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中的临证智慧《一

  陈明,医学博士、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华中医药学会仲景学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中华中医药学会首席健康科普专家;中央电视台“中华中医药”、北京电视台“养生堂”等栏目主讲专家。

  师从我国著名中医药学家、伤寒论研究大家刘渡舟教授,潜心研究张仲景学术思想,主张中医临证与科研必须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充分体现中医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的传统特色,强调理论联系实际。临床上灵活运用经方治疗多种疑难杂证。著有《中医四大经典临证指要》丛书等学术专著13部,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主持研究科研课题5项,获各级科研成果奖多项。

  编者按 《伤寒论》是中医四大经典之一,内容博大精深,其六经辨证体系开中医辨证论治之先河,其理法方药一直被后世视为中医临证之圭臬。为了更好地理解《伤寒论》要旨,我们特邀请北京中医药大学陈明教授通俗易懂地系统讲解《伤寒论》,带读者欣赏和学习《伤寒论》防病治病的智慧,敬请关注。

  张仲景是我国东汉末年一位伟大的医学家,因医德高尚,医术高超,被后世称为“医圣”。他撰写的不朽著作《伤寒杂病论》,流传于世,济世惠民,至今仍是学习中医必读的书籍,书中所记载的方剂精当灵验,近二千年来一直被广泛有效地用于中医临床。

  先介绍一个张仲景给“建安七子”之一王仲宣诊病的故事。在东汉的建安三年(公元198年),张仲景在荆州的首府襄阳见到了来投靠刘表的王仲宣,刘表当时是荆州的最高长官“刺史”,因治理有方,全国各地来投奔刘表的贤达成百上千。当时王仲宣年方二十一岁,张仲景一见到他就说:你看起来有病,可能在你四十岁时眉毛先脱落,眉落半年后会有性命之忧。我给你一个方子叫“五石汤”,服了这个方子就可以免除你将来的疾病。王仲宣嫌张仲景的话不好听,勉强接过汤药,但并没有服用。又过了三天,二人又见了面,张仲景就问王仲宣:我给你的方子服用了吗?王仲宣故意说:已服。张仲景说:我看你的气色不像是喝过了我给你的药,你怎么拿自己的命不当一回事?王仲宣虽心里不高兴,但不便说线年春,王仲宣的眉毛果然开始脱落,之后100多天死亡,真是让张仲景说中了。这个故事记载见于晋·皇甫谧《针灸甲乙经·序》里,在宋代《太平御览》卷722“方术部”和卷739“疾病部”也有记载,可见张仲景望诊以断死生的技术是何等的高超精确!

  张仲景,名机,字仲景。为东汉荆州南阳郡涅阳人,今河南省南阳市邓州人,约生于公元150~219年,大约活了70岁,这在当时已经是比较少见的高龄了,俗话说:人活七十古来稀。那么张仲景是怎样走上学医道路的呢?

  主观愿望:张仲景自幼就喜欢读医学典故、医林逸事,特别是人相传颂的大医学家的故事,更是反复诵读,并把他们作为自己的偶像。这在他的《伤寒杂病论·原序》中有记载,他很崇尚古代大医学家扁鹊,反复阅读扁鹊给虢国太子、齐桓公诊病的故事。

  客观事实:东汉末年有两个历史背景,①战争频仍:中央集权名存实亡,诸侯割据,你争我夺,战争频发,人民生活颠簸流离,疾病丛生。②天灾不断:在张仲景生活年代,发生大的天灾就有20多起,如水灾、旱灾、瘟疫、地震、台风、蝗虫、海水倒灌、泥石流等,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人民生活水平下降,疾病丛生。尤其是瘟疫,死人无数。建安七子之一王仲宣《七哀》描述道:“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顾闻号啼声,挥泪独不还,未知身所往,何能两相完。”据史料载:从公元171~185年间,流行5次大的瘟疫。鉴于此,张仲景立志学医。

  名家启蒙:促使张仲景走上学医道路的另外一个原因是他少年时代与何顒的一席谈。何顒,为张仲景的同乡,官拜司空等职。据说何顒看人很准,料事如神。《太平御览·何顒别传》评价为:“先识独觉,言无虚发。”很早的时候,他曾当着众人指着曹操说:现在天下大乱,汉朝将要灭亡,能治理国家、统一天下的一定是这个人。后果如其言。所以少年的张仲景有一次慕名去拜访何顒,经过一番交谈,何顒对张仲景作出评价:“君用思精而韵不高,后将为良医。”意思是张仲景善于思考,深思熟虑,处事稳重,言不张狂,这样性格将来一定能成为名医。何颙的评价更坚定了张仲景学医的决心和信心。

  拜师学艺:于是,张仲景就拜同郡名医张伯祖学习医学。张伯祖也是当时的名医,和张仲景是同乡。张仲景拜师后,因天资聪颖,又肯刻苦学习,医术很快超过了他的老师。后来,张仲景客游洛阳时,又一次与何顒见面,何顒大赞其医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襄阳府志》说:“少时与同郡何顒客游洛阳,顒谓人曰:仲景之术,精于伯祖。”

  张仲景写的书叫《伤寒杂病论》,一共16卷,其中伤寒病10卷、杂病6卷。《伤寒杂病论》成书于公元205年以前,此时张仲景已50多岁了。张仲景在世时,《伤寒杂病论》保存完整,而在他逝世后的几年间,即开始散乱,但并没有丢失。因竹简容易散乱,不易保存。公元105年,蔡伦在前人的基础上改造了纸张的制造技术,使我国的文字记录方式脱离了使用竹简的时代。但由于造纸技术及产量的限制,纸张使用并不普遍。在《伤寒杂病论》散乱四、五年之后,由魏晋的一个太医令叫王叔和的人,对张仲景遗著的伤寒部分进行“撰次”整理,改名为《伤寒论》,后又流落到民间。至北宋时,经国家“校正医书局”的校正,整理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伤寒论》,史称宋版《伤寒论》。

  2.创立了“六经辨证”(六经辨证是中医的一个主要辨证方法)的理论体系,以理、法、方、药相结合的形式论述了多种外感疾病和许多杂病的辨证论治。

  3.开创了中医辨证论治先河,使辨证论治的诊疗原则在中医临床医学上确立下来,并且作为中医特色之一沿用至今。

  4.创制与保存了诸多精当灵验的方剂及剂型。有汤、丸、散、含咽、灌肠、肛门栓剂等不同剂型,共有112方。

  总之,《伤寒论》的问世为中医临床医学树立了里程碑,同时也是《中医方剂学》、《中医药剂学》、《中医护理学》等多学科发展的基础。

  伤寒伤,是“感受”的意思;寒,统指外邪,也就是一切外来的邪气统可称为“寒”,当然也包括外来的“寒”邪本身。所以“伤寒”就是“感邪”的意思。“伤寒论”就是论述感受邪气后所发的疾病及其并发的疾病,比如我们通常得的感冒,在《伤寒论》中称作“太阳病”,如果太阳病没有得到及时、正确的治疗,就有可能转化为心脏病、肾脏病、脾胃病等诸多疾病,这些都是《伤寒论》中所论述的内容。需要注意的是,中医所说的“伤寒”与西医所说的“伤寒”、“副伤寒”传染病不是一个概念。

  六经,即太阳经、阳明经、少阳经、太阴经、少阴经、厥阴经的统称,每一经又分手、足二经,所以实际上是十二条经脉,称为“十二正经”。六经辨证就是根据六经以及它们所配属脏腑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特点,来对临床上所出现的疾病进行定位、定性的过程,从而判断出某种疾病是属于哪一经、哪一脏或哪一腑,从而采取相应的治法和方药。

  值得一提的是,《伤寒论》的六经是经脉、脏腑、气化的统一体,既包括十二经脉,又内涵十二脏腑。所谓的六经病,既有十二经脉经气不利的病症,也包含十二脏腑生理功能失常所出现的病症。

