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速迅猛的健康美容行业长期以来饱受争议,管理不规范、缺乏标准,是行业面临的普遍问题,尤其是美容行业中的医美行业在“野蛮增长”中遇到的种种问题,也一直备受诟病。
增速迅猛的健康美容行业长期以来饱受争议,管理不规范、缺乏标准,是行业面临的普遍问题,尤其是美容行业中的医美行业在“野蛮增长”中遇到的种种问题,也一直备受诟病。
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为追求美丽与健康,不惜花重金保养护理,这就造成市场供求互动频繁的美容养生机构或散布于街头巷尾,或藏身于社区小院,或挂牌于商场超市,大有遍地开花之势。然而,这些看似“高大上”的美容养生机构真的如他们“天花乱坠”的广告语一样靠谱么?小区内的美容养生机构是否存在不合法经营现象?监管处于灰色地带的美容行业,还面临价格暴利等诸多问题。
来自济南的退休职工孟老师最近遇到了糟心事儿,在小区刚刚开设的一家美容院,推出了“健康美容”“养生按摩”等套餐服务,与其他美容院产品模式不同的是,这家美容院的产品里融入了许多中医产品。
“第一次去做了全身的拔罐疗法,后来又让我做了美容汤护肤等套餐,当时在店员的推销下我办理了一万多元的会员卡。后来不少产品还需要另外交纳费用,一个月下来居然花费了两万多元。”孟老师表示,自己后来偷偷对美容院的产品拍照,经过咨询和了解,才发现这些所谓价值昂贵的美容产品居然是“三无产品”,对于其功效更是无从谈起。
从一张事后打出的消费单据中,孟老师感觉到了一些猫腻。“当时我看到有一个美容护肤的项目,收费是680元,其实就是在做完理疗后敷了一张面膜。”孟老师认为,一张成本仅有几块钱的面膜到了美容店却被说成了“美容护肤品”,价格也翻了几十倍,实在让人不解。
孟老师感觉被骗后找店家理论,店家表示“售出的卡一律不退”。经过了解,孟老师才知道小区里的几位业主都曾办理过价格高昂的会员卡,但是其美容效果却并不明显。
像孟老师一样,遭遇过被美容店欺诈或者购买过假冒伪劣美容产品的消费者不在少数。据了解,美容行业是近几年接到投诉和法律诉讼最多的行业。
“目前比较火爆的美容行业中的微整形项目主要是注射类玻尿酸、肉毒杆菌等,但往往无法确定这些产品是否来自于正规渠道。”一位曾经从事过美容行业管理工作的人士倪彬透露,除了对外营业,不少美容工作室还私下开办微整形零基础培训班。这种“速成班”,良莠不齐的从业人员很少有经过正规培训的技师,培训期5天至7天,收费6800元,设有双眼皮班、线雕班、脂肪移植班等。
山东美容整形协会副会长刘思琦表示,美容市场的乱象,主要在于违法成本小,导致屡禁不绝。相比之下,韩国的整形美容服务,除对从业者资质有专业门槛要求,更对整形美容服务项目有严格监管,合同中更是明确列出意外条款。因此,对行业内乱象进行源头治理,已经刻不容缓。
11日,经济导报记者通过微信联系到一位批发零售微整形产品的微商Coco。在她这里,有包括玻尿酸、肉毒素在内的各种类型的微整形产品出售,大都号称是进口产品。在这里拿货后,这位微商还可以联系当地的注射师给顾客进行注射,注射师再收取一定的注射费。
在经济导报记者表示价格有些高时,Coco表示,除了进口针,还有一些国内生产的批量货,效果不如韩国进口产品,基本上都是走医美工作室,或者给微整形机构的产品。
“相对电商平台,通过朋友圈、微信群等售卖,由于私密性强、规模小,监管相对更难。”济南倩儿美美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司家对经济导报记者表示,目前全国在监管部门登记的健康美容机构约2000家,但实际上美容店铺的数量远不止这些。商家水平参差不齐,市场鱼龙混杂,虚假宣传乃至毁容案件频发,给监管增加了不小的难度。
经济导报记者在调查中发现,目前隐藏在商业写字楼内的微整形工作室还有很多,他们往往打着韩式半永久的幌子,干着微整形的生意。这些微整形工作室往往通过熟人介绍或者网络平台招揽生意,并不敢明目张胆地推广微整业务。
“售价动辄上千元、甚至达到每瓶8000元的注射用肉毒素,有的竟是由藏在民居里的小作坊加工的,原料是成本仅每瓶0.6元的冻干粉。”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行业内人士表示,正规产品的包装盒和仿制的并没有什么太大区别,都用一个防伪批号,真实二维码都可以“复制”。
“目前这一领域存在一个尴尬的现状,医疗美容通常属于卫生行政部门管理,但很多注射美容都是发生在非医疗机构,如一些理发店、美甲店、会所、工作室、生活美容院等,这让卫生行政部门无能为力。而生活美容场所又不在药监的监管范畴内,导致监管出现困境。”司家对经济导报记者表示,美容业手段医疗化了,监管却并没有医疗化,一些美容从业者正是在这样的监管空隙中率性胡为,在从业人员未获得相关的资质,甚至连最基本的消毒措施都无法到位的情况下,就敢于给消费者注射和手术。如此监管缺位,“美容”岂能不成“毁容”?
国家认监委原副主任王大宁认为,健康美容行业确实存在管理不规范的问题,没有一个明确的管理部门,化妆品由药监管理,美容院日常的安全管理由公安部门来管,牌照由市场监管局来管,真出了问题之后,没有一个部门能对其进行根本性的系统管理。他建议,可以通过认证体系破解这个难题,让监管有执法依据。
事实上,没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却仍提供注射美容服务的机构不在少数。美容、保健等形成了灰色地带,相关法律法规尚不完善,具体标准尚不明确,对于美容院、按摩店宣称的“调理”“功效”,没有明确的说法,其价格更是没有得到有效管控。
刘思琦认为,目前我国的美容整形市场越来越大,消费需求旺盛,各路商家都希望从中分一杯羹。她建议,市场监管局、食药监、卫生、公安等部门应跨部门协作、联手出击,从出台行业标准到生产购销、行医用药,应实施全流程、无死角的监管,让假药无处藏身,让冒牌医师和非法机构无立足之地,从而有效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和生命健康安全。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锐财经网无关。锐财经不对文章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承担全部责任。锐财经网郑重提醒:投资有风险,决策须谨慎。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56健康网 » 暴利成风灰色地带这个行业是该被“动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