不至阳缓阴急,何不验乎?」司马公曰:「今而后阴阳二蹻之脉昭然矣.」陈士铎《外经微言》曰:「二蹻之脉分诸男女,与内经微别,人宜知之,不可草草看过.」1.4 奇恒篇奢龙问于岐伯曰:「奇恒之腑,与五脏并主藏精,皆可名脏乎?」岐伯曰:「然.」奢龙曰:「脑、髓、骨、脉、胆、女子胞,既谓奇恒之腑,不宜又名脏矣?」岐伯曰:「腑名脏者,以其能藏阴也.阴者即肾中之真水也.真水者肾精也.精中有气,而脑、髓、骨、脉、胆、女子胞,皆能藏之,故可名腑,亦可名脏也.」奢龙曰:「修真之士,何必留心于此乎?」岐伯曰:「人欲长生,必知斯大义,而后可以养精气,结圣胎者也.」奢龙曰:「女子有胞以结胎,男子无胞何以结之?」岐伯曰:「女孕男不妊,故胞虽属女子,而男子未尝无胞也.男子有胞而后可养胎息,故修真之士,必知斯六者.至要者,则脑与胞也.脑为泥凡,即上丹田也;胞为神室,即下丹田也.骨藏髓,脉藏血,髓藏气,脑藏精.气血精髓,尽升泥凡.下降于舌,由舌下华池,由华池下广泉、玉英、通于胆、下贯神室.世人多欲,故血耗气散,髓竭精亡也.苟知藏而不泄,即返还之道也.」奢龙曰:「六者宜藏,何道而使之能藏乎?」岐伯曰:「广成子有言,毋劳形、毋摇精、毋思虑营营,非不泄之谓乎?」奢龙曰:「命之矣.」陈士铎《外经微言》曰:「脑、髓、骨、脉、胆与胞,非脏也.非脏而以脏名之,以其能藏也.能藏故以藏名之,人可失诸藏乎?」1.5 三关升降篇巫咸问曰:「人身三关在何经乎?」岐伯曰:「三关者河车之关也,上玉枕,中肾脊,下尾闾.」巫咸曰:「三关何故关人生死乎?」岐伯曰:「关人生死,故名曰关.」巫咸曰:「请问生死之义.」岐伯曰:「命门者水中火也,水火之中实藏先天之气.脾胃之气,后天之气也.先天之气不交于后天,则先天之气不长;后天之气不交于先天,则后天之气不化.二气必画夜交,而后生生不息也.然而后天之气,必得先天之气,先交而后生;而先天气,必由下而上升,降诸脾胃,以分散于各脏腑.三关者,先天之气所行之径道也.气旺则升降无碍,气衰则阻,阻则人病矣.」巫咸曰:「气衰安旺乎?」岐伯曰:「助命门之火,益肾阴之水,则气自旺矣.」巫咸曰:「善.」陈士铎《外经微言》曰:「人有三关,故可生可死.然生死实在先天,不在后天也.篇中讲后天者,返死而生,非爱生恶死也.人能长守先天,何恶先天之能死乎!」1.6 呼吸篇雷公问于岐伯曰:「人气之呼吸,应天地之呼吸乎?」岐伯曰:「天地人同之.」雷公曰:「心肺主呼,肾肝主吸,是呼乃心肺也,吸乃肝肾也.何有时呼出不心肺,而属肾肝;吸入不属肾肝,而属心肺乎?」岐伯曰:「一呼不再呼,一吸不再吸,故呼中有吸,吸中有呼也.」雷公曰:「请悉言之.」岐伯曰:「呼出者,阳气之出也.吸入者,阴气之入也.故呼应天,而吸应地.呼不再呼,呼中有吸也;吸不再吸,吸中有呼也.故呼应天而亦应地,吸应地而亦应天也.所以呼出心也肺也,从天而言之也;吸入肾也肝也,从地而言之也.呼出肾也肝也,从地言之也;吸入心也肺也,从天言之也,盖独阳不生,呼中有吸者,阳中有阴也;独阴不长,吸中有呼者,阴中有阳也.天之气不降,则地之气不升;地之气不升,则天之气不降.天之气下降者,即天之气呼出也;地之气上升者,即地之气吸入也.故呼吸出心肺,阳气也,而肾肝阴气,辄随阳气而吸入;肾肝阴气也,而心肺阳气,辄随阴而俱入矣.所以阴阳之气,虽有呼吸而阴阳之根无间也;呼吸之间虽有出入,而阴阳之本无两岐也.」雷公曰:「善.」陈士铎《外经微言》曰:「呼中有吸,吸中有呼,是一是二,人可参天地也.」1.7 善养篇雷公问于岐伯曰:「春三月谓之发陈,夏三月谓之蕃秀,秋三月谓之容平,冬三月谓之闭藏,天师详载《四时调神大论》中.然谓调四时则病不生,不调四时则病必作.所谓四时者,调阴阳之时令乎?抑调人身阴阳之气乎?愿晰言之.」岐伯曰:「明乎哉问也!调阴阳之气在人不在时也.春三月调木气也,调木气者顺肝气也;夏三月调火气也,调火气者顺心气也;秋三月调金气也,调金气者顺肺气也;冬三月调水气也,调水气者顺肾气也.