  《黄帝内经》认为,日月星辰的运转,形成了阴阳二气的升降与消长,所以阴阳的升降与消长是自然界的固有规律,自然界万事万物的生长与死亡,皆本于此规律。由此,一年之中就有春夏秋冬四季的更换,一日之中就有昼夜晨昏的变化。也就是说,阴阳的升降与消长,明显地表现有年节律、日节律等。一年之中,冬至一阳生,到了夏至,阳气升发达到顶点,而一阴即生,一直到冬至,阴气达到顶点,进入下一个轮回。一天之中也是如此,子时一阳生,到了午时阳气最盛,此时,阴气渐生,一直到子时最盛。人生活在自然界里,天人相应,体内的阴阳二气也随着自然界的阴阳的升降而升降、消长而消长,以维持人的正常生命活动,若违背了这个规律,如作息不规律、熬夜、疲劳等,就会导致阴阳的升降紊乱,发生许多疾病,而这些疾病,又往往具有定时发作的时间性的特点,最常见于阴阳二气交接的时间,如午时、子时等最多。

  中医治疗疾病就要顺接阴阳,顺接阴阳关键在于“枢机”。原来,人体的阴阳、气机的升降出入,有一个枢纽或像门轴一样的东西掌管,叫做“枢机”,它的位置在少阳经,阳气的外出,阴气的内入,由少阳来主管。少阳的枢机不利,就会像门轴坏了一样,使得这个门或打不开,或关不上,这就是阴阳不顺接,因此少阳和解、顺畅了,阴阳二气就顺接了,所以有一种治法叫和解少阳。中医方剂里和解少阳的首选方剂就是《伤寒论》的“小柴胡汤”。

  在《伤寒论》里,小柴胡汤是治疗少阳病的,少阳病的特点是口苦、咽干、目眩、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而最具代表性的症状,或具有标志性的症状有三个,一个是口苦,代表着少阳的胆火上炎。口苦代表着胆内有热,在中医临床上治疗口苦也多从清胆热着手,往往收到很好疗效。第二个标志性症状是往来寒热,就是发热与恶寒交替着出现,因为少阳经就像一个门轴,主管门的开和关,中医称之为“枢机”。同时少阳属小阳,少者,小也,抗邪力量比较弱。因此,邪气侵袭少阳,由于枢机运转的作用,往往导致正气与邪气的分庭抗战,表现为“拉锯战”,《伤寒论》里称作“正邪分争”。当正气能抗邪时,由于正邪的交争就会发热;而当正气无力抗邪时,邪进正不争,就会恶寒,于是就会见到病人寒热交替出现。寒热往来不但见于外感疾病,也见于疟疾、更年期综合征等疾病,所以这些疾病都可用小柴胡汤治疗。第三个标志性症状就是胸胁苦满,就是胸胁发胀,这是病在少阳经的典型表现,因为手、足少阳经都走胸胁,所以胸胁苦满是定病位在少阳的眼目。由于胆与肝相表里,肝经也走胸胁,所以一旦见到病人有胸胁苦满,就可以首先考虑肝胆疾患。

  通过上述症状我们可概括出少阳病两个最基本的病机,也就是两个基本的病理状况,一个是枢机不利,也就是门轴坏了,使大门开阖不利;再一个就是胆火上炎,少阳病多有火热的表现。所以小柴胡汤除了和解枢机,解郁以外,还可以清胆热。此外,小柴胡汤的解表祛邪作用也很强。总之,此方具有调理阴阳、和解枢机、清解胆热、解表祛邪等多种功效,特别是调理枢机的作用,使得小柴胡汤临床用途非常广泛。清朝医家陈平伯特别喜欢使用小柴胡汤,他把小柴胡汤加减变化出2000多个方子,几乎方方不离柴胡一味,所以后世叫他“陈柴胡”。现代也有不少医生包括许多名家喜欢使用小柴胡汤,这说明小柴胡汤的使用范围很广。当然,中医强调的是辨证论治,如果使用小柴胡汤一方到底,就不符合中医的道理了。

  疏达阴阳枢机是小柴胡汤的作用特色,据此临床上用于治疗定时发作的疾病非常有效,不但是子、午时晕厥,像子时胃脘痛、胁痛、哮喘,夜半恶心,晨起出汗,午时牙痛等。我还曾用小柴胡汤治愈过半夜磨牙病例,用小柴胡汤加石膏、知母等清阳明胃热的药物,因为牙齿属于阳明经主管,上牙属足阳明,下牙属手阳明,阳明有热,尤其是胃中有热,就会循经上攻,表现为磨牙。再用一些缓急解痉的药物如白附子、僵蚕、地龙,服了三周,又巩固一周就痊愈了。我加了石膏、知母,是因为此患经常上火,脸上都起许多疖子,否则,也不能贸然使用清热之药。通过这些病例证明了一点,小柴胡汤治疗有时间性特点的疾病有良效,这主要是借助于小柴胡汤和解枢机、调理阴阳气机的作用。

  小柴胡汤由七味药物组成:柴胡,黄芩,半夏,人参(可用党参代替),生姜,大枣,炙甘草。

  柴胡味辛、苦,性微寒,主入肝、胆经。它有三大功能:一是解热作用,主要靠它的辛散之性,所以多被用于治疗外感发热,尤其是发热与恶寒交替出现时;二是解郁作用,柴胡辛散,又入肝胆经,肝胆主管疏通人体的气机,所以柴胡自然能治肝胆气郁之证;三是升阳作用,柴胡为伞形科植物,伞形科植物大多具有轻清上升的特性,能够升提人的阳气,所以小量的柴胡可以治疗阳气的不足或下陷的病症,如胃下垂、子宫下垂、脱肛等等。黄芩味苦性寒,主要入胆与肺经,所以善于清胆热和肺热,性质下沉入里。柴胡与黄芩是小柴胡汤的灵魂药,二者一个性升,一个性降;一个喜外散,一个喜内入;一个喜动,一个喜静。所以二者相配,升降相因,出入相济,动静相合,从而调节人体气机的升降出入、外邪入侵少阳的寒热往来。

  剩下的五味药物,是作用于脾胃系统的,其中半夏、生姜主降,可以和胃止呕;人参、甘草、大枣,主升,可以补益脾气,也是有升有降,合在一起,就可以调理人体气机的升降。那么,肝胆病为什么要调理脾胃呢?这是由肝胆与脾胃的密切关系所决定的,肝胆在五行属于木,脾胃在五行属于土,木容易克土,所以肝胆病就容易导致脾胃病,有时肝胆病最先出现的却是脾胃消化系统的症状,往往因脾胃症状的出现而确诊为肝胆病,如乙型病毒性肝炎、胆囊炎、肝癌等就是如此。所以治疗肝胆病,无论有无消化系统的症状,都要加调理脾胃的药物,从而斩断病邪传变的通道,防患于未然,张仲景对此总结为“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这也是小柴胡汤被大量使用于消化系统疾病的原因所在。

  小柴胡汤调理气机主要体现在解郁作用上。现代人由于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大,饮食、起居不规律,如饮食不节制,过食生冷或煎炒油炸之品,熬夜甚至通宵达旦,白天睡觉,因而患气机郁滞的比较多,气机不行走了,阴阳不转动了,于是就爱发脾气,急躁易怒,失眠,盗汗,五心烦热,口苦,或是神情淡漠,对任何事情都没有兴趣,干任何事情都没有信心,经常躲在家里或没人的地方哭,严重的导致了抑郁症的发生。或者是气聚成痰,痰聚成核,发淋巴结肿大、甲状腺结节等病。又因少阳经行于人体两侧,少阳气机不利,易出现人体两侧的疾病,如淋巴结、甲状腺肿及一些耳疾、偏头痛、胁痛等,用小柴胡汤治疗,都有很好的疗效。

  头之两侧,属少阳经,风火或风痰阻塞少阳,常常导致偏头痛。偏头痛一般表现比较剧烈,并且疼痛处多有跳动、胀裂的感觉,情绪多易急躁,是少阳风火窜扰所致。可用小柴胡汤去掉温补的人参、炙甘草、大枣,加川芎、白芥子等活络祛痰祛风之品。小柴胡汤治偏头痛疗效肯定,我所治疗的偏头痛至少有上百例,最长的一个偏头痛30多年,最后也是用小柴胡汤收功。

