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智慧】“谋圣”鬼谷子10句话让你胸中有术人生通达!

  鬼谷子,姓王名诩,春秋时代著名的纵横家,常在山东淄川梓潼山采药修道,隐居清溪之鬼谷,自称鬼谷先生。

  鬼谷子门徒众多,其中著名的四大高足苏秦、张仪、孙膑、庞涓,都是战国时期的名人;苏秦凭三寸不烂之舌,合纵六国,配六国相印,统领六国共同抗秦;而张仪又凭谋略与游说技巧,将六国合纵彻底瓦解,为秦统一中国立下不可磨灭的功劳。刘勰在《文心雕龙》一书中高度赞扬鬼谷子,称之为“转丸骋其巧辞,飞钳伏其精术”。今选《鬼谷子》10句话,做事学一点鬼谷子,胸中有术,必然通达。

  【原文】:与智者言,依于博;与拙者言,依于辩;与辩者言,依于要;与贵者言,依于势;与富者言,依于高;与贫者言,依于利;与贱者言,依于谦;与勇者言,依于敢;与愚者言,依于锐;此其术也,而人常反之。

  【释义】:与智慧者谈话,要以渊博为原则;与笨拙者说话,要以强辩为原则;与善辩的人谈话,要以简要为原则;与高贵的人谈话,要以气势为原则;与富人谈话,要以高屋建瓴为原则;与穷人谈话,要以利害为原则;与卑贱者谈话,要以谦恭为原则;与勇敢的人谈话,要以果敢为原则;与上进者谈话,要以锐意进取为原则;这些都是与人谈话的原则,然而不少人却常常背道而驰。

  【感悟】:说话之道并不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他要求一个人能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说话有智慧,说活有技巧,说话是一门高深的艺术,要纯熟完满地说话,不易做到,但只要注意说话场所和说话对象,时时注意斟酌字句,借鉴鬼谷子的智慧精华,在日常生活工作中多加修炼,这样我们也能成为会说话的人。

  【原文】:世无常贵,事无常师;圣人无常与,无不与;无所听,无不听;成于事而合于计谋,与之为主。

  【释义】:世上没有永恒高贵的东西,事情也没有恒常固定的发展模式。最高才能及品德的人常常注视着事情,无所不关顾,聆听事情时,无所不听。能促使事情成功而计策亦切合实际,就应以此形势为主轴去继续发展。

  【感悟】:世界上没有永远不变的事物,做事情没有固定不变的准则。事物是变化的,人的认识要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所以,有智慧的人不会人云亦云,他们有自己的主见,从不随波逐流。“无所听,无不听”,不会什么都听,也不会什么都不听,不会随便苟同别人,也不会不同意别人,遇事有主见,听得进不同意见,方能取得非凡成效。

  【原文】:人言者,动也;己默者,静也。因其言,听其辞。言有不合者,反而求之,其应必出。言有象,事有比。其有象比,以观其次。象者象其事,比者比其辞也。以无形求有声,其钓语合事,得人实也。

  【释义】:对方发言,是处于动的状态,自己沉默,是处于静的状态。依据对方的言辞来探听他所表达的思考逻辑,两者如果有矛盾和不吻合的话,就反过来用过往的事情向对方探求,则对方必然会有应对的话。

  说话的内容会包含事情的实质形象,而事情亦会有另外一些类似的事情来比较。既然有形象可以比较,就能以此观察对方下一步的反应。校量事情要与另外一些类似的事情来进行,比对就要比对对方所表达的思考逻辑。以不表态来促使对方发声,所诱导出来的话与事实符合的话,就代表获得了对方的实情。

  【感悟】:如果要在与别人谈话当中获得真情,基本策略是以静制动,后发制人。尽量把说话的机会先让给对方,再检验他所说出来的事情与其背后的思考逻辑,如果发觉当中有矛盾的话,就用过往的事情来向对方探求,则对方必然会有应对的说法。这时候便要灵活地变换各种技巧来探求对方的反应,以断定基本的事实。这样的话,无论是愚笨或有智慧的人都会透露心中实情。

  【原文】:知之始己,自知而后知人也。其相知也,若比目之鱼。其伺言也,若声之与响;见其形也,若光之与影也;其察言也,不失若磁石之取针,舌之取燔骨。

  【释义】:要想掌握情况,要先从自己开始,只有了解自己,然后才能了解别人。对别人的了解,就像比目鱼一样没有距离;掌握对方的言论,就像声音与回响一样相符;明了对方的情形,就像光和影子一样;侦察对方的言辞,就像用磁石来吸取钢针,用舌头来获取焦骨上的肉一样万无一失。

  【感悟】:有人说,人有两个眼睛,看世间、看万物、看他人,就是看不到自己,经常看到别人过失、贪婪、愚昧,却看不到自己的缺点、吝啬与无知。老子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我们要多些反思,也要多些扪心自问,认识与看清自己这是了解他人的基础和开始。

  【原文】:人之情,出言则欲听,举事则欲成。是故智者不用其所短,而用愚人之所长;不用其所拙,而用愚人之所工,故不困也。

  【释义】:人的性情是有人说话就想去听,筹办事情就希望能成功。所以一个聪明人不用自己的短处,而采用愚笨的人的长处;不用自己所不擅长的本事,而用愚笨之人所擅长的本事,这样就永远不会使自己陷于窘迫。

