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清晨睡醒之时,把牙齿上下叩合,先叩臼齿30次,再叩前齿30次,有助于牙齿坚固。”这是《中国公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中一项常用养生保健简易方法的内容。6月5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京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中国公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和《健康教育中医药基本内容》。至此,中医养生保健有了官方指南。
北京商报讯 (记者 夏姗姗)《中国公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以下简称《中医素养》)新鲜出炉,就有网友表示“内容靠谱”,称其为非中医专业人士的专业养生之道。据了解,《中医素养》是首次面向社会大众,以官方形式对中医养生保健内容和方法做出系统、科学、明确界定的指导规范。其内容一分为四,共42条,包括基本理念和知识、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常用养生保健内容、常用养生保健简易方法。其中,中医推崇的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的内容有13条,常用养生保健简易方法有10条。
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这10条常用养生保健方法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如“咽津法”:每日清晨,用舌头抵住上颚,或用舌尖舔动上颚,等唾液满口时,分数次咽下。中医表示,常用此法有助于消化。《中医素养》课题主要负责人、湖南中医药大学副校长何清湖解释,“中医养生保健素养42条”面向的是社会大众,强调科学性、通俗性、实用性,简便易行,有助于提高公众对中医的认知程度和素养水平,以便推广普及。
“国人对中医并不陌生,很多人也喜欢中医,但中医的养生保健知识铺天盖地,鱼龙混杂的却有不少,当前中医保健素养和民众认知度并不容乐观。”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主任、新闻发言人查德忠坦言。据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我国城乡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6.48%,2012年比2008年提高了2.32个百分点,达到8.8%,也就是说每100个15-69岁的人群中,有9人具备了基本的健康素养水平,但很大程度上健康知识并不能有效转化为健康行为,而这一情况在中医药中更为突出。“此次出台官方的中医养生保健指南势在必行,有助于祛邪扶正、以正视听。” 查德忠认为。为此,今年年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还将开展“百姓中医药需求调查”,掌握不同职业、年龄、阶层人群对中医药知识的认知程度,为下一阶段制定目的明确、针对性强的中医药健康教育工作方案与中医药文化科学普及方案做准备。
查德忠还表示:“此次以文件形式发布《中医素养》,目的是在于怎么让老百姓使用中医、更懂中医,这是工作推动的关键点。”当前《中医素养》还只是一个提要性文件,他透露,下一阶段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将组织编写文件释义本,更加深入、系统地介绍中医养生保健知识。比如其中提到“药食同源”,只是说了常用中药。那么释义本将对药物具体的药性有哪些,哪些人群能够使用,同一个人群在什么条件下能够使用等情况做出具体说明。
当天公布的还有《健康教育中医药基本内容》。它与《中医素养》相衔接,但面对的主体主要是基层医疗机构,指导基层医务人员做好中医药健康管理和健康教育工作,介绍了中医药基本知识、常见疾病的中医药预防和保健、中医养生保健的理念和方法等六部分内容。
1.叩齿法:每天清晨睡醒之时,把牙齿上下叩合,先叩臼齿30次,再叩前齿30次。有助于牙齿坚固。
3.咽津法:每日清晨,用舌头抵住上颚,或用舌尖舔动上颚,等唾液满口时分数次咽下。有助于消化。
4.搓面法:每天清晨,搓热双手,以中指沿鼻部两侧自下而上,到额部两手向两侧分开,经颊而下,可反复十余次,至面部轻轻发热为度。可使面部红润光泽、消除疲劳。
5.梳发:用双手十指插入发间,用手指梳头,从前到后按搓头部,每次梳头50-100次。有助于疏通气血、清醒头脑。
6.运目法:将眼球自左至右转动十余次,再自右至左转动十余次,然后闭目休息片刻,每日可做4-5次。可以清肝明目。
8.提气法:在吸气时,稍用力提肛门连同会阴上升,稍后再缓缓呼气放下,每日可做5-7次。有利于气的运行。
9.摩腹法:每次饭后,用掌心在以肚脐为中心的腹部顺时针方向按摩30次左右。可帮助消化、消除腹胀。
10.足心按摩法:每日临睡前,以拇指按摩足心,顺时针方向按摩100次。有强腰、固肾的作用。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56健康网 » 中医养生保健官方指南出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