  耳鸣耳聋属顽固症、难治病。中医认为,肾开窍于耳,相当一部分耳鸣耳聋通过补肾,确实取得良效。但同时,耳窍与少阳也关系密切,手少阳三焦经一个分支从锁骨上窝经过颈部上走耳后,绕耳上角,另一分支则从耳后进入耳中,从耳前出来;足少阳胆经分支也是绕行耳之前后内外。所以,少阳有火热,就会循经上攻于耳,导致耳鸣耳聋,尤其是单侧耳鸣耳聋耳堵,更是邪气阻塞少阳的表现,用小柴胡汤治疗确为对证之方。少阳火热的耳鸣耳聋属实证,多有耳中堵闷,像坐在飞机中的感觉。可在小柴胡汤中加入石菖蒲、远志、路路通、通草等透窍之品。此外,小柴胡汤治中耳炎耳流脓、疖肿效果也很好,可在方中加夏枯草、连翘、川牛膝、车前子、通草等清利肝胆湿热药物。

  可用小柴胡汤加木贼、蝉衣。这是一个台湾老中医的经验,他认为,木贼草这个植物,手摸上去有砂纸的涩感,可用擦抹铜、铁等金属生的锈,一擦就掉,很好使。用于白内障,就相当于让它擦除眼球所生的“锈”。而蝉衣就是金蝉脱掉的皮,这个过程叫做“金蝉脱壳”。中医取类比象,蝉衣是金蝉脱掉的一层皮,所以用它就可以脱掉白内障这层皮。不管怎样理解,小柴胡汤加木贼、蝉衣这种经验用到临床上确实灵验,我治过一些白内障,用此方再加上密蒙花,大部分都有效。

  可用小柴胡汤合杞菊地黄丸、磁朱丸等。飞蚊症因表现为眼前见黑点飞舞,犹如飞蚊而得名。飞蚊症一般上是由玻璃体变性引起的,随着年纪老化,玻璃体会“液化”,产生一些混浊物。飞蚊症相当于西医的“玻璃体混沌”或称“玻璃体浮物”。飞蚊症虽不影响视力,经过检查也没有眼部器质性病变,但其眼部的障碍感常使病人坐卧不安。中医认为,眼睛为肝之窍,而胆与肝相表里,飞蚊症不是肝血不足,就是肝胆有热。小柴胡汤去肝胆之热,杞菊地黄丸滋养肝肾之阴血,常是治飞蚊症的选择方剂。另外,磁朱丸也是治飞蚊症的良药。这个方子由三味药物组成,磁石、朱砂、神曲,其中朱砂内含水银,有毒,现代临床运用多有忌讳,其实如果照古法炮制,用量上控制在安全范围,再配一些补肾助排泄的药物,是不会引起体内蓄积的。中医认为,飞蚊症属肝功能失调,乃肝之精华由其目窍飞越于外的表现,磁石、朱砂有很强的镇慑收敛作用,可收摄精华回归于肝,加上二药的镇静安眠作用,保证充足的睡眠,使血液充分回流肝脏,以更好的养目。配合小柴胡汤使用,可谓药到病除。

  鼻渊表现为鼻塞不通,流浊涕,甚至嗅觉失敏,不闻香臭。《内经》曰:“胆热移于脑则辛頞鼻渊。”我们的老祖宗认为,鼻上通于脑,鼻子若经常流鼻涕不止,是脑液渗漏的表现,当然古人所说的这种“脑液”并不是我们的脑组织,其实是鼻腔黏膜因炎性病变分泌异常所致,古人很直观,看到鼻子上通于脑,就像脑子的一个漏斗,于是就把流鼻涕不止认为是脑液渗漏。《内经》认为,鼻渊是胆热移于脑,所以根本还在胆热,从临床来看,鼻炎、鼻窦炎有相当一部分患者是由胆中火热引起,用小柴胡汤治疗很有效,常合苍耳子散,苍耳子、辛夷、白芷、薄荷都是治鼻炎、鼻窦炎的良药。我曾治一男军人,鼻窦炎多年反复发作,发作时鼻塞不闻香臭,流脓浊涕,憋的眼眶疼痛,晚上张嘴呼吸,且每天早上要连续打几十个喷嚏,多年来嗅觉不灵敏,把醋放到鼻尖上都闻不到。脾气急躁易怒,口中经常发苦,舌苔也黄。这是典型的少阳胆热之象,用小柴胡汤合苍耳子散,吃了几周,炎症就消退了,嗅觉恢复,呼吸顺畅。

  现在失眠病人很多,临床上,失眠表现的形式不尽一样,有的是入睡难,有的是中间容易醒,有的是阶段性的,有的却是长期的,我治疗一二十多年的顽固失眠患者。有一50多岁的妇女,二十年前因一桩家事处理对自己不公,而整日抑郁不舒,后来渐渐睡眠不踏实,发展成失眠。起初只是入睡困难,后来不但入睡困难了,睡中要醒来许多次,有一点声音干扰都不行,家人倍加小心,在她睡觉的时候不敢说话,不敢开水管,甚至走路都要蹑手蹑脚。就这样每天也只能睡上三、四个小时,再后来就越来越严重,经常换着地方睡,一会儿床上,一会儿沙发,或大厅的地板上等,辗转反侧,难以入眠,最严重时竟有一周目不交睫。曾服用中药西药,也试过针灸,效果不佳。我看了她携带的中药处方,多以养心安神、镇心安神、活血化瘀、清热化痰,许多治疗失眠的中药方子基本上都用了,还有土单验方,就是效果不甚明显。

  该患除了睡眠不好,没有其他的不适,幸好有前医之鉴,别人用过的法子不灵验,也就不能再用了。我考虑,人必须在阴阳协调的情况下才能安然入睡,天人是相应的,白天阳气主外,夜晚阳气就要入阴,如果阳气不能按时入阴,就会扰乱心神而导致失眠,这就是阴阳失调。所以治疗失眠就要调和阴阳,当然首选方剂就是小柴胡汤。《类证治裁》说的好:“阳气自动而静,则寐;阴气自静而动,则寤。不寐者,病在阳不交阴也。”中医认为,阳护于外,阴守于内,通过少阳枢机运转而使阴阳交配。如果少阳枢机不运,就会使表里开合无度,气血运行紊乱而阳气不交于阴。

  小柴胡汤为转运少阳枢机之专方,正切本案之病机。另外此患舌质红,舌苔白腻,舌红是表示有热,舌苔白腻则是痰湿的表现,我就判断这是由痰热导致的阴阳失调。决定使用小柴胡汤,合上治痰湿的温胆汤。为了彻底树立病人的信心,我还给她画一个图,讲明她为什么会失眠,以及方药的含义,她听后频频点头,连说:从来没有哪一个专家给我讲得这么透彻。果然,她喝药的当天晚上就觉得很有睡意,比平时多睡了一个小时,一周药物服完后,就能睡到5个小时,而且很踏实。又调理了一个月左右,该患睡眠完成正常,心情也开朗了很多。

  对于失眠症,我非常反对服安眠药,稍有睡觉不安就服安眠药,不但会损伤肝肾,而且会产生依赖、抗药性,再用其他药治疗时就麻烦很多。

  失眠较轻者,也可食疗,经常吃柏子仁、松子。也可以用百合、龙眼肉煮粥喝,寒性体质可以喝龙眼肉粥,稍微热性的可以喝百合粥。另外,可以吃竹笋,尤其是夏天,喝清淡的竹笋汤,不仅可以去火,而且对睡眠有帮助,因为竹子一身都是宝,竹子的中心部分,叫竹茹,是治疗失眠的良药,温胆汤里就有它。竹子的叶能清心火,心底无火,清心寡欲,不胡思乱想,自然就能睡到自然醒。

  感冒以后,许多人都会发烧,这是外邪(包括细菌、病毒)作用于人体使免疫系统亢奋的结果,中医叫正邪相争。从某种程度上讲,感冒后发烧是件好事,说明正气盛,免疫力强,而且正气抗邪能力越强,发烧就越高,尤其是小儿,一感冒就会高烧39摄氏度以上,这就是因为孩子正处生长发育期、生命力旺盛、机体正气充足的缘故。如果感冒后,发不起来烧,就是发烧也常是低烧,且久不退,从一定程度上说,表明你的正气不足,所以邪气进来,机体没有反应或者反应迟钝、不强烈,这多见于老年朋友或体质虚弱的人,这种感冒往往时间很长,不容易彻底痊愈,常常是这一次感冒还没有好利索,就被重感,而且会经常出汗,怕风,怕寒。

