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水果酵素”减肥又养生?小心赔了水果又损健康

  今年“减肥界”正走红的是“水果酵素”,将各种水果放入密封盒内发酵,经过两周至三个月不等的时间就可以得到酵素饮品,据说能“减肥、养颜、排毒”。不过,营养专家对这个极具诱惑力的说法却不买账,“这样吃更容易胖,而且不卫生。”

  打开一家购物网站,输入“水果酵素”四个字,出来4700多条搜素结果,大多是制作容器和一些自制酵素。随便点开一位卖家,就能看到月成交量达到200多件。

  不仅如此,记者在江城的一些综合商场里也发现了“水果酵素”的身影。在某一容器品牌的专柜旁边,层层叠叠地摆放了许多密封盒,其中塞满了各式各样的水果,透过器皿,记者能隐约辨识出有猕猴桃、火龙果、苹果、桔子、梨等。“这些经过三个月的发酵就能喝了,现在买还免费提供教程”,促销员热情地介绍说。

  这位促销员告诉记者,“水果酵素”现在非常受欢迎,不少顾客都是一次性制作好几盒不同水果的,因为“种类越多,酵素效果越好。 ”众多食用者也是各持己见。顾客张女士抱怨说,“不知道是不是糖加少了,酸得没法入口。”市民汪小姐则力挺说,“既天然又健康,每天喝感觉皮肤都变好了。”

  “水果酵素”之所以如此风靡,与其听来“高大上”的名字不无关系。它究竟是什么呢?按照网上的教程和销售人员的介绍,目前比较通行的制作方法是,将各式水果洗净切成块,混合一定比例的糖和水,装进洗净的容器内,密封存放在阴凉处,时间从一两个星期到几个月不等,最终得到的液体就是水果酵素了。

  据称,“酵素”这个词从日本引进,风靡于台湾,再“转口”到内地。其实,它早有一个更家喻户晓的名字—“酶”。一瓶“水果酵素”,本质上是由水果释放的乳酸,以及酵母产生的酒精、氨基酸、维生素等代谢产物的混合物。它的生产原理和酒酿、泡菜等极为类似。

  在芜湖市第一人民医院,营养专家富弋玲告诉记者,酶主要由蛋白质构成,是生命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催化剂。我们的身体内进行着不计其数的生化反应,绝大多数都需要酶的参与。

  但是,“水果酵素”里的酶其实少得可怜,作为蛋白质存在形式之一的酶,从植物细胞中被释放出来后,很快就被微生物们当做营养物质给分解了。而且,人体在咀嚼食物时,通过唾液的作用,可以自行产生淀粉酶,补充身体需要,完全没必要如此“煞费苦心”地从外界提取。“喝上一公斤的所谓‘水果酵素’,还不如吃一个中等大小的苹果。”

  另外,酶具有单一性,即单一种类的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物质,例如蛋白酶只能催化蛋白质水解成多肽,面对脂肪却爱莫能助。所以即使水果酵素具有一定的功效,那也绝不会是像宣传所说的,能同时实现多重效果。

  既然减肥养颜的美好愿望达不到,那自己做着玩,酸酸甜甜的喝着舒服总行吧?富弋玲对此同样持否定态度。首先,“水果酵素”制作时加入了大量的糖,在饮用时也会需要用蜂蜜等进行冲调。如此无形中增加了糖的摄入量,直接后果就是将其变成了高能量的饮料,会越喝越胖。

  而且,自然发酵不易控制,容易造成杂菌污染产生毒素,以及生成其他有害物质。饮用“水果酵素”,反而会增加健康风险。“若真想从水果中获得有益的成分,那么直接吃掉是最有效的保险方式。”因为,新鲜水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切开后用糖腌,会破坏并导致这些有效成分的流失;相比之下,直接吃更能最大限度地利用和吸收水果中的营养。

  从营养学的角度来看,八九成胖人都是由于能量摄入大过消耗造成的单纯性肥胖,完全可以通过纠正生活习惯来改善。对于这类人群,合理饮食、适当运动、控制好每天的能量摄入与消耗比,才是保持体型的健康方法。(大江晚报 记者程茜)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56健康网 » 自制“水果酵素”减肥又养生?小心赔了水果又损健康

分享到: +More

评论 沙了个发

换个身份

取消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