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90年代,大街小巷都是保龄球馆,感觉不比现在的麦当劳餐厅少,节假日球馆中此起彼伏的是滚球撞击柱子发出的哗啦啦声,也成了那一代人的记忆。
然而这股热潮来得快去得也快,那些投资保龄球馆的人很快发现,市场已经出现了饱和,人们的娱乐也越来越多元化,但房租却越来越贵,新千年之后保龄球馆开始不断歇业倒闭,红极一时的保龄球热就此偃旗息鼓。
假如那些投资商了解经济史,也许就不会这么盲目地把钱投在保龄球上,因为这股泡沫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美国同样发生过。
美国纽约珍珠河镇有个名叫戈特弗雷德·施密特的工程师,他热衷于玩保龄球,1936年的一天,施密特又玩起了保龄球,但是他玩得非常不过瘾,因为每次都需要手工去摆放球柱,于是这个工程师想到,要是有一台机器能自动摆放球柱就好了。施密特动手能力很强,他联合了一些汽车制造工人和另外一个工程师组成一个小组,开始在他家院子后面建造第一台自动摆放球柱的设备。
当时还处在美国经济大萧条期间,条件有限,这些发明家只能利用废金属、自行车链条以及二手车部件进行组装,一年之后,施密特成功制造出一台自动摆放保龄球球柱的机器模型并申请了专利。
美国机器与铸造公司(AMF)是一家专门为面包房和烟草工业制造机器的公司,这家公司的副董事长莫尔海德·帕特森是个有眼光的业余发明家,当他看到施密特的发明后马上意识到,如果加上合理的营销,这项发明可以使保龄球产业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于是他找到施密特,并为他提供了一份工作。由此,施密特成为美国机器与铸造公司的一名员工,而公司也顺利取得了对施密特专利的控制权。
随之而来的是二战,美国机器与铸造公司忙于生产军工产品,直到战后公司着手生产和完善这套设备,到了1951年密歇根州的一个保龄球馆才正式采用首套自动球柱摆放设备。
帕特森预想得没错,施密特的设备让保龄球变得有趣和方便,这种运动变得老少皆宜,到了20世纪50年代晚期,美国已经有超过100万的人口每周至少玩一次保龄球。
保龄球击中的似乎不单是球柱,还有华尔街,在1957年到1958年间,美国机器与铸造公司与另一家名为布伦瑞克的保龄球器材制造商的股价翻了一番。小一点的保龄球公司也纷纷上市,只要听到“保龄球”三个字,投资人就迫不及待地把钱投给你的项目。在美国,保龄球馆遍地开花,到了1960年,美国已经有12000家保龄球馆,总共有11万条球道,在那个保龄球泡沫化的年代,投资者在这个行业总共投入了20亿美元。
钱像雪片一样飞到了保龄球领域,相关的股票得以爆炒,而保龄球公司也乐观地看好前景,用这些资金继续扩大球馆建设,很快,保龄球市场就趋于饱和和过剩,同时随着时间的推移保龄球运动也越来越不吃香。保龄球行业走到它生命周期的衰亡期,到了1963年,保龄球股票与它的历史最高峰相比下降了80%。
回顾这些泡沫,我们会发现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希勒所说的“反馈环”,每个人看起来都喜欢保龄球股票,投资者希望拥有它们,这反过来使这些股票看起来更加诱人,美国机器与铸造公司等股票进一步上涨又坚定了投资者的这些信心,人们相信这些股票只赚不赔,还有大把的人想从你手里把这些股票买走。随着这类股票的持续上涨,那些激发人们进行独立分析的动力消失了,市场被过度的乐观蒙蔽,每个人都相信保龄球就是这样一种神奇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