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没有王熙凤的锋芒毕露,也没有林黛玉的才情汹涌,但是贾母其实比这两个人都要厉害得多。她只是很低调,不轻易出手,在关键时刻才挺身而出。
《红楼梦》第38回,贾母跟薛姨妈提到,自己小时候,爱在家里的枕霞阁同姐妹们玩耍。有一天,贾母失脚掉进湖里,差点淹死了。她当时虽然被救了上来,但却被那木钉把头碰破了,形成了鬓角上指头顶大的一块窝。
因为掉进湖里喝了不少水,又冒了风寒,大家都担心她活不了了,但没想到贾母最后还是活过来了。
听到贾母这么说,王熙凤马上开玩笑说贾母从小的福寿就不小,神差鬼使碰出那个窝,是为了更好地盛福寿的。
王熙凤继续笑说,吃螃蟹,容易积了寒气在心里,贾母笑一笑开开心,一高兴多吃两个螃蟹也没关系了。
贾母越听越开心,干脆对凤姐开玩笑说,你干脆日夜跟着我,不许回家去,这样我就更开心了。
在一旁的王夫人笑着说,贾母喜欢王熙凤,把她惯成这样,就怕她日后越来越无礼了。
贾母不赞同王夫人的看法,笑着说自己喜欢王熙凤的这种做法,况且她并不是那种完全不知高低轻重、恃宠生娇,以至于无法无天的孩子。
在贾母看来,平常家里没外人的时候,她、王夫人和凤姐等人,都可以像刚才那样开开玩笑,不要太拘泥于礼法,觉得晚辈在前辈面前就要循规蹈矩,就要一言不发地接受训示。
贾母的这种做法,其实是一种逆时代的大智慧。那个时代,等级制度非常森严。所以,通常情况下,作为孙媳妇的王熙凤是绝对不敢和贾母开玩笑的,会被视为大不敬。
但是,贾母打破了这种禁锢。她认为没有外人的时候,就不要过于拘泥在这些束缚人性的礼节上,这样大家才能玩得尽兴。
这种做法很高级,且不说没几个古人会主动要求晚辈不要过于拘泥礼法,就算是在今天,很多长辈都做不到。
现在很多老人家都喜欢倚老卖老,动不动就拿着长辈身份来打压年轻一代,要求她们要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做事,不然就会说其不懂尊老、不懂礼法。
和这些为老不尊的人一比较,贾母的大智慧显露无疑,身居高位的她,能在封建时代做到不拘泥于礼法,实在是值得我们给她打call!
《红楼梦》第51回,王熙凤看天气寒冷、经常下雪,于是向贾母建议,宝玉、黛玉这些住在大观园的人,就不用专门出园子来吃饭了。让人在大观园给她们做饭,这样她们就不用为了吃顿饭穿梭在风雪中,万一感染风寒生病就不好了。
对此,贾母非常赞同,并表示自己之前就想这样做。但是,因为看到王熙凤要忙的大事太多了,贾母怕自己又要求这个会给她添麻烦。
当然,王熙凤是不敢在贾母面前抱怨的,但是内心可能会觉得:贾母心里只顾着疼这些小孙子,而完全不体贴自己这个当家的人。
由此可见,贾母并不是一味的偏心疼爱宝玉这些小孙子,不会为了他们的利益,而完全不顾是否会给王熙凤这个当家人带来很大的麻烦。
绝对的公道是没有的,但贾母做到了相对公道。她一方面为小孙子着想,一方面也为当家人着想。
而在王熙凤提出了大观园另派厨子的建议后,贾母看到王夫人、薛姨妈、李婶、邢夫人和尤氏婆媳都在,更是当面表扬王熙凤。贾母说,我平常不专门夸凤丫头,一是怕她骄傲,二是怕大家不服。但今天大家都在这里,都听到了她怎么考虑事情。你们都是做过妯娌姑嫂的,有想得像她那么周到吗?
贾母这样也做到了公道。做得好的就应该要表扬,不然做得再好也没人欣赏,换做谁迟早都会心灰意冷。
在《红楼梦》第39回,贾母知道刘姥姥来了贾家,就让王熙凤带她过来和自己说说话。
在当时,身份尊贵的人,基本上都是不屑于见那些身份卑微的人的。但是,贾母并不是这种人,她惜老怜贫,不但见了刘姥姥并和其聊了很多东西,还邀请其在自己家住上几天。
要不是贾母把刘姥姥留在荣国府住了几天,我们就看不到刘姥姥二进荣国府发生的那么多趣事了,刘姥姥也没有机会拿到贾家那么多的馈赠,以至于后来能逆袭成功了。
综上所述,贾母虽然身在封建等级非常森严的时代,但是她却活出了自我,做到了不完全拘泥于礼法,做到了相对公道,做到了惜老怜贫。
正是因为贾母有这些大智慧,所以她成为了贾家内部的定海神针。贾母活着的时候,贾家还算安定,后来她一倒下,贾家就彻底崩盘了。
虽然贾母挽不回贾家的败落,但是她的大智慧是不能被抹杀的。渴望成功的你,如果能学到贾母上面这三种大智慧,够你受用一辈子,至少能少走十年冤枉路的你,何愁不能逆袭成功呢?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56健康网 » 学会《红楼梦》贾母的大智慧让你少走十年冤枉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