  小柴胡汤最适宜治疗正邪交争的高烧,如果再配上麻杏石甘汤,退烧的速度就会更快,往往一包药就能解决问题,而且不反弹。对外感发热来讲,中药退烧的效果并不亚于打吊瓶,只是我们国人对中药退烧还没有足够的认识,总认为发烧还是吊瓶来的快,这也是造成抗生素、激素滥用的原因之一。中医治疗外感疾病不是对抗,而是给邪气找出路,因势利导,通过发汗的方法将肌表的邪气散发出去,由于感冒时邪气比较表浅,所以稍微一发散,邪气就会被轻易地赶走,所以感冒初起发烧等,用中药治疗,既经济,又好的快。

  临床上有许多感冒会引起颈部淋巴结肿大,或扁桃体肿大,因为淋巴组织是人体的防线,外侵的微生物大部分会被淋巴组织消灭,但同时淋巴组织也就成了人体免疫系统抗御细菌、病毒的战场而受到伤害,往往表现为淋巴结肿大、疼痛。人体内有三处密集的淋巴组织,颈下、腋下及腹股沟处,是人体的三道防线,颈下淋巴组织是第一道防线,所以感冒后颈下淋巴结往往首当其冲,出现肿大疼痛。这些淋巴结平常不会出现,也摸不出来,一旦感冒,或过食煎炒油炸之品后,就会肿大,甚至会牵涉到腋下及腹股沟淋巴结肿痛。淋巴结肿大有时是癌症信号,要多加留意。

  小柴胡汤治疗淋巴结肿大尤其是颈部淋巴结肿大有很好疗效,常常是临床首选方。这是因为这三处淋巴组织都位于人体两侧,是少阳的循经路线,少阳胆又主疏泄,调理气机,邪气郁于少阳,气机郁结不散,就会导致淋巴结肿大。人体两侧的疾病,多从少阳调理。治疗颈部淋巴结肿大,本方加夏枯草、浙贝、玄参、天花粉等为佳。

  有位做网络工作的女性,一感冒就会颈部淋巴结肿大疼痛,每次服消炎药,开始还可以消散,后来加大消炎药用量也散不去,而且因服药引起胃肠反应,恶心、腹泻。最近一次淋巴结肿大已一个多月,消化也不好,因怀疑是癌,到两家医院检查,并作穿刺,都未敢作出定论,心里一直很嘀咕,她不敢再服西药。当时她的颈部两侧有多个淋巴结肿大,但按之柔软,微痛,情绪非常低落,反复问我是否为癌。我说这是少阳气结,消散一下就可以,于是就开了上方,两周后淋巴结恢复正常,后来又因过食辛辣复发一次,还用上方,仍然是只服几包就消退了。

  肝升肺降的理论出自《内经》,原文是 “肝生于左,肺藏于右”,初看上去,这句话很有问题,肝不是在右边吗?怎么“生于左”呢?肺是一边一个,怎么只“藏于右”呢?原来,《内经》在这里不是讲解剖的,中医很重视内脏的功能,大多数情况下讲到脏腑都是讲的功能概念,而不是讲的解剖概念,这与西方医学有很大不同。比如“脾”,中医认为它是主运化的,也就是负责整个人体消化系统的功能,所有消化系统器官的功能都是“脾”范围,人要靠吃饭、消化才能活着,所以中医把脾称作“后天之本”。而西医认识脾只是一个解剖概念的脏器,是一个内分泌器官,而中医更多的是讲功能概念的脏。

  “肝生于左,肺藏于右”是从天人相应规律讲肝、肺功能特点的。前人在祭拜天地、神灵的时候必须向着太阳,即面南而背北,这样才能使体内阳气与自然界阳气融会贯通,对人体健康有利。而当人面向南方的时候,人体的左侧便为东方,右侧便为西方。按照中医五行理论,五方分别对应五脏,东方属木,对应的是肝脏;西方属金,对应的是肺脏;南方属火,对应的是心脏;北方属水,对应的是肾脏;而中央属土,对应的是脾脏。古人看到,每天日月从东方升到西方降,所以古人认为东方是主升的,西方是主降的,东方应肝,所以中医认为肝主升,西方应肺,所以肺主降。《内经》的这一句话,讲的正是肝气主升,肺气主降的道理。

  天人相应,阴阳升降,是大的周天,但人体内又有许多气机升降的小周天,如肝气的上升与肺气的下降;心火的下降与肾水的上升;脾气的上升与胃气的肃降等,从此维持着人体阴阳气机升降的平衡,只有这样人才能气血平和,身体健康。如果打破了这些平衡,当然就会导致许多疾病的发生。

  就肝升肺降的特点来讲,表现为肝气从左上升,然后肺气从右降下,由此构成了一个气机的回路。如果肝气左升异常,所出现的胁痛反而多在左侧。但是如果肝气左升了,肺气不得右降,也会出现胁痛,这种胁痛往往就出现在右侧,就像电路一样,有来无回,构不成回路,电灯是不会亮的。所以根据这种理论,我体会到临床上治疗肝胆病的胁痛,一般原则当然可以疏肝理气,但如果胁痛日久,尤其是右胁疼痛,就必须在疏肝理气的同时加入肃降肺气之方药。有些病人右胁久痛不止,按照肝升肺降的理论,他一定有肺气不降的原因在内,这一点从患者大便秘结症状可得到佐证,因肺与大肠相表里,肺气不降,大肠就会蠕动缓慢,从而导致大便秘结,临床上有许多大便秘结患者是属于肺的原因。

  我在临床碰到顽固性胁痛,不论是器质性的还是功能性的,单用疏肝理气的四逆散效果不好,我常采用疏肝理气的四逆散,加上降肺气为主的旋覆花汤,屡试屡验。

  四逆散和旋覆花汤均出自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都是非常著名的常用方剂。这两个方剂配合使用,恰是应用了中医肝升肺降的理论,气机升降正常,疾病自然而解。

  四逆散由柴胡、白芍、枳实、炙甘草四味药物组成,具有疏肝理气的作用;旋覆花汤由旋覆花、茜草(本用新绛,因无药源,现以茜草代之)、葱管三味药组成,具有肃降肺气的作用。这两个方子合在一起,可以治疗很多肝胆疾患。

  四逆散在《伤寒论》中本是治四肢厥冷的,此四肢厥冷并不是阳气不足引起的,而是由于阳气运行不畅,郁于体内,不能透达于四肢所造成的。所以治疗不是温补阳气,而是通达阳气。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加强肝的疏泄所用,四逆散是疏泄肝气的祖方。本方由柴胡、枳实、芍药、甘草组成,利用柴胡的升,配合枳实的降,以恢复人体气机的升与降。柴胡配芍药,一散一收,一出一入,柴胡辛散,增强肝的疏泄,芍药酸收,加强肝的藏血,二者配伍,又恢复气机的出与入。芍药与甘草相配,又可以酸甘化阴,缓急止痛。人体气机的运动形式无非有四种,一升一降,一出一入,四逆散这四味药物就全做到了,是调理人体三阴经枢机的主方,与调理人体三阳经枢机的小柴胡汤前后呼应,用于治疗肝胆病引起的气机郁滞诸疾,确为良方。

  旋覆花汤在《金匮要略》中是治“肝着”病的,《金匮·五脏风寒积聚》篇说:“肝着,其人常欲蹈其胸上,先未苦时,但欲饮热,旋覆花汤主之。”所谓“着”,就是着而不去的意思。肝着,是患者经常感觉胸胁部痞硬或疼痛且久久不去的一种病症,为缓解症状,患者常捶打病变部位,所以说“其人常欲蹈其胸上”,这是肝气严重不舒的现象,患者经常揪疼痛之处的皮肤,也属于这种表现。但有趣的是,张仲景治疗这样一个肝着病,用的却是降肺气为主的旋覆花汤,这个方子一共三味药物,旋覆花、新绛和青葱管,旋覆花是入肺、胃经的,有降气化痰的作用,可以治疗咳喘、呃逆。新绛是古人帽子上经过用茜草根染制的红缨,现在没有了这种药源,就用茜草代替,这是一个专入肝经的药,具有活血止痛的作用。青葱是专入肺的,有降肺气、发散解表的作用。三味药有两味入肺,一味入肝,什么道理呢?张仲景在这里正是运用肝升肺降的理论,肺气降了,肝气才能很好的升,气机才会调达,肝着也就会很快好了。若再合上四逆散,治肝着一类的病,可谓其效如神。

