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宿松县大河村,提起刘立红,大家纷纷竖起大拇指,村里能有这样一位好医生,都是大家的福气。从事乡村医生工作20多年来,刘立红潜心钻研并结合临床实践,在诊疗方面形成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在《中华养生保健》、《中国卫生》等国家级杂志和报纸发表文章近200篇。精湛的医术,高尚的医德,务实的作风,深得当地群众的信任好评,成为了村民们不可或缺的健康守护者。
刘立红说,他的父亲是上世纪70年代生产队的会计。在那缺医少药的年代,他父亲为村民发放治疗疟疾的药物,按照上级安排免费为村民肌注一些药物。看到很多疟疾患者经过父亲的治疗康复,让他从小就对医学充满了一种好奇心和浓厚的兴趣。高中毕业后,刘立红选择了自己喜爱的医学专业。从1998年开始他正式进入村卫生室工作,至今已有了21个年头了。
在他从医的第三个年头,一个老年村民高温中暑倒在路边的草丛里,被村民发现抱来的时候,身体僵硬、手脚拘挛,只有微弱的呼吸和心跳。患者儿子和村民都以为已经死亡,也不愿送到县医院。刘医生把患者放在吊扇下面的竹床上面,让患者儿子买来一些冰棒放在患者的头部、颈部和腋部,又从井里打来几桶井水,放在患者旁边……经过一个下午的紧张救治,晚上患者终于慢慢睁开了眼睛,第二天在刘医生持续治疗下,患者逐渐康复。看到把患者从死亡边缘抢救回来,刘立红感到由衷的喜悦。
非典那年,刘立红被镇卫生院安排去孚玉镇外出务工人员观察站担任消毒检测任务。一个多月时间里,他每天早晚两次,为患者监测体温,处理粪便污染物,给环境消毒。温度飙升的季节里,一套隔离衣每天换了洗、洗了换,衣服湿透了一身又一身。他作为唯一的村医,坚持一个多月先后为几十名从北京、广州等地回来的务工人员消毒检测。非典结束后,刘立红获得了“非典防控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这让刘立红有了成就感,他很自豪地说“我做了一些大医院医生做不到的事情!”
胆大,细心,热情服务,是刘立红行医的信条。一位54岁的女性村民,一次在大河村卫生室聊天时,无意中说出自己身体的不适,却引起了刘立红的注意,便仔细追问她病史,让患者及时去医院住院手术治疗。这位患者是贫困户,刘立红为了让患者能最大限度的享受健康扶贫政策,减轻她的经济负担,及时和县农合局负责人取得联系,让患者到安庆市第一人民医院得到了很好的治疗,也为患者节约了大笔费用。
为了更好地为居民服务,努力学习考取执业医师、全科医师、中医师、执业中药师四种资格证,以自身奋斗经历激励同行不断学习进取;宣传新医改和健康脱贫政策,为患者服务;坚持宣传该县医改和卫生工作成绩。为此,他荣获“宿松好人”和“安庆好人”荣誉称号。
刘立红坦言,“乡村医生由于身份问题,一直没有享受过真正的待遇。但是这不是我们不努力学习的理由,因为我们和大医院的医生是从事同样性质的工作,所以我们不能因为没有身份和待遇就自抛自弃,相反我们更应该比他们要多学习些,刻苦钻研医疗技术,这样才不会被淘汰。”
“每年的疾病都是发展着变化着的,医疗也是发展着变化着的,不学根本跟不上趟。”刘立红告诉记者,如果只是安于现状,不思进取,那么永远没办法做一个合格的乡村医生,可能有愧于“百姓健康守门人”的称号。
皖ICP备11006362号皖公网安备 号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编号:
地址:安徽省安庆市湖心北路88号邮编:246000联系电话电子邮箱: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及邮箱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56健康网 » 村医刘立红:平凡坚守诠释医者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