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迎来一年中最寒冷时光 老底子的浙江人腊八都吃啥?

  1月13日夜里,杭州人的朋友圈被一条“下周气温跌破-11℃”的消息刷屏,虽然气象部门也马上辟谣,表示跌至-11℃不太可能,但可以肯定的是,杭州已经迎来一年中最寒冷的时光。

  这个周日(17日)是三九最后一天,接下来就是四九了。下周,整个南方都将迎来一次明显的雨雪过程,浙江也不能幸免。另外,本周日(17日)也是传统的腊八节,老底子的浙江人这天都吃什么?

  眼下已是1月中旬,根据气候资料,每年的1月中下旬到2月上旬都是浙江最冷的时光。冷空气是当之无愧的主角,接连不断也实属正常。预计17日冷空气将再次影响浙江,又是降水、降温的节奏,大伙务必做好保暖措施。

  1月13日夜里,很多杭州人的朋友圈都被一条“下周气温跌破-11℃”的消息刷屏,不过,浙江省气象台表示,跌至-11℃不太可能。

  杭州最冷的时候气温有多低呢?浙江省气候中心高级工程师毛燕军表示,1969年2月6日,杭州出现了-9.6℃的极低气温记录,到现在都没有被打破。

  套用知乎体提问“在接近-10℃的杭州,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相比1969年,很多老杭州对1977年那次极寒天气印象更深,那年1月5日杭州出现了-8.6℃的极低温度。浙江教育学院退休教师舒凡老人是这样回忆的

  当时杭州-℃的气温持续了起码一周。整座城市都冻住了,“我那时24岁,已经参加工作了。有一天,我和几个朋友相约去西湖边玩。到了昭庆寺(现在的少年宫),看到西湖,我们全都惊呆了整个湖面结结实实冻成了一个大广场!”

  那时大群大群的人涌向西湖冰面。西泠桥边湖面,有人溜冰,有人在湖上骑自行车,甚至有人踩着三轮车进去了。还有人从柳浪闻莺一路步行,穿越大半个西湖湖面,一直走到三潭印月。

  整个湖面上到处都是在走跑玩闹的人,总有成百上千之多。不过,听说湖面的冰层厚薄不一,也有人踩破冰层掉水里了。不管怎么样,新奇,欢乐是主流气氛!

  本周日(1月17日)就是腊八节了。浙江师范大学民俗学副教授宣炳善表示,腊八节处在冬至和春节之间,是一个非常平民化的节日,民间有“过了腊八就是年”的说法,也就是说腊八之后,人们就会进入过年“倒计时”了。

  老底子的杭州人以为,腊八粥是“打斋饭”。意思是,以前,僧人用箩筐沿门化斋,挑回寺里。食之有余,就将饭菜晒干收藏。到了腊八节的早上,熬成粥,回报大家。寺院在每年的这一天,都用米、谷、枣、莲等煮粥供佛。后来,为了回报、感恩信众,也开始在这一天向信众施粥。

  杭州人吃寺院里的腊八粥,有些年头了。历朝历代,都有寺院施粥的记载。元代,周密在《武林旧事》中追忆南宋临安(即今杭州)的繁华时说:“八日,则寺院及人家用胡桃、松子、乳蕈(音xn,蘑菇)、柿、栗(外加粟米和豆)之类做粥,谓之腊八粥。”

  在湖州,腊八粥的做法是取粳米、糯米,并放进赤豆、黄豆、山薯、芋艿、风菱、青菜等一起煮。因看上去杂七杂八,所以也叫“邋遢粥”。

  在温州,有一句流传了上百年的民谣,叫“十二月糖糕印状元”。捣糖糕是温州过年中必不可少的习俗。

  捣桃糕,也叫“捣糖糕”。用糯米掺些籼米,加上红糖或白糖,蒸煮,放在石臼中捣韧,然后做成长方形,温州瑞安叫“慢食”。如放在不同花纹的印版里,可压成如牡丹、蟠桃、魁星、财神爷、状元,以及鲤鱼、麒麟等图样的甜糕,也有做成元宝的,最大重约三公斤,插上银花可放在中堂长条桌上,每个房间也可摆上大大小小的元宝。这也叫“做年糕”,即年年高升之意。

  温州人还要炊松糕和做箬(音ru,一种竹子。)糕。炊松糕就是用糯米、龙籼米缠起来磨粉和白糖或红糖拌匀,放入专门蒸器炊熟,形状圆的、八角的都有。做箬糕,就是用糯米掺龙籼米,浸湿水磨成浆,加上红糖,放在圆蒸笼里的笿(音lu)叶上蒸,一个箬糕大约五六斤重,味极可口。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56健康网 » 杭州迎来一年中最寒冷时光 老底子的浙江人腊八都吃啥?

分享到: +More

评论 沙了个发

换个身份

取消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