  这两个方子不仅只治疗一般的疼痛疾病,即使肝病的肿块也很灵验,不过一般要加上生牡蛎、制鳖甲、土元、丹参、香附、贝母、花粉等具有活血化瘀、软坚散结的药物,我经常用这些方药治疗肝硬化和肝癌,疗效肯定。此外,由于肝经绕阴器,所以也可以用这个方子治疗妇科的肿瘤,如卵巢囊肿、子宫肌瘤、盆腔囊肿等,效果非凡。

  现在的肝胆病非常多,最常见的是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脂肪肝、肝胆结石等,这和我们的饮食起居非常有关系,现在人们因工作、学习或生活的原因,脾气比较急躁,动不动就大动肝火,在饮食上吃一些煎炒油炸、肥甘厚腻的东西,也容易伤肝,又加上经常熬夜,使肝脏得不到充分的休息,不能很好的藏血,因为夜晚从23点~凌晨3点是肝胆所主时辰,子时(23~1点)通于胆,丑时(1~3点)通于肝,肝藏血,主疏泄,此时很多人都在熬夜,肝脏得不到充分的休息,藏血、主疏泄的功能就会遭到伤害,不得肝病才怪!

  疼痛多表现为胁痛,有时两侧胁痛,有时一侧胁痛,最常见的是右侧胁痛,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肝区痛。因为肝胆经都走胁肋,肝胆有病,不管是虚、实、寒、热都会影响到肝胆经脉的气血运行,经脉气血运行不畅甚至不通,就会导致经脉所过之处的疼痛,中医叫做“不通则痛”。

  肿块是肝病的另一个常见症状,做B超可发现肝脏有强回声团,做CT、核磁就能知道肝脏内有占位性病变。肝脏内出现肿块有良性、恶性,但从临床看,恶性的或预后不良的较多见。一个肝炎患者,如果在肝脏内发现肿块,多半是肝硬化或肝癌的可能。中医认为,肿块与气滞血瘀有关,肝气郁滞,日久及血,使血液瘀积不畅,就会形成肿块,肝脏内之所以容易形成肿块,与肝藏血密切相关,肝脏内血液多,在疾病的情况下就容易瘀积成块,这就像水能浮舟,亦能覆舟一样。

  有位老太太,右胁的肝区部位疼痛二年多了,自己怀疑必是癌症无疑,但到处检查都确诊是脂肪肝,没有发现肝硬化或肝癌,老太太情绪多虑,加上肝区的疼痛也逐渐加重,以致夜晚不得睡眠,搞得家庭都不安,在当地找中医治疗,一直没有很好的效果。有一天,老太太的儿女带着她来我这里治疗。我看了她的一摞子检查单,包括在北京检查的,都排除了肝占位性疾病,确诊为脂肪肝。再问一下她的症状,也只是肝区疼痛,并且肝区及其周围的皮肤发红,问其缘故,原来是因为那里经常疼痛,老太太就用手揪,所以那一片皮肤揪的发红。看她的舌苔,也没有太大的热象,但是大便经常秘结。看后我知道老太太患的是脂肪肝,由于肝内脂肪堆积,影响了肝的疏泄气机的作用,肝郁气滞,经脉不通,所以就疼痛。按照常规治疗胁痛的法则是疏肝理气,但老太太拿的病历上有许多先前医生开的方子,都是舒肝理气的,用的最多的就是四逆散,还有后世根据四逆散变化出来的柴胡疏肝散、逍遥散等,如果再单纯使用这些方药,仍然是解决不了问题的,但胁痛肯定有肝气郁结,四逆散又是最好的一个疏肝理气的方子,于是我就决定用四逆散合上旋覆花汤,基本的一个治疗原则是在疏肝理气的同时肃降肺气,再加一些通络止痛和润肠通便的药物。同时,为增强患者的信心,我告诉她我开的处方是古代医圣张仲景的,并告诉她为什么我要将这两个方子合在一起使用,她听后频频点头,看得出她很满意我的诊治手段。果然,服用一周,她从家乡打来电话,肝区疼痛消失,大便也通畅了。

  通过宣发肺气达到利小便、消水肿的目的,它的理论基础就是《内经》讲的肺“通调水道”的理论。《内经》认为,肺是人体水液代谢的一个重要器官,在人体的水液代谢中,肺是负责将水液输送到膀胱,原文讲“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通,就是疏通的意思;调,就是调节;水道,是水液运行和排泄的道路。肺通调水道是指肺脏对人体内水液的输布、运行和排泄起着疏通和调节的作用。肺的通调水道的功能是靠它的宣发、肃降来完成的,肺的宣发,可以将水液布散到全身,尤其是肌表皮毛,代谢后变为汗排出体外;肺气肃降,则使体内的水液输布于下焦膀胱,代谢之后变为尿排出体外。后世根据肺的这一功能,称“肺为水之上源”。

  如果肺的通调水道功能失常,就可使水液代谢紊乱,水液停聚就会变成痰饮,甚至水液泛滥到皮肤而为水肿。而肺主皮毛,又开窍于鼻,肺通过这两个渠道与外界相通,最容易招致外邪的侵袭。一旦外来入侵的邪气干扰到肺脏,就会使肺气郁闭,不能很好地完成向膀胱输送水液的作用,患者往往就会出现小便不利,严重的就会导致水肿的发生。所以,治疗的重点必然要发汗解表,宣发肺气,给邪气一个出路,使肺气不受邪气的干扰,通调水道的功能自然就恢复了。这种发汗以治水肿的方法,《内经》称之为“开鬼门”。所谓“鬼门”,是指皮表的汗孔,开鬼门,就是指的发汗的方法。通过发汗,不但外邪随汗而祛,而且皮下郁积之水也随之被发散掉,水肿自然就会自然消退。同时,随着肺通调水道功能的恢复,水液下输到膀胱,小便也就通利了。

  《伤寒论》里“太阳病篇”主打方剂—麻黄汤,就很好地应用了肺通调水道这一理论,临床除了用于表证外,对喘咳、水肿、小便不利等水液代谢疾病,都有很好的疗效。

  麻黄在这里有两个功能:一是发汗解表,二是宣肺平喘;后面的两味药物是助麻黄这两个功能的,桂枝帮助麻黄发汗解表,杏仁帮助麻黄宣肺平喘;而甘草则是调和诸药的。四味药物组合非常严谨,就像一个公司,麻黄为总经理,负责全面工作。桂枝、杏仁分别为副总经理,各管一处。甘草相当于秘书,协调公司事务。《伤寒论》里麻黄汤主要针对太阳伤寒类的感冒,其实只要把《伤寒论》所讲的道理及麻黄汤的功效琢磨透,它就会被用于很宽的领域。因为麻黄汤虽然在《伤寒论》里是用于太阳伤寒证的,具有发汗解表的作用,但同时也具有宣发肺气的作用、走膀胱利小便的作用,所以麻黄汤不仅用于伤寒感冒,而是更多的被用于由于肺与膀胱功能紊乱导致的水液代谢失常的疾病,如水肿、小便不利等。

  通过宣发肺气达到利小便的方法,中医形象地称之为“提壶揭盖”。一个水壶,如果盖子盖得很严的话,即时壶上有嘴,水也倒不出来,即时倒出,也会不畅利,点滴而下。但当壶盖被打开的话,即时很小的壶嘴也会很畅利的倒出水来,这就叫“提壶揭盖”。膀胱就像一个水壶,肺就像它上面的壶盖,(《内经》说“肺为五脏之华盖”)肺通调水道到膀胱的功能,就好比从壶中倒水,如果肺气郁闭,就相当于壶盖太紧,水自然就不能很畅利的被输送到膀胱,于是小便点滴难下。这时单去考虑利小便是徒劳的,因为疾病的根本不在下面的膀胱,也就是不在于壶嘴的不通,而在上面的肺这个壶盖,只有宣开肺气,把盖子打开,水液才能自然通达到膀胱,小便就通了。中医治疗急性肾炎水肿往往就采取这种方法,而“提壶揭盖”的首选方剂就是麻黄汤以及由麻黄汤加减的一些方剂,如越婢汤、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麻黄连翘赤小豆汤等。

