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糖尿病发病率迅速增长。然而,糖尿病知识普及仍然不够,公众存在着较多的认知误区,这对糖尿病的治疗非常不利。以下是有关糖尿病饮食中常见的认知误区,提升认知水平才能控制好血糖!
大多数人在确诊糖尿病时,医生都会叮嘱患者要注意控制饮食。然而,很多患者错把医生所说的控制饮食理解为限制饮食。
解析:营养治疗并不意味着忍饥挨饿,而是在保证营养均衡的前提下,兼顾个人饮食习惯,控制总能量的摄入,既要保持均衡营养,又要合理分配三大营养素。
解析:米饭、馒头或粥的重量与加水量有关,为了准确控制食物的重量,往往是计算食物的生重或干重,而不是计算熟重。
很多糖尿病患者错误地认为得了糖尿病就是糖吃多了,在控制饮食的过程中主要控制糖的摄入量,而对那些不甜、甚至咸的食物没有限制。
解析:糖尿病是一种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长期共同作用所导致的慢性、全身性、代谢性疾病。在控制饮食的过程中,不仅要控制糖的摄入量,还要控制盐的摄入量。
食盐摄入量限制在每天6克以内,另外,腌制品、酱制品、薯片和饼干等加工过的食品,往往含盐也较高,糖尿病患者尽量避免食用。
很多糖尿病患者错误地认为控制主食的摄入就等于控制饮食,对油脂、零食和肉蛋类食物不加控制。结果,每日总能量远远超过控制范围,导致体重增加,这对控制糖尿病病情十分不利。
解析:畜肉是蛋白质、脂肪、B族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重要来源,糖尿病患者在控制饮食的过程中也不能多吃肉类,尤其少食动物内脏和动物油脂。糖尿病患者可适量选择低脂肪肉类(包括瘦猪肉和瘦的牛羊肉),每天100~150克(2~3两)。
解析:水果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可以补充人体所需的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
糖尿病患在空腹血糖低于7.0mmol/L,餐后2小时血糖低于10.0mmol/L,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5%以下,血糖控制相对平稳,波动不大,这就满足了吃水果的先决条件。如果血糖控制并不理想,可以用西红柿和黄瓜代替水果,等血糖相对平稳后再吃水果。
另外,由于个体差异,不同的患者对同一种水果的反应也不同,最好能够在吃水果前后分别测血糖,根据血糖变化情况,判断某种水果是否可以吃,以及吃的量是否适宜。
解析:食物不能代替药物,糖尿病患者不可因为吃了所谓具有辅助降血糖的食物而停药。糖尿病患者应该饮食多样化,但每种食物都要有量的限制。
市面上有很多无糖点心或者木糖醇糕点,这些食物虽然无糖,但是都是米面制作的,含有一定量的碳水化合物,吃了之后也会转化为葡萄糖而使血糖升高。
解析:不建议糖尿病患者选择无糖点心类食品作为正餐或加餐,在加餐时的主食最好选择添加成分较少的无糖全麦面包或者苏打饼干,喜欢吃糕点的患者可少量食用,并相应减少其他食物的摄入。
解析:任何食物吃多了都有利有弊,粗粮富含膳食纤维,对于肠道功能较弱的老年人或有胃功能受损的患者,膳食纤维食用过量,可能会出现上腹不适、暖气、腹胀、食欲下降等问题。
糖尿病患者在饮食中尽量做到粗细粮合理搭配。比如,可以食用由“玉米+大麦面”组成的二合面或“玉米+大麦面+荞麦面”组成的三合面,也可以吃“大米+小米”组成的二米饭或“大米+小米+燕麦”组成的三米饭。
解析:食物含有一定的能量,进食会造成血糖的升高。若不加以控制地摄入各种高热量食物,这对糖尿病患者的病情控制十分不利。因此,糖尿病患者应合理分配每餐能量的摄入,不要随性地大吃大喝。
降糖药物虽有一定的降糖作用,但加大药物剂量的同时也加大了低血糖及药物副作用发生的可能。因此,建议糖尿病患者尽量通过生活方式干预(如合理饮食、适当运动等),以最小剂量的药物来使血糖平稳,切忌把降糖药物作为不良生活方式的“挡箭牌”。
有人在网上传言,“糖尿病患者少量喝酒能降低血糖,甚至可以代替一部分降糖药”。
解析:糖尿病患者喝酒能降低血糖,并不是说刚好能把血糖降低到正常值。空腹饮酒时,容易出现低血糖,特别是在使用胰岛素或胰岛素促泌剂治疗过程中,饮酒会增加低血糖发生风险,严重的会危及生命。
糖尿病患者饮酒前要咨询医生,并严格控制每日饮酒量。《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 (2017)》建议饮酒应计算酒精中所含的总能量,女性一天饮酒的酒精量不超过 15 g ,男性不超过 25 g( 15 g 酒精相当于 350 ml 啤酒、 150 ml 葡萄酒或 45 ml 蒸馏酒),饮酒次数每周不超过 2 次。同时,饮酒的糖尿病患者应加强血糖的监测。(完)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56健康网 » 消除糖尿病十大饮食误区 助你控好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