肝气不顺,逆春气矣,少阳之病应之.心气不顺,逆夏气矣,太阳之病应之.肺气不顺,逆秋气矣,太阴之病应之.肾气不顺,逆冬气矣,少阴之病应之.四时之气可不调乎?调之实难,以阴阳之气不易调也,故人多病耳.」雷公曰:「人既病矣,何法疗之?」岐伯曰:「人以胃气为本,四时失调,致生疾病,仍调其胃气而已.胃调脾自调矣;脾调而肝、心、肺、肾、无不顺矣.」雷公曰:「先时以养阴阳,又何可不讲乎?」岐伯曰:「阳根于阴,阴根于阳;养阳则取之阴,养阴则取之阳也.以阳养阴,以阴养阳,贵养之于预也,何邪能干乎?闭目塞兑,内观心肾,养阳则漱津送入心也,养阴则漱津送入肾也,无它异法也.雷公曰:「善.」天老问曰:「阴阳不违背,而人无病.养阴阳之法,止调心肾乎?」岐伯曰:「《内经》一书,皆养阴养阳之法也.」天老曰:「阴阳之变迁不常,养阴养阳之法,又乌可执哉?」岐伯曰:「公言何善乎!奇恒之病,必用奇恒之法疗之.预调心肾,养阴阳于无病之时也.然而病急不可缓,病缓不可急,亦视病如何耳!故不宜汗而不汗,所以养阳也;宜汗而汗之,亦所以养阳也.不宜下而不下,所以养阴也;宜下而下之,亦所以养阴也.岂养阳养阴,专尚补而不尚攻乎?用攻于补之中,正善于攻也.用补于攻之内,正善于补也.攻补兼施,养阳而不损于阴,养阴而不损于阳,庶几善于养阴阳者乎!」天老曰:「善.」陈士铎《外经微言》曰:「《善养》一篇,俱非泛然之论,不可轻用攻补.2 相关传说编辑本段相传黄帝时期出现了三位名医,除了雷公和歧伯两人外,名气最大的是俞跗(音夫).他的医道非常高明.特别是在外科手术方面很有经验.据说,他治病一般不用汤药、石针和按摩.而是诊断清楚病因后,除非要做手术时就用刀子划开皮肤,解剖肌肉,结扎筋脉,除去病根.经过这番手术以后,病人的精神和形体很快就能恢复正常.所以,那时人们称赞俞跗的医术是“出丧的灵车能返回,要埋的死人能复活.”传说有一次,俞跗出外看病回来,刚一进村,就听见哭声.一打问,原来是邻居的孩子突然死了.他顾不得进自己的家,急忙先到死者家里,问明孩子死前的病况,就让人赶快把孩子从“葬罐”里拉出来,他脱去孩子的衣服,用刀划开肚皮,拿出肠子一看,原来孩子吃了过多的未烤熟的肉,肠子一下被堵住了.俞跗很快将肉食挤出,使肠子畅通,然后理好肠胃,缝合伤口,最后又给孩子鼻子塞进了一些草药.不到半天时间,孩子就慢慢复活了.还有一次,俞跗在过河时,发现一个掉河里淹死了的女人被几个人打捞出来准备埋葬,俞跗挡住他们询问死者掉进水里多长时间.抬尸体的人说,刚掉进水里,捞上来就断气了.俞跗让他们把尸体放在地上,先摸了摸死者的脉膊,又看了看死者的眼睛,然后又让人找来一条草绳,把死者双脚捆绑好,倒吊在树上.开始大家都不理解俞跗为什么要这样做.死者刚一吊起,就大口大口地往外吐水,直到不吐时,俞跗才叫人慢慢将死者解下来,仰面朝天放在地上,双手在死者的胸脯上一压一放.最后他拔掉自己的几根头发,放在死者鼻孔上观察了一阵,发现发丝缓缓地动了动,才放心地对死者家里人说:“她活过来了,抬回家好好调养吧!”传说俞跗还有一次在山谷走路,忽见一个年轻的猎人不慎从悬崖上跌下来,被半山腰的藤条挂住脖子,上不去下不来,又喊不出声,俞跗正在着急时,迎面来了一个跛子老人,俞跗请老人设法把吊在半空的年轻猎人救下来.跛子老人一看,二话没说,取下腰间的弓箭,“嗖”的一声,射断藤条,猎人掉落在地,眼看着没气了.俞跗蹲下为死者切了脉,从地上采了一把野草塞进猎人肛门,又用手紧紧捂住猎人的鼻孔.时间不长,就把塞进鼻孔的草药喷出来.俞跗这才松了一口气,说了声“有救了!”跛子老人在旁边看到这样的医术,嘴里不停地说:“活神仙,活神仙!”在俞跗晚年的时候,黄帝派仓颉、雷公、岐伯三人,用了很长时间,把俞跗的医术整理出来,纂成卷目,然而还没有来得及公布于众,仓颉就去世了.后来,俞跗的儿子俞执,把这本书带回来交给父亲修订.不幸全家遭到了大火,房屋、医书和俞跗、俞执全家人,一起化为灰烬.这也许是《黄帝外经》失传,至今没有找到的原因吧!