  值得提出的是,肺通调水道功能失常时,水不能很好地被输送到膀胱,可以表现为小便不利,也可以表现为小便不禁,或尿后余沥不尽,甚至遗尿。这就像一个坏了的水龙头,可以是滴水不出,也可能是水漏不止。所以“提壶揭盖”法也用于由肺气郁闭导致的小便不禁、遗尿。曾治一女性患者,35岁。小便频数、尿不净、遗尿达15年之久。询问起病的原因,是在20岁时患一次重感冒,历治半月之久,感冒才基本痊愈。但随后出现尿频、尿急的现象,后来逐渐发展为遗尿。西医给她诊断为慢性尿路感染、膀胱炎等病,中医诊断为肾虚,但中、西药都吃过很多,特别是补肾固涩的中药,尿频、遗尿的现象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现在的症状表现为:白天尿意频急,入厕稍迟就会尿湿衣裤,夜晚常有遗尿在床,时有恶寒、咳嗽,咳嗽剧烈及大笑时尿液自出,平时很少出汗,即使炎夏季节也是如此。早上起来时眼睑有时微肿,脉象浮。

  中医治疗遗尿的常规方法就是补肾固涩,但有时用补肾固涩的中药并不奏效。诚然,小便不禁或频数,由于肾虚所引起的很多,用补肾固涩的中药也很灵验。但一些遗尿患者是起于感冒之后,恶寒,无汗,咳嗽,脉浮,并无肾虚的现象,反而与肺有着密切的关系,实际是由于肺失宣降,通调水道的功能失职所致,所以我们给患者使用麻黄汤开宣肺气以提壶揭盖。结果服1周后,感觉遍体微汗出,眼睑浮肿消失,小便也随之正常。于此更加相信张仲景的经方,实为临床实践的锤炼总结,使用正确,就会收到良效。

  目前临床上见到有许多不明原因的腿肿、脸肿、眼泡肿,多伴有不爱出汗,这些疾病都可以使用麻黄汤治疗,不过这类肿病往往比较顽固,多具有正气虚的一面,所以治疗上需要一个过程,在使用麻黄汤的时候要根据具体情况加上一些补肺、脾、肾之气的药物以扶正祛邪。

  麻黄汤还是治喘的的良方,麻黄汤所治的喘有个特点,就是不出汗,《伤寒论》叫做“无汗而喘”。喘证可见于呼吸系统诸多疾病中,象气管炎、支气管炎、肺气肿等,是肺主呼吸功能失常所致,而无汗的喘又与肺主皮毛密切相关。

  中医认为肺主呼吸,不但指肺脏本身的功能,也包括皮肤的呼吸作用,因此肺主呼吸与肺主皮毛密切相关。皮肤呼吸也相当重要,如青蛙冬眠时全靠皮肤呼吸,狗因为没有汗腺,皮肤呼吸不好,所以在炎热的夏天或奔跑后,需要长长地伸出舌头,加快肺脏呼吸来代偿。人的呼吸除肺以外,也离不开皮肤的协同作用,所以汗孔的排汗对肺呼吸来讲不可或缺,皮肤有疾患就很容易导致肺病,如长期患皮炎的人,皮肤排泄不畅就很容易出现咳、喘等呼吸系统疾病,烧伤的病人容易导致肺部感染等。太阳伤寒证时,由于汗孔的闭塞,就会加重肺的呼吸负担,加上外邪直接袭肺,于是出现“无汗而喘”。麻黄汤既散皮表寒邪,又能宣肺平喘,正是的对之方。

  一支气管哮喘病人,因受寒诱发喘作,咳喘,吐白痰,恶寒,但不发热,无汗。麻黄汤加化痰之三子养亲汤,六剂喘定。麻黄是治喘的圣药,只要不是肾不纳气的虚喘,无论寒热,只要配伍得当,都可以运用。

  急性肾炎水肿,中医称为“风水”。所谓风水,就是因为感受了风寒之邪而发的水肿病,所以急性肾炎往往由感冒风寒诱发,这一点中西医认识是相同的。

  西医理论认为,在人体的免疫系统功能正常情况下,感冒时,人体内的免疫细胞会吞吃掉入侵体内的细菌及病毒,形成一种抵抗力叫抗体,之后消灭病毒、细菌。如果免疫功能低下,或感冒后得不到及时治疗,那么免疫细胞有时就不能吞噬掉病毒、细菌,而是暂时把病毒、细菌包容起来,这样身体中的病毒、细菌抗体与病毒、细菌本身就会结合成一种免疫复合物,随着血液循环,到了肾脏时,会沉积到肾小球的基底膜,从而对肾脏造成损害,使大量蛋白流失,最终导致肾炎。

  中医认为,人体感受风寒之邪,太阳经首先受邪,肺与皮毛相通,若邪气没能被及时祛除,就会影响到肺的宣发、肃降,导致肺通调水道的功能失常。同时,太阳经与少阴经相表里,少阴包括两个脏,手少阴心和足少阴肾,外邪在太阳经不去,除了会影响到太阳经的腑——膀胱出现小便不利以外,也可以通过这种亲密的表里关系直接影响到肾,使肾的主水的作用失常而导致水肿。所以,因感冒而发水肿,常是肺、膀胱、肾脏共同作用的结果。

  因此,治疗急性肾炎水肿,中医重点并不是治肾,而是治肺、治表,必须祛除外来的邪气,这要用发汗的方法,同时结合利小便。而发汗的方剂,首推当是麻黄汤,再者麻黄汤也有利小便的作用。

  有一中年女性患者,北京郊区务农为业,去年秋末冬初的一天,下田劳动时着衣单薄,感受了寒邪,下午归来因为很疲乏没有做饭,吃了一碗剩饭,至晚上恶寒发热,头痛,家人给熬了一碗姜汤,喝后稍微出了点汗,感觉不那么怕冷了,自以为身体状况比较好,没有就医,在家随便找点治感冒的药物和每天喝姜汤、葱花汤对付,感冒症状有所缓解。本想过两天就会痊愈,岂料五天后的一个半夜时分,患者突然感到浑身郁胀,起来照镜子一看,自己吓了一跳,全身水肿,尤其是头面水肿明显,“我都不认识自己了”,患者说。小便也尿不出来了。天亮时找我来看,见头面及四肢皆肿,发烧,没有一丝汗,怕冷,身着棉衣,腰酸沉,小便少,有如茶色,舌淡苔薄白,脉浮紧。小便常规化验,尿蛋白达( ),并有大量红细胞。这是急性肾炎的表现,中医称之为“风水证”。

  我给她开了麻黄汤,又开了一个利水的五苓散(方有茯苓、猪苓、泽泻、白术、桂枝五味药物组成),再加蝉衣、浮萍、白茅根、车前子等疏风利尿之品。服一剂就出了一些汗,浮肿见消。服完三剂,小便就通利了,水肿消去大半。一周后,水肿全部消退,饮食、大小便都正常。后为防止复发,扶助病人的正气,我开了一些补气、补肾的药调理一个月,化验小便正常,从此病愈,未有复发。

  麻黄汤是《伤寒论》里“太阳病篇”的主打方剂,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方剂。麻黄汤由麻黄、桂枝、杏仁、甘草四味药组成,主要功效是发汗解表、宣肺平喘,针对太阳伤寒类的感冒,当然,麻黄汤的用途不仅仅是外感表证,也用于水液代谢失常等疾病,临床应用范围广泛。

  张仲景用麻黄汤来治疗太阳伤寒证。太阳病就是感受了自然界的邪气后所发生的疾病,也称太阳表证。我们现在叫“感冒”。自然界中有风、寒、暑、湿、燥、火(热),正常的情况下它们是不会导致疾病的,中医把它们叫做“六气”,六气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条件,但若气候变化异常,六气表现太过,就会侵袭人体而发病,这时候六气就变成了邪气,中医叫做“六淫”,“淫”就是太过的意思。如天气突然寒冷,人躲避不及,就会触冒风寒,出现头痛甚至连及项背、发热、恶寒、不出汗、鼻流清涕、打喷嚏的症状,这就是太阳病,因为外界的邪气侵袭人体,必从肌表而入,人体十二经脉中的足太阳经是主肌表的,就像人体的一个篱笆门一样,所以邪气侵袭人体,则足太阳经首当其冲,由于邪气在肌表太阳经,故做“太阳病”。

