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冬天,中国保健品市场的每一片并不无辜的“雪花”,终于掀起了吹破牛皮后的滔天巨浪。
权健倒下了,华林如鸟兽散,无限极脱身无望……在名为“无限极受害者家属群”的QQ群里,上百位购买过该品牌产品的消费者或其亲属聚集在此,互相诉说他们服用无限极产品后的遭遇并希望维权。湖北一位女士患上结肠癌中晚期,听信亲戚的劝说后开始服用无限极产品,花费三万多元吃了几个月后反而发现肿瘤又长大了;在陕西渭南,一位产妇在生完孩子后被推销服用无限极产品,最后检查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最叫人气绝的,是一名曾经遭受三鹿奶粉毒害的少年,接受国家免费治疗基本痊愈出院,但2014年,其父经人介绍多次到无限极门店购买“保健品”,最终于2018年2月病故。
说实话,这些事实与真相,仍不甚清晰,仍有待厘清,然而铺天盖地的线索纠葛在一起,将国内保健品市场的乱象铺陈在最直接的感观印象之内。一个例子,或是偶然;一群案例,莫非是癔症?值得注意的是:有数据称,2018年中国直销公司中,无限极超过安利,成为最大直销公司,销售额达249亿元。去年12月,一位在微博上被认证为儿科医生大V的博主发文称:“(无限极)连新生儿也不放过”。
公道在人心。这话太过老套,但在保健品悬疑中,民间的共识是,“公道在人命”。
花花绿绿的药丸,天花乱坠的话术,化腐朽为神奇的广告表演艺术家,将坑人的保健品公司奉为贵宾的某些地方财税体系——合谋了一出永不谢幕、永难反转的悲剧。就像索尔仁尼琴说的,“我们知道他们在说谎,他们也知道他们在说谎,他们知道我们知道他们在说谎,我们也知道他们知道我们知道他们在说谎,但是,他们依然在说谎。”吹牛无极限、害人无极限的保健品,就如此这般地、艳若毒疮地活在我们身边。2018年,我国保健品行业市场规模达1627亿元,同比增速9.8%。在唯GDP取向的现实语境之下,这种逆市狂飙的增长,是很容易合谋出“人血馒头”的。
在实体经济举步维艰、民营企业亟待突围的时期,按理说,我们对市场问题是应该多些包容和悯恤的。不过,在无限极等问题之上,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愤慨毫无分歧、严查严惩的吁求同声相应,说白了,无非两个基本道理:第一,国内保健市场在“直销牌照”的庇佑之下,可能确实被为数不少的作恶大咖给玩坏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累积起来的人命与鲜血,足以叫人警醒、叫人揭竿。第二,盗亦有道,何况中国还是法治社会。必须坚决戳破那些人挖坑设套带来的虚假繁荣,并让他们付出应有的或者更重的代价。
更重要的是,这些年销售额数亿、数十亿、上百亿的保健品界“扛把子”,如果批量折戟在某种销售模式里,那么,这就不是一两家企业或一两个地方部门“不作为、不担当”的个案,而成为“行业性的原罪”。直销行业的沉疴顽疾,如今恐怕当真要有“连根拔起”的准备。
是保健还是忽悠,是诱导还是欺骗,是直销还是传销……博大精深的文字游戏,不能成为市场规则的避风港。权健、华林、无限极,估计只要有心追溯下去,还会起底出更多的“权健同款”、“无限极同款”,它们盆满钵满的背后,是多少家破人亡的绝望?它们春风十里的底下,有多少血雨腥风的无言?这笔账,迟早是要好好算算的。趁着这阵风还没有停歇,趁着这份关切还没有冷去——国内保健品市场不仅要严查,更要靠制度和变革重振河山、洗心革面。
提醒大家不要上当的声音终究是微弱的,严惩保健外衣下的违法勾当与敛财黑幕才是没有跑偏的“中心思想”。有人问,“无限极同款”们会瑟瑟发抖吗?这个问题的答案,还得看监管与司法部门释放出怎样的信号、祭出怎样的杀手锏。天道轮回,正义浩荡,作奸犯科的把戏,终究不会逍遥无极限。(中国青年网特约评论员邓海建)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56健康网 » “无限极同款”们会瑟瑟发抖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