霞美金山村老年协会:办农家学堂 建老人养生馆

  对于霞美镇金山村的村民来说,金山村老年协会不仅带来物质生活的保障,更是他们提升知识、文化的平台,是他们精神的乐园。他们的教育、宣传不仅面对老年人,更面对青少年,是青少年的“假日学校”。

  13年前,从丰州中心小学退休的语文教师吴金斗回到金山村安享晚年,却发现农村生活单调。“农村文化建设缺乏载体,村民活动文化设施少,不少村民把喝酒、打麻将当成了休闲娱乐。”吴金斗说。

  2004年,吴金斗被村民选为金山村老年协会会长。他组织几名退休教师、村干部、医生,形成了10多人的老年协会领导班子。

  吴金斗认为,农村条件资源有限,要改变村民现状,最好的办法就是因地制宜,整合资源,用文化滋养群众生活。

  但是如何把文化“种”入群众心田?“就是有地方能让村民看看书、读读报、跳跳舞、唱唱曲,茶余饭后有个消遣去处。”老年协会的成员一起商议着办一所农家学堂。

  “农家学堂所在地以前是村小学校舍,2008年小学并校以后,我们利用这些废弃的校舍新建了图书阅览室等。”吴金斗介绍,至今,村里已经累计投入400多万元建设公共文化设施。农家学堂也发展成为占地30亩,集文化娱乐室、科普画廊、金山生态家园、农家博物室、农家书屋、青少年科学工作室、信息多媒体教室等为一体的老少学习乐园。

  同时,老年协会还组织成立了1支草根文艺队、2支农动队、5支农家乐队。

  吴金斗告诉记者,农家学堂不仅有老年人,也有青少年。他们把失足、失管、失学、失业、失亲等“五失”青少年作为主要的教育对象,一手教育教导,着力构筑抵御负面影响的思想防线;一手关爱帮扶,从源头上解决“五失”青少年的诉求。

  记者发现,在村里约200米的文化墙上,满满都是村里老人自编自创的农家歌谣,内容包括廉政建设、文明礼仪、卫生保健、移风易俗等。“这些都是我们结合方言编写的,用闽南语念起来很押韵,好听、好学、好记。”吴金斗自豪地说,他们基本上每周都会更新一次内容。

  2012年,老年协会成立了居家养老服务站,建立了南安市第一个空巢老人养生馆,为空巢老人提供一日三餐。在服务站,老人们有自己的“开心农场”,种植着各类蔬菜,收获的农作物直接为养生馆所用。

  此外,金山村的老年协会还配合村两委工作,牵头将荒林改造成工业区。据悉,工业区占地60亩,目前,已经完成厂房建设,入驻企业有20多家。“工业区为村里带来很大的经济效益,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工作。”吴金斗说,工业区的建设还有效改善了留守老人、儿童的问题。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56健康网 » 霞美金山村老年协会:办农家学堂 建老人养生馆

分享到: +More

评论 沙了个发

换个身份

取消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