  太阳病的特点就是邪气在肌表,病位比较表浅,因此又称为“表证”。当然,邪气的强弱是相对的,发病与否还要看体内的正气强弱、体质如何?中医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就是说,如果一个人的正气充足,邪气就不会侵袭他。反过来说,如果他感受了外界的邪气,说明他的正气是不足的。如果一个人的正气不足,免疫力低下,或者皮肤腠理疏松,即使正常的温度变化对他来讲也会成为邪气,所以有些人就经常患感冒,甚至一年四季都陷在感冒里。

  《伤寒论》根据外邪的性质及人体的状态,把太阳病分作伤寒、中风、温病三类。素体腠理致密不爱出汗的人感受很厉害的寒邪,所导致的太阳表证叫伤寒证;素体腠理疏松爱出汗的人感受风邪,所导致的太阳表证叫中风,这里的中风不是我们现在所说的脑血管疾病,而是伤风的意思;如果感受的邪气不是风寒而是温热之气,所导致的太阳表证就叫温病。所以凡是感受了自然界的六淫之邪都可以发为太阳病的,包括我们在夏天出现的中暑,在其发病的初期也属于太阳病的范围。

  我们了解了太阳病还分伤寒、中风、温病三类,麻黄汤具体是针对哪类太阳病呢?《伤寒论》里,麻黄汤是用来治疗太阳病的伤寒证的,这种太阳病是感受了自然界的寒邪所导致的,所以会出现恶寒怕冷,由于寒邪的凝滞、收引的特性,会导致汗孔的郁闭,从而出不来汗,使体内的热量散不出去,再加上机体免疫系统的抗邪的作用,于是就会发烧,往往表现为39℃以上的高烧。足太阳经起于眼睛的内侧,沿着额头上行到头顶,然后再下行走后项、背部,一直到腰部,所以得了伤寒以后,足太阳经里面就会有寒邪,使得太阳经的气血运行不畅,就会出现头痛、后脖颈子疼(项部)、背痛、腰痛,甚至全身的肌肉及四肢的骨节都疼痛不适。太阳伤寒后咳喘、小便不利、水肿,治以麻黄汤

  如果足太阳经脉内的邪气不能及时祛除,那么邪气就会沿着足太阳的经脉往里走,到达足太阳的腑——膀胱,膀胱是主管小便的脏器,是参与人体水液代谢的重要器官之一,邪气干扰膀胱的功能,就会出现小便的异常,多见小便排出不畅,或点滴而下,或尿频而量少,所以有些人一感冒就尿不出来尿。

  同时,中医认为肺主皮毛,所以皮毛肌表的邪气还容易侵犯到肺脏,导致呼吸异常而出现咳嗽、气喘。肺也是人体水液代谢的重要器官,它的任务是负责把上焦的水液输送到下焦膀胱,所以肺与膀胱在水液代谢上就有了密切的关系,二者又都通于肌表,所以感冒后肌表、太阳经受邪,就很容易累及到肺与膀胱,导致水液代谢失常,引起小便不利、水肿病证的发生。所以,临床上一些水肿病,如急性肾炎水肿,往往是感冒寒邪引起,就是这个道理,这种情况下就可以用麻黄汤来治疗了。

  现在临床上用麻黄汤治疗伤寒感冒的并不是很多,有人认为根本就没有麻黄汤证,这些说法虽有过激,但也说明一些问题,现在中医看到的感冒的确也与张仲景那个时代有些不同。为什么呢,原因很多:一是全球温室效应,气候变暖,寒性的感冒相对减少;二是由于人的生活起居、饮食越来越不规律,熬夜,过食辛辣、煎炸、肥腻的食物,使得体质越来越“火”,即便感受寒邪,也马上会化热;三是有相当一部分患者感冒后并不是立即就诊中医,出现感冒治疗四部曲,即先在家里找点药对付,两天后不行再去药店找药,还不行的话就去打吊瓶了,最后还是不行才去找中医吃中药。而这时的感冒早就不是感冒初起那种情况了。从临床看,感冒初起绝大部分还都是寒性感冒,但疾病是随时发展的,如治疗不当,很快就转化了,不是单纯的寒性感冒或太阳伤寒证了,多是由寒转为热,有的经过打了一周、两周的吊瓶,舌苔又黄又腻又厚,发烧也从高烧变为低烧,这就转成了湿热,所以这种情况下麻黄汤多半用不上,只能是辨证论治,或采用辛凉解表的治法,或采用清热化湿的治法,如果再用麻黄汤、桂枝汤辛温解表方剂,等于是火上浇油,一治就坏,甚至导致非常严重的后果。即便是寒湿,使用麻黄汤也必须加上化湿的药物,如《金匮要略》里的麻黄加术汤。

  一个65岁男性患者,外感发烧三个多月不退。病初起时,感冒风寒,恶寒发热,体温达39.5°C ,浑身疼痛。经输液治疗一周,体温降至38°c 左右,从此体温再也不往下降了,继续住某医院输液治疗三周,体温曾一度降至37.5°C,但很快又升至38°C,各种相关检查做了个遍,花费一万多元,病人因经济原因要求出院。出院后,又辗转到另外几家医院门诊中西医治疗,体温一直没有降到正常,来诊时已持续发烧三个多月。刻下体温37.8°C,不出汗,膝关节和背部疼痛,头非常的沉重不爽,像裹上一条布一样,没有什么食欲,舌苔又白又腻。这是寒湿在作怪,先前受的寒没有出去(通过发汗才能散寒,输液不但散不出寒邪,反增湿气),又因输液增添湿邪,导致寒湿郁闭于表,寒恋于湿中,更不易外散。针对此,必须寒湿并治,散寒的同时加化湿的药物,用《金匮》麻黄加术汤,将方中的白术改为苍术(苍术发散作用强),再加陈皮、厚朴,实际上是麻黄汤合上了平胃散。只服3剂,体温即降至正常,胃口大开。后用三仁汤调理一周,体温未再升高。麻黄加术汤用于治疗“湿家身烦疼”,实践证明,对寒湿郁闭于表的发烧不除、身疼恶寒,本方有良效。

  一个20多岁女子,冬日外出受寒,当晚恶寒发热,咳嗽,声音嘶哑,竟连一丝声音都发不出,就诊时只能用笔在纸上写。伴有背痛、不出汗。此即太阳伤寒证。因喉主发声,由肺所主,皮表感受寒邪,肺主皮毛,外寒则经皮毛内合于肺,导致肺气壅塞,发声不出,中医称此为“金实不鸣”。当用麻黄汤发散寒邪,宣通肺气。给本方加木蝴蝶,2剂而愈。

  《内经》不但重视阴阳的升降规律,更是强调阴阳之间的互为根本、相互作用的关系。在一篇专论阴阳的篇章中,以天地云雨为例说明之。认为“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这里的天、云在上属于阳,地、雨在下属于阴。但是天气(阳)之所以能下雨(阴),是地气(阴)被逐渐上蒸的结果,而蒸发地气又要靠天阳之气的作用;地气从何而来?是天降之雨积聚而成。从中阐明了阴阳之间的互根关系,那就是:阳气可以化生阴津,阴津可以滋养阳气,也就是《内经》所说的“阳化气,阴成行”。自然界赋予万事万物的都是阴与阳二气,二气之间是互根为用的。只有阳气而没有阴气,万物不能化生;只有阴气而没有阳气,万物就不能生长。后世总结为“孤阳不生,独阴不长”。这是一个重要的理论,它指导中医应该如何去补阴、补阳。那就是欲补阳气一定要加养阴的药,欲滋阴也要用一点补阳药,这样阴气、阳气才能得到更好的恢复。这一点,张仲景运用得比较深刻。