《黄帝内经》中说:“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不治已病治未病”的意思是说,假如一个人的肝脏出了问题,不要指盲目的治疗肝脏,还要从其他未生病的脏器着手。
而“不治已乱治未乱”的意思是说,假设一个公司的管理模式上出了问题,造成了混乱。
不要指盲目的解决当前的混乱,而要从造成混乱的原因,和混乱将会导致的后果着手。
简单的说,就是把前头和后面两端解决,中间的那段麻烦也就不存在了.... 《黄帝内经》系统的阐述了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等问题,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另一方面丰富和提高了哲学理论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凝聚了无数先人的经验和智慧,它不仅是中医学思维方式和理论体系的奠基之作,也是一部具有人文科学特色的医学巨著。
黄帝内经》是中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
在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病因学说”“病机学说”、“病症”、“诊法”、论治及“养生学”、“运气学”等学说。
其医学理论是建立在我国古代道家理论的基础之上的,反映了我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
总结了春秋至战国时期的医疗经验和学术理论,并吸收了秦汉以前有关天文学、历算学、生物学、地理学、人类学、心理学,运用阴阳、五行、天人合一的理论,对人体的解剖、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治疗与预防,做了比较全面的阐述,确立了中医学独特的理论体系, 成为中国医药学发展的理论基础和源泉。
现存最早的中医药学著作《黄帝内经》收载的成方13首中,就有10种中成药,并有丸、散、酒、丹等剂型。
医圣张仲景“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为伤寒杂病论”,晋皇甫谧撰《针灸甲乙经》时,称“今有针经九卷、素问九卷,二九十八卷,即内经也”,《九卷》在唐王冰时称之为《灵枢》。
《黄帝内经》是什么意思呢? 内经,不少人认为是讲内在人体规律的,有的人认为是讲内科的,但相关专家认为《黄帝内经》 是一部讲“内求”的书,要使生命健康长寿,不要外求,要往里求、往内求,所以叫“内经”。
它关键是要往里求、往内求,首先是内观、内视,就是往内观看我们的五脏六腑,观看我们的气血怎么流动,然后内炼,通过调整气血、调整经络、调整脏腑来达到健康,达到长寿。
这种方法跟现代医学的方法是不同的,现代医学是靠仪器、靠化验、 靠解剖来内求。
二、指出络脉虽与经脉相通,但络脉之较浅者(阳络)的色泽变化,往往随四时寒暑的变迁而变化,不象阴络那样与经脉主色相应。
【原文】黄帝问曰:夫络脉之见也,其五色各异,青黄赤白黑不同,其故何也?岐伯对曰:经有常色,而络无常变也。
帝曰:经之常色何如?岐伯曰:心赤、肺白、肝青、脾黄、肾黑,皆亦应其经脉之色也。
帝曰:络之阴阳,亦应其经乎?岐伯曰:阴络之色应其经,阳络之色变无常,随四时而行也。
【译文】黄帝问道:络脉显露在外面,五色各不相同,有青、黄、赤、白、黑的不同,这是什么原故呢?岐伯回答说:经脉的颜色经常不变,而络脉则没有常色,常随四时之气变而变。
黄帝说:经脉的常色是怎样的呢?岐伯说:心主赤,肺主白,肝主青,脾主黄,肾主黑,这些都是与其所属经脉的常色相应的。
黄帝说:阴络与阳络,也与其经脉的主色相应吗?岐伯说:阴络的颜色与其经脉相应,阳络的颜色则变化无常,它是随着四时的变化而变化的。
寒气多时则气血运行迟滞,因而多出现青黑之色;热气多时则气血运行滑利,因而多出现黄赤的颜色。
《黄帝内经》是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专著,是中医学理论的渊源,也就是说现在说的中医理论,不管是养生的还是治病的,理论源头都从它那里来。
另外,《黄帝内经》也重视养生,主张治未病,有很多关于养生的论述,所以可以算一部养生巨著。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56健康网 » 黄帝内经经络养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