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伟长:对亲爱的祖国永不言“不”

  2010年7月30日,著名力学家、应用数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钱伟长在上海逝世,享年98岁。至此,中国科学界的“三钱”——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中国之父钱三强、中国力学之父钱伟长已经悉数与我们别离。

  钱伟长是一位典型的“偏科生”,当年以中文和历史双百的优异成绩,考进清华大学历史系。受叔父钱穆(历史学家、国学大师)影响颇深的他,本该成为一代文章大家。“我还记得当时的语文题目是《梦游清华园记》,我写了一篇赋,45分钟450字,出题目的老师想改,一个字也改不了。后来他给了一百分。历史题目是写二十四史的名称、作者、卷数,我一点错误都没有,又是满分。”但“9·18”的炮火唤醒了他的热血,他执意要改学物理专业。

  “我要学造飞机大炮!”——钱伟长这个戏剧性的激情选择,当然很难被冷静的清华物理系的系主任吴有训(中国近代物理学奠基人、教育家)所接受,理由很简单:钱伟长大学考试物理得分是可怜巴巴的5分,数学、化学两科成绩加起来也不过20分,而英文则是0分,而清华大学的理工科课堂基本上是用英语讲授。为了说服吴有训教授,他针对吴教授心软的特点,每天软磨硬泡。吴教授给了他一个短暂的“试用期”,要求他在1年内将考试成绩提升至基准线以上才得“留用”。

  为国家与民族生存而战所激发的生命活力,使在入学时身高1.49米、孱弱的钱伟长展示出性格中伟岸、倔强的一面。“物理上了7个礼拜,测验一塌糊涂。我当时也有点儿害怕,就拼命,拼命学,每天早晨5点到科学馆去背书,最后变成了全班最好的学生。”

  1935年,钱伟长不仅成为物理系研究生,还获得奖学金,跟随导师——吴有训教授做稀土元素等的光谱分析。

  当时,要为国家“学造飞机大炮”,出国留学是必须的。1940年8月,钱伟长乘坐“俄国皇后号”邮轮抵达加拿大。

  在多伦多大学,钱伟长与导师辛吉第一次面谈时就碰出火花,双方惊喜地发现两人都在研究板壳理论,即弹性力学基本理论具体应用到板壳结构中的一种工程简化理论。辛吉教授认为,他本人的“宏观方程组”,与钱伟长“微观方程组”,表述方式虽然不同,但其实质等同。于是,钱伟长融合两种理论写成一篇论文——《弹性板壳的内秉理论》,被收入冯·卡门教授文集,奠定了他在美国科学界的地位。

  1942年,钱伟长来到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喷气推进研究所,在“世界导弹之父”冯·卡门教授的指导下,主要从事火箭的空气动力学计算设计、火箭弹道和地球人造卫星轨道计算方面的研究。1946年,他与导师冯·卡门合作发表《变扭的扭转》,成为国际弹性力学理论的经典之作。

  伦敦遭受德军导弹威胁,丘吉尔向美国求援,冯·卡门教授主持的研究所受命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钱伟长发现德军导弹大多由欧洲西海岸发射,而落点在英国伦敦东区,这说明德军导弹的最大射程只在这个有限的距离之间。他提出,应在伦敦市中心地区布置多次被导弹击中的假象,诱使德军相信不用调整导弹发射地点也能击中目标,从而保全伦敦的要害部位。英国接受此建议并有效实施,德军始终被蒙在鼓里。战后丘吉尔撰写回忆录时,用感激的口吻说:“美国青年真厉害!”——其实应该是中国青年。

  1946年,钱伟长回到了母校清华园,向那些曾经和他一样一心报国的热血青年们传授知识,一般教授一个星期上6堂课,他却讲17堂课,且没有一点儿怨言。

  “1948年,钱学森从美国回来了。他看我很可怜,那时工资是15万金圆券,只能买两个暖瓶。叫我怎么过日子?我在美国的年收入是8万美元。钱学森说,美国特区研究所还希望我回去。于是我到美国大使馆办签证。好多问题我都无所谓,最后一条我填不下去了,讲中国和美国打仗的时候,您忠于中国还是美国?我是中国人,怎么能忠于美国?我就填了一个‘NO’。结果就因为这个,他们不让我去了。”