  白虎加人参汤,由石膏、知母、甘草、粳米、人参五味药组成,是治疗阳明经热盛阴津不足的,所以用石膏清热,用知母、粳米滋阴,再用人参、甘草补气。

  白虎加人参汤的主要适应症就是口渴甚,口渴起来喝水都不解渴。那么,口渴滋阴就行了,为什么还要补气呢?这就是中医讲的阳气能生化阴津的道理,凡是口渴饮水不解的,根据阴阳互根的理论,不但是阴伤,而且有气虚,因气能生津,气虚使得机体自身产生阴津的能力下降,所以即使饮水也不能止渴。在临床上,单纯阴津不足补水就可以明显缓解,而有气虚者,单去滋阴就不奏效,必须加补气之药,以增加机体化生阴津的动力,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因为白虎加人参汤的主要见症是口渴而饮水不解,而口渴饮水不解往往见于糖尿病、尿崩症等疾病中,临床中经常用此方治疗糖尿病或尿崩症,也可用于治疗泌乳素增高症等,尤其是治疗糖尿病,是非常有效的方剂。

  糖尿病是一个内分泌系统的消耗性疾病,由于血糖的增高促使体内的氧化加速,使得有形物质大量耗散,表现出一派阴虚燥热的现象,出现口渴欲饮,小便频多,形体消瘦等症状,由于口渴多见,所以中医将本病称为“消渴”。我的门诊上有很多糖尿病患者,从其表现看,阴虚燥热的较为多见,常用白虎加人参汤治疗。一个中年男性患者,二年前得了Ⅱ型糖尿病,血糖高达19.5mmol,口渴频繁的饮水,每日达4000ml以上,小便频数,但吃饭正常。舌质红无苔。中医辨证当为阴虚燥热,我给她开了白虎加人参汤,人参用党参10克代替,并加花粉、麦冬、生地黄、乌梅等滋阴之品。服了一周,症状减轻的并不是很明显,口仍然很渴,化验血糖反而比上周稍有升高。仔细考虑,可能是补气药少的缘故,气少不能化生阴津,于是将党参换成人参,并加补气药生黄芪30克,气阴两补药淮山药40克。一周后患者又来诊,喜形于色,口渴的症状基本上解除了,血糖一下子降到10mmol,又服两周,血糖降到7以下,后给他气阴双补的丸药巩固服用一年。至今四年多了,血糖一直很正常。

  我们都知道名方六味地黄丸,是宋代儿科医家钱乙在《小儿药证直诀》中提出来的,有补肾阴的作用。但实际上这是张仲景的方子,张仲景有个八味肾气丸,因见于《金匮要略》里,所以又叫金匮肾气丸,就是六味地黄丸加上附子、桂枝。钱乙把附子、桂枝两个温阳的药物去掉,就成了补阴的六味地黄丸。后世把肾气丸作为补肾阳的代表方剂,治疗肾阳虚的疾病如怕冷、小便频数、腰膝酸痛、阳痿、早泄等,疗效很好。有趣的是,补肾阳时张仲景不全是使用温补阳气的药物,而是加了地黄、山茱萸、山药等具有滋养肝肾之阴的药,这就是运用了《内经》的阴阳互根理论,在补阳时加入补阴之药,阳气就会得到更好地滋养而壮大,就像我们冬天取暖要用水暖一样,如果纯用补阳之药,不但阳气补不起来,而且容易伤阴津,出现口干舌燥、大便干结、面生痤疖,甚至流鼻血等,试想我们冬日取暖靠火烤,空气中没有水分调节,将会引起怎样一个后果?现在有许多人喜服温补之品,动不动就吃鹿茸、鹿鞭、狗鞭之类,吃的是口鼻流血,七窍生烟,但也没解决根本问题,故我们不要盲目去补,肾阳不虚的就不要吃这些温补之品,否则,阳气有余就会变成火的。即使肾阳虚,也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科学去补,宜在补阳的同时,加上滋阴之品,使补力由“火暖”变成“水暖”,则补阳而不伤阴。明代大医家张景岳说的好:“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阳得阴助则生化无穷”,就是这个意思。

  清代有个大医学家叫张锡纯,他有一本书叫《医学衷中参西录》,临床很实用。张锡纯关于阴阳互根理论用的出神入化。他创制的补大气名方“升陷汤”,治疗大气下陷证,表现为乏力,整日非常的困倦,动则心慌气短,胸闷,没有食欲,精神萎靡不振,给人一种病病歪歪的感觉,很不健康。但化验检查往往又找不出毛病,现代临床上给这类病一个名字叫“亚健康”,意思是不健康但又用仪器找不到不健康的原因,或者干脆就叫慢性疲劳综合征。

  慢性疲劳综合征依据轻重程度分为三个层次:轻度者,多是脾气不足,或叫中气不足,临床常表现为乏力,吃饭不香或虽到吃饭点也根本没有食欲,头沉或头目不清爽,整日昏昏沉沉,大便不成形,小腹下坠等;

  重者,多是宗气不足,或叫大气不足,临床常表现为非常的气短,总觉气不够用,常需用力呼吸,上楼爬不动,甚至无力走路,常伴胸闷、心慌、出汗、气喘等。

  再进一步,就是肝肾精气不足,常表现为腰膝酸软,精力不济,夜晚睡眠不实,白天萎靡不振,小腿经常抽筋,或是两腿不安,睡觉时无论怎样摆放腿的位置都觉得难受,小便频,夜晚更甚,大小便都无力排出,走路时两条腿像灌了铅一样沉重迈不开步,脚后跟经常痛等等。

  中医是辨证而不是辨病的,这样的症候都是气虚的表现,而张锡纯所说的大气下陷证,平常最多见到。大气,中医的学名叫“宗气”,是通过呼吸、吃饭形成的,主管着人体的视觉、听觉、语言、动作,因而这种气很重要,是百气之宗,所以叫宗气。宗气虚了,人当然就会极度的乏力,就用升陷汤治疗。

  方中重用黄芪来补气,轻用桔梗、升麻、柴胡等提气的药,最有趣的是这里配伍了知母一味,知母是滋阴的药,就是起滋阴以养阳气的作用。我曾治一男性患者,因中年丧妻,情绪低落,生有四个孩子,妻子过世后孩子的吃喝拉撒睡就全靠他一人承担,终日劳碌,渐致形衰体堕。有一天,感觉胸闷、气短,呼吸不得连续,因家庭经济困难一直不去医治。病情逐渐加重,非常乏力,并觉从胸中至咽喉间像有东西堵塞一样,感觉头与身子上下不连,气短,甚则倚息不得平卧,影响饮食和睡眠。自疑患癌,坐以待毙。适逢我在他的家乡巡诊,才前来治疗。切他的脉很无力,因有胸闷、气短、心慌,认为他是胸中阳气不振,治以桂枝去芍药汤。喝了三剂,病情减轻不是很明显。后改用升陷汤,当时就想赶快补升他的阳气,所以就把知母去掉了。岂料,喝了一包,病人找上门来,说呼吸更加不连续了,气全堵在了嗓子眼里,胸咽憋闷。我恍然大悟,升陷汤去掉了滋阴的知母,使阳气升而阴不能长,阳气无阴以配,就会上亢,所以患者感觉咽喉中堵闷。于是,补加上知母,第二天他说昨夜呼吸很平和,睡眠安稳,乏力好转,前后服一周,症状消失,又开了几剂以巩固疗效。可见中药处方,关键时差一味药,就有可能谬之千里。

  后世治疗阴虚也多效法于《黄帝内经》、《伤寒论》,明代医家张景岳精辟地总结为:“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阴得阳升,则泉源不竭。”临床治疗阴血不足的病也的确要如此。还是张锡纯,他治阴虚发热往往常用三味药物,滋阴清热的知母、生地,配上温补阳气的黄芪,屡屡获得满意疗效。中医治血虚的方子叫当归补血汤,方中只有两味药,一个是当归,一个是黄芪,当归是补血的,黄芪是补气的,有趣的是用量并不是补血的当归大,而是补气黄芪用量大,且大于当归四倍,这就是取其阳能够生阴,气能够生血之理。所以,如果患者贫血、血虚,在服当归、阿胶这些补血药的同时,一定服用黄芪、人参、党参这样的补气药,不但直接补血,而且间接生血,调动人体自身的生化动力,才是治本之图。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56健康网 » 伤寒论》中的临证智慧《一

分享到: +More

评论 沙了个发

换个身份

取消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