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一股“全民养生”的热潮汹涌而来。从练习太极拳的中老年人,到手捧保温杯的“佛系青年”,人们不论年龄、不分行业,纷纷对各类养生之道趋之若鹜。与此同时,形形色色的“奇葩养生法”也引起社会热议:有人生吞蛆虫,有人吃醋保健,有人“狗爬健身”,有人“上吊锻炼”……这其中,既有立刻“见效”而被送医者,也有自觉良好而仍坚持者。那么问题来了:这些奇葩健身法究竟是否靠谱,靠谱的又有几分科学性?
据淘宝全球购《2019养生消费者画像》显示,85后、90后已成为养生消费主力军,广东人的养生指数冠绝全国。在“全民养生”的热潮下,一些高校甚至专门开设养生课程,鼓励学生早起登山练瑜伽。有95后大学生如此描述自己的生活:泡脚的水要滚烫,洗发的水要含姜,运动起来却有点难……
近日,杭州的李女士自创“吃醋保健法”,夹什么菜都要涮一下醋,饭后还不忘将剩下的醋一饮而尽,最终被查出胃溃疡;西安的李女士则是一名肺癌患者,经正规治疗后病情被控制得很好,但为彻底治好肿瘤,她听信朋友的偏方生吞一整瓶蛆虫,最终因胃部不适而入院。
与上述“养生法”相比,另一些养生法听起来虽然同样奇葩,但因没有“立竿见影”的效果,究竟是否科学还未可知。例如,青岛68岁的宋大妈自创“上吊式锻炼法”,每天在健身器材上吊起脖子,双腿悬空随音乐跳舞,并自称可治愈颈椎病。而此前媒体报道的“狗爬式锻炼”,其中利害也未可知。
随着人们的养生热情与日俱增,不少养生谣言也在朋友圈中大行其道,例如喝尿能治癌症、转眼球能治近视、鼻孔插葱能治鼻塞……每个人都渴望强身健体、益寿延年,但或许真正的养生之道并不神秘。据报道,美国研究人员曾对700名百岁老人进行跟踪研究,发现其共同的长寿秘密是:性格开朗,心气平和。
在运动养生方面,所有有氧运动都是有益无害的,但这些运动要符合自己的身体承受能力。大部分老年人都处于亚健康状态,肌肉抗压能力较低,不宜做太过剧烈的运动,比如新闻中出现的“吊颈运动”。另外,所有的养生运动都要在专家指导下进行,否则运动不当或过度,就会适得其反。
在中医养生方面,年轻人热衷于枸杞养生,但其作用并不大,因为年轻人完全不需要滋阴补肾。而白开水才是最好的营养品,每天最好能补充1500-2500毫升。对于中青年人来说,最大的问题是办公室久坐,建议采用“一分钟运动法”,通过挺直腰部等方式,将肌肉绷紧一分钟,保持骨骼肌运动。此外也可以坚持户外快走,每周三到五次,每次八千步以上。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健康需求也越来越大,愈加注重预防疾病、维护健康,这种追求本身并没有错,问题在于是否掌握科学、有效的养生手段。在民间流传的各类养生方法中,有些是有一定科学依据的,比如适当吃醋有软化血管的功效,但也必须在医师的指导下进行,否则极易产生负面作用。
事实上,目前已有许多养生运动被证明是非常安全、有效的,比如老少咸宜的太极运动,有养生需求的人根本不必另辟蹊径,去尝试没有科学依据的养生方法。这也启示了医务工作者不仅要把精力花在治疗疾病上,还应面向公众推广更多预防疾病的科学方法。
人体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机体,基本情况因人而异,因此应讲究辨证论治,根据自身身体条件选择适当的养生方式。比如爬行运动对关节、脊柱以及四肢肌肉均有好处,并可促进血液循环,但对于老年群体或血压较高者就有较大风险。同样的,游泳作为极佳的养生运动,尤其适合老年人,既可活动全身又可保护关节,但是否适合游泳也要根据自己的健康状况来决定。总之,每个人的机体都有阴阳、寒热等差异,适合别人的养生方法并不一定适合自己。
在养生方面,我们不能本末倒置,比如一边熬夜、一边吃枸杞,就是不正确的养生态度。养生要从根本做起,比如睡眠充足、心境平和、适量运动等等。如今网上流传的各类养生方法,部分其实是在迎合人们对健康的追求,不排除其中有伪科学的成分。
对此,政府应加强监管、辟除谣言,营造崇尚科学的网络环境;其次,人民群众科学素养的提高是一个长期学习和投资的过程,政府应加强科普宣传与科学教育。此外,医务工作者也有责任走出医院、面向群众,宣传健康科学常识。作为外科医生,我时常觉得手中的笔比手术刀更重要,因为前者能令更多人受益。
从大健康领域来说,精神因素在养生过程中最为重要,融洽的人际关系、乐观的人生态度,都有利于身体健康。其次,生命在于运动,这句话其实适合各个年龄层,比如老年人可以散步、快走,中年人可以坚持慢跑,年轻人则可以注重锻炼心肺。此外,当代人生活压力大、节奏快,因此要注意生活规律,注重食疗、合理饮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其实这些养生方式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保持健康不能全靠医院,更多的是靠个人自觉。
@凌晨忘记猫:家里亲戚一直鼓吹酵素养生,就是把各种水果切块发酵然后直接喝。我尝过一口就是满口的酒精味,敢问这玩意儿能养生???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56健康网 » 吃醋、吊颈、狗爬……这样养生真的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