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复兴:我们需要那么多保健书吗?

  数百家出版社同出保健书,这在全世界的图书市场中,大概都是绝无仅有的奇观。如此雷同的撞车,依然广有市场,说明保健书独领风骚,所向披靡。商品供需的关系,决定着市场的行为走向。经济的规律,指向的是经济的利益,谁会放着大把大把的钞票不赚,放着河水不洗船呢?

  不能仅仅责备出版社唯利是图,作为一种商业行为,寻求利益的最大化,本无可厚非。只是这样雷同的商业行为,让人很容易想到新近有老式酸奶改制新品出笼,当然,价钱也随之水涨船高了。于是,立刻各家奶制品公司都推出同一种酸奶,不仅内容完全一样,连包装的盒子大小、样式也一样。

  当然,也不能仅仅责备我们的老百姓如今都是贪生怕死,把养生保健当成了自己的护身符,把保健书当成手握的健康圣经,几乎如当年人手一册的红宝书。问题是这样的保健书真的就能够保佑我们平安无事吗?我忍不住想起读中学时我们学校的校医室,因为只有一个老师,又受钱的制约,只能对付一些小病,于是大家恶作剧,给校医室贴了一副对联:凉白开水医治百病,发面起子根治胃酸。如今那些鱼龙混杂的保健书,其实不少和我们校医室的水平差不多,甚至还不如。

  问题是,为什么还有那么多的人信,愿意掏钱去买这样的保健书呢?即使嫌正版书贵,买一本盗版书,也要买呢?

  要我来看,主要原因恐怕在于我们的医疗出了问题。虽然国家在致力于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但是作为普通百姓看病难,看病贵,依然心存疑虑和忧虑,有着驱散不去的阴影。特别是退休和下岗的人,手里攥的那点儿钱,存在银行里的那点儿利息,就像眉毛赶不上胡子长得快,赶不上物价上涨得快,真的遇到了意外一场大病,立刻显得捉襟见肘。

  前两天,一位外地进京为妻子做换腿关节手术的干部感慨地对我说,原来自己手里的这点儿钱,觉得还不少,到了医院里才知道这点儿钱真的算不上是什么钱。这是一位正厅级的干部,在外地也是吆五喝六的一方神仙,尚且如此,一般百姓便更可想而知了。

  于是,最好的办法,不如先把自己的身体弄好点儿,少进医院的大门。过去有句老话说:有什么别有病,没什么别没钱。现在是,没钱都能自己忍着,有了病,可就真的是一下子没了辙。

  于是,才有了如今保健书热的盛景。只要想一想,花几十元钱,买一本这样的书,哪怕只能够少得一场病,少到医院看一次病呢,也可以少花多少钱?这样的账,老百姓是算得过来的。因此,有关部门开始制定新章程,限制保健书的准入门槛,是可以做到的,但更重要的恐怕是需要相关部门加快加大医疗制度的改革,才会让人们不再把希望仅仅寄托在保健书上。保健书的畸形出版便自然而然地降温了。

  如今,养生保健类书籍数不胜数。无论是大书店还是小书摊儿,您随手就可以拎回好几十本儿。从“养生宝典”、“绿色按摩”、“深度排毒”到“自己治疗亚健康”,从“节食疗法”、“食物就是医药”、“健康菜谱”到“食疗妙招”再到“家庭医药使用大全”、“人体经络手册”……名字五花八门,观点各执一词,不看还好,越看越晕。

  我是一个50后,本来崇尚能吃是福。小时候看过老舍先生写的话剧《茶馆》,对老掌柜王利发那一段感慨记忆极深:早年的时候就想吃花生仁儿,可是没有;现在花生仁儿有了,牙却没了。可如今看好多养生书都说“病从口入”,每每看到美食想大饱口福之时,都会产生心理障碍:吃还是不吃?

  有书上说:我们一生吃进去的食物总量约60吨,这么多的食物完全有能力改变我们的健康走向。同时,我们活在一个各种加工食物充斥的时代,那些影响食物安全的事件、基因改造、抗生素、激素、食品添加剂、功能性食品等等,无不对我们的健康造成影响。生活中充满着食物陷阱,看起来美味诱人的食品,其实却可能包含着不为人知的各种秘密,而这些秘密就是危害您健康的超级杀手!

  爱承诺也爱忽悠,信任与共识难求;有公知更有五毛,盼精英莫成小丑…[详细]

  在短短三年的时间里Alessandra Rich品牌的礼服裙出现在每一个重大活动中…[详细]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56健康网 » 肖复兴:我们需要那么多保健书吗?

分享到: +More

评论 沙了个发

换个身份

取消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