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家住宁波的李女士使用小区健身器材锻炼时,突然金属器材断裂致其手臂被划伤。李女士将情况反映给社区居委会和小区物业管理公司,希望有人对此事负责,赔偿医药费。而时至今日,事情已经过去了十多天,物业管理公司和居委会都没有给出任何说法,“医药费”赔偿更是成了“没影的事”。(5月6日《宁波晚报》)
近年来,城市街区与居民小区大多都辟了健身点,设置了或多或少的健身器材,供市民健身用,这样的公共设施在满足广大市民健身需求的同时,也提高了一个城市的品位,是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部分。每天清晨,不少健身点熙熙攘攘,男女老少齐上阵,这已成为城市一道美丽的人文风景线。
当初设置健身器材,目的在于满足广大居民锻炼身体的需求。然而,多数地方的健身器材有人建,却无人管,导致各种安全事故频发。比如,河南省郑州市有儿童被老化的腰背按摩器扭断手指;河北省保定市王女士因健身器材根部腐蚀断裂导致骨折;广西南宁市一位老人不慎从损坏的健身器材上摔下,导致右脚踝骨折;安徽更有一男子因单杠突然断裂受伤身亡。这一起起安全事故发出巨大警告:健身器材并非设置了就万事大吉,必须有经常的维护检修。否则,好事就会变为坏事。
健身器材基本都是金属铁件,即使制造工艺再好,时间长了,风吹日晒雨淋,能不锈蚀吗?有关部门应该深入到街道社区,对健身点的器材集中检查,整修存在安全隐患的健身器材,符合安全使用条件的,继续使用,不符合条件的,予以淘汰。此外,对于公共健身器材的日常维护,小区物业管理公司应当定期给健身器材“体检”,不要忘了为它们建立“成长档案”。推广健身器材,就是推广全民健身运动。可是如果东西坏了不管,失去了健身机会,那这样的运动不就是昙花一现吗?
另外,健身器械也是彰显城市文明和管理水平的一个窗口,除了相关部门应加强保养外,广大市民也应该自觉讲文明,对其小心使用,不要故意损毁。只有明确了设施提供方、社区居委会、小区物业管理方的维护管理责任,形成三方联动的共管体系,再加上居民文明意识、安全意识的逐渐提高,便民的健身器材才不会变成“伤民”的“不定时炸弹”。
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56健康网 » 健身器材不能有人建无人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