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8月31日,澎湃新闻()已就此发布4篇报道,但让人意外的是,在官方微博上有部分网友“力挺”朱某,认为消费者“活该”。
8月24日晚,穆女士(化名)和家人在这家火锅店用餐时要求朱某加汤,朱某认为汤还够,不需要加,双方因此发生口角。穆女士发微博投诉服务态度差并@该店股东后,朱某向她询问是否发了微博,并要求她去厨房“谈谈”,被拒绝。几分钟后,朱某从厨房端出一盒开水,从穆女士背后浇下。
事后,朱某在接受当地媒体采访时称,穆女士的语气“很拽”,称呼自己就是“喂”;自己在单亲家庭长大,是被穆女士一句“你他妈是谁”刺激到,才有了泼水的举动。有网友据此评价:“有些人有几个钞票总认为自己很牛,把做服务业的人不当人看,言语讽刺,这种人就是活该!”“这个顾客太把自己当回事,被泼开水也是活该。换作我,嘴里不干净,直接抽上去!”
浙江省心理协会理事长、省大众心理援助中心主任赵国秋31日告诉澎湃新闻,这样的评价是典型的愤怒情绪不良宣泄行为。
“现在许多人心理压力大、幸福指数低、职业倦怠感强,产生一定的逆反心理——当这种心理无从发泄时,会转嫁为对某一暴力事件的支持,作为一种宣泄方式。”赵国秋表示,类似的泄愤意见聚集,容易形成“群体极化”;再加上网上发表观点可匿名,不少人的胆子更大了。
另一个原因,则可能是生活中很多人因为地位差异、贫富分化,体验过被人歧视、压制、不尊重,但不少人没有及时将这种不被尊重的情绪排解掉,累积到一定程度,当有人“代替”他发泄时,就会感觉畅快,在言语上支持暴力行为。
“表面上,这样的发泄使情绪得到了一时的释放,但过去的伤害仍然存在,再遇到类似场景,情绪会被再次激发。”赵国秋说,无论是哪种原因导致的个人赞同用暴力发泄愤怒,都是心理亚健康的反应,“每个人的情感容量是有限的,应该引导人们用诸如向亲友倾诉、在空旷处嘶吼、运动等正确途径宣泄情感,而不是在网上泄愤。 ”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56健康网 » “开水泼顾客”竟获一些网友支持专家称是心理亚健康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