  钱伟长义无返顾地在美国签证上写下的一个“NO”,仿佛在告诉我们他的做人准则:不管是在什么时候,也不管是在什么情况下,面对自己的祖国,一个人是永远不能说“不”的。

  科学界“三钱”中,只有时任清华大学副校长兼教务长、力学教授的钱伟长一人被打成。

  1957年年初,他在《人民日报》发表题为《高等工业学校的培养目标问题》的文章,对苏联教育模式和办学方法以及理工合校提出异议,因此受到政治批判;《光明日报》刊登的他与民盟同仁合作的《对于有关科学体制问题的几点意见》,本是向党和政府建言献策的心里话,却变成了反党的言论,被划为反党分子也就属证据确凿。45岁,正是生命日当正午的盛年,却被剥夺了讲课和从事科学研究以及发表文章的权利。就连他已经排好版的专著《应用数学》也被封杀,甚至还要交付排版费。

  数年间,钱伟长只能与扫帚、墩布以及抹布为伍,整日与灰尘和油渍搏斗,凭一句话“钱伟长是好老师”才保留教授头衔,并免于发配。但妻子被隔离,儿子考上大学也“不予录取”。

  1968年,他被强迫到首都钢铁厂劳动改造。56岁的科学家变身为一位炉前工。凭着周恩来总理的一张条子,他从1970年开始负责接待一些来华访问的外宾,家庭居住条件得到相应改善,日常生活起居才不再寒酸、局促。之后,他被列入出访欧美国家的中国科学家代表团名单。

  周总理对钱伟长的了解,缘于1956年国家科学规划会议上的争吵。当时,钱伟长着眼于国家整体科技实力的提升,提出5项国家科学优先发展重点:一是,二是导弹,三是航天,四是自动化,五是计算机。没想到,与会的学界元老们有400人不同意,只有两个人支持他,一个是钱三强,另一个是钱学森,都是刚从国外回来的。最后,周总理拍板:“‘三钱’说的是对的。我们国家需要这个。”“三钱”的称谓,就是这么来的。

  早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研修时,钱伟长与钱学森、郭永怀等同窗相聚一起,常常畅谈国事、憧憬未来:“将来我们一定要回去办一个比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还要好的大学,让美国人到中国来留学。”

  1983年,已届71岁高龄的钱老,由亲自指派,担任上海工业大学校长。细心的还在指令上说明,担任大学校长不限其年龄。由此,钱伟长成为中国历史上上任时年龄最高、卸任时年龄同样最高的一位大学校长。

  晨光熹微,这位老者开始巡视他的“营帐”,每一位闻鸡起舞的“将士”都从他慈祥、睿智的目光中,得到一块无形的奖章。夜幕降临,晚自习教室、实验室里,也常见老人的身影,师生们的内心蓄满了能量。

  钱伟长在学校研究生复试时的提问,从来不问科学知识,只问人生方向。他特别看重学生的国家意识:“培养的学生首先应该是一个全面的人,是一个爱国者,一个辩证唯物主义者,一个有文化艺术修养、道德品质高尚、心灵美好的人;其次,才是一个拥有学科、专业知识的人,一个未来的工程师、专门家。”

  早在1993年,钱伟长率先在上海工业大学正式实行“学分制”,使得因材施教有了抓手,优秀学生提前毕业成为可能,“让你学”变成了“我要学”,同时还节省了教育资源。此举对整个国家教育制度改革具有垂范作用。

  1994年,上海工业大学、上海科技大学、上海科技高等专科学校和原上海大学组建成新的上海大学,钱伟长继续担任校长。此时的上海工大已经建立起22个硕士点和5个博士点。钱伟长在行政管理之余,还亲自主持一个博士点,每年招收8名博士生。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育家,他提出了“拆除四堵墙”的高等教育理论,即拆除学校与社会之间的一堵墙;拆除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一堵墙;拆除各学院与各科系、各专业之间的一堵墙;拆除教学与科研之间的一堵墙。

  应该说,钱伟长是带着对中国教育现状的深深忧虑而去的。他最担心的两点是:师资队伍与人才培养。师资的资质在某种程度上决定学生的素质。他主张:“教授应该讲基础课。讲课与科研两不误才是好老师。坏老师把教材越编越厚,好老师把教材越编越薄。我鄙视那种一本教科书讲30年不变的教学方式。”

  说到人才,钱伟长强调:“要培养全面的人,培养有创新精神的人。”他更注重培养对国家与民族有担当的人:“你们说天下是什么?天下就是老百姓!百姓之忧、国家之忧、民族之忧,你们是否放在心上?不以国家为重的人,是没有分量的人。”

  钱伟长逝世前曾说:“回顾我这一辈子,归根到底,我是一个爱国主义者。”确然。

  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呼叫中心ENGLISH镜像:呼叫热线服务邮箱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1-20060139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65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56健康网 » 钱伟长:对亲爱的祖国永不言“不”

分享到: +More

评论 沙了个发

换个身份

取消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