  【感悟】:聪明的人善于从别人的身上汲取智慧来补充自己。一个人只要懂得利用他人的长处,就可以做成更多的事情。看到他人的缺点很容易,但是只有从他人身上看出优秀的品质,并由衷地欣赏、利用时,才能真正赢得友谊和赞赏,并补充自己的能量。有这样一句话“人有过世之才,必有遗世之累”,意思是说才能越高的人,越容易暴露其缺点。人各有所长,亦各有所短,只要能扬长避短,天下便无不可用之人。从这个意义上讲,识人、用人之道,关键在于先看其长,后看其短。

  【原文】:目贵明,耳贵聪,心贵智。以天下之目视者,则无不见;以天下之耳听者,则无不闻;以天下之心思虑者,则无不知;辐辏并进,则明不可塞。

  【释义】:眼睛贵在明亮,耳朵贵在灵敏,头脑贵在智慧。用众人的眼睛观察,就没有看不见的;用众人的耳朵来听,就没有听不到的;用众人的头脑来思考,就没有不知道的。好像辐条集中于轴心,组成车轮,一起前进,那么正确的事物就不会被阻塞。

  【感悟】:最伟大的力量,就是同心合力。《易经》中说:“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吕氏春秋》亦言:“万人操弓,共射一招,招无不中。”讲的都是众人的力量,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要杜绝偏听偏信,就要广泛听取各方声音,多角度查看,这样才能无所不知。

  【释义】:不要拿别人不想要的东西,去强迫人家接受,不要拿别人不了解的事去说教别人。

  【感悟】:《孟子·离娄章句上》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在别人面前以教育者自居,经常会引起他人的反感,也是很多人的毛病,对别人说教之前,先反省自己,倘若自己没有“师”的道德和学问,硬要不懂装懂、无能充能,以教育者自居,这自然是一种“患”。

  【原文】:古之大化者,乃与无形俱生。反以观往,覆以验来;反以知古,覆以知今;反以知彼,覆以知己。动静虚实之理,不合来今,反古而求之。事有反而得覆者,圣人之意也,不可不察。

  【释义】:在古代能以“大道”来化育万物的圣人,其所作所为都能与自然的发展变化相吻全。反顾以追溯既往,再回首以察验未来;反顾以考察历史,再回首以了解当今;反顾以洞察对方,再回首以认识自我。动静、虚实的原则,如果在未来和今天都得不到应用,那就要到过去的历史中去考察前人的经验。有些事情是要反复探索才能把握的,这是圣人的见解,不可不认真研究。

  【感悟】:当一个人遇到问题的时候,根据经验、历史和立场三个维度去判断。尤其是立场思维,遇到一个人说的话,首先不要完全相信,而是根据经验、历史、立场去思考,对方为什么要说这样的话,说这样的话立场是什么?比如先思考对方说什么,对方为什么要这么说,如果你处于对方立场,你会怎么说。如此一来一往,一正一反,一反一复,你会看到接近事情的本质。

  【原文】:物有自然,事有合离。有近而不可见,有远而可知。近而不可见者, 不察其辞也;远而可知者,反往以验来也。巇者,罅也。罅者,涧也。涧者,成大隙也。巇始有朕,可抵而塞,可抵而却,可抵而息,可抵而匿,可抵而得,此谓抵戏之理也。

  【释义】:万物都有自然发展的规律,万事都有聚合分离的法则。有时彼此距离很近,却互相不了解;有时互相距离很远,却彼此熟悉。距离近而互相不了解,是因为没有互相考察言辞;距离远却能彼此熟悉,是因为经常往来,互相体察。

  巇,也就是罅。罅是由小的裂缝开始,像山涧发展成大裂隙一样(鞻,指容器的裂痕;罅,指的是裂缝;涧,指的是较大的裂缝。三字意思相通,只是程度不同)。裂隙事先都有征兆,可以抵的方法来堵塞,可以抵的方法使之退却,可以抵的方法使之停止,可以抵的方法使之消失,可以抵的方法获得成功,这就是抵巇之术堵塞缝隙的道理。

  【感悟】:抵是处理,巇是缝隙,抵巇便是处理缝隙的方法。缝隙的出现是有征兆的,处理不当的话,更会由小变大,要注意防微杜渐。

  【原文】:情欲必知其变。感动而不知其变者,乃且错其人勿与语,而更问所亲,知其所安。夫情变于内者,形见于外;故常必以其见者,而知其隐者;此所谓测深揣情。

  【释义】:对方在有欲求的时候,常会反映在他们外在神态变化之中。如果对方有所感动,却不显露在外部神态中,可先不要着急,不要与他直面地讨论,可与他说一些另外他能熟悉的东西,说一些使他感到亲近的事情,就可以知道他安身立命不露神色的依据。一般地说来,心中的欲求,能形之于外部神态,因此,不时地察颜观色,就能知道人的心灵深处的欲求。这就是所谓“测深揣情”。

  【感悟】:度量他人之心,要察其言,观其色,闻其声,视其行,然后就能推知其心之所趋。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56健康网 » 【人生智慧】“谋圣”鬼谷子10句话让你胸中有术人生通达!

分享到: +More

评论 沙了个发

换个身份

取消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