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模式健康发展的提案收悉。该提案由银川市卫健委承办(市民政局和市财政局联合办理)。银川市卫健委在接到委员提案后,组织人员就做好办理工作进行调研论证,制定了办理方案,于日约见了委员,深入了解了有关情况,听取了委员对办理工作的意见和要求。办理结束后,告知并征求了委员对办理结果的意见,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银川市市辖三区二县一市,共有街道办事处25个,乡6个,镇20个,社区252个,行政村286个。截止2018年底,户籍总人口193.42万人,户籍老年人口28.78万人,占总人口的14.88%,失能(伤残)老年人口3万人,占老年人口数的10.8%;享受低保老年人口1.04万人,占老年人口数的4%;空巢(独居)老年人口2万人,占老年人口数的7%。
截止2018年底,全市建设并投入使用的养老机构共31家,设置床位7310张。其中公办3家,总床位数562张,占全市养老机构总床位数的8%;民办20家,总床位数3024张,占全市养老机构总床位数的41%,公建民营养老机构8家,设置床位3724张,占全市养老机构总床位数的51%。除上述养老机构外,另有政府投资在建的养老机构4家,设置床位1500多张,企业投资在建的养老机构2家,计划设置床位6000多张。2009年起步到2018年底,全市居家养老服务站已建有231个,信息呼叫服务平台7个,安装居家养老服务呼叫器2万户,配餐中心3个,助餐点69个。2011年开始到2018底,通过新建、购买、置换等方式,城市社区建设老年活动中心和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136个。2013年开始至2018年底,全市建成农村幸福(互助)院172家,其中有95家设有农村老饭桌。已建乡镇农村幸福(互助)院占行政村的60.1%。
(一)明确责任多方协调配合。为进一步贯彻落实《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自治区卫生计生委等部门关于加快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实施意见的通知》(宁政办发﹝2016)50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我市出台了《银川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加快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实施意见的通知》(银政办发〔2016〕110号),提出要构建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高质量医养结合服务体系,为老年人提供治疗期住院、康复期护理、稳定期生活照料一体化的健康和养老服务。建立了由市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市卫健、民政、财政等12个部门的领导为成员的银川市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全面负责推进银川市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组织协调、督导检查等工作。《意见》明确鼓励和支持养老机构、社区托养机构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及其他医疗机构建立合作关系,以签约合作的形式确定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的服务项目、服务方式以及责任与义务等事项,构筑市属三级、二级公立医院、基层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互联互通的预约就诊、双向转诊绿色通道,为入住老年人提供医疗巡诊、健康管理、保健咨询、预约就诊、急诊急救、中医养生保健等服务,缓解老年医疗护理供需矛盾。到2020年,所有市县公立医疗机构开设为老年人提供挂号、就医等便利服务的绿色通道;所有养老机构(含农村敬老院和有照料、护理功能的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站)能够以不同形式为入住老年人提供医疗卫生服务;所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所、中心)全部纳入医保支付范畴。支持现有医疗卫生机构创办老年康复中心、老年医院、护理院等主要为高龄、病残、失独老年人提供康复护理专业服务。二级以上综合医院、中医院要开设老年病科、老年病门诊,增加老年病床数量。支持部分具备条件的一、二级医院和专科医院发挥专业技术和人才优势,转型为老年人护理院。引导部分非建制乡镇卫生院建立护理院,开设医疗护理型床位或病区,鼓励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展康复、临终关怀等老年医疗护理服务特色科室。坚持养老与养生相结合,将中医治未病、中医药养生保健、中医药康复医疗融入健康养老全过程,利用中医药技术方法全面提升老年人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健全中医医院老年病科,增加老年病床位,提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推动中医医院与养老机构之间的深层次合作,积极发展养生保健、康复服务。全市二级以上中医院至少要与2所较大规模的养老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在养老机构开展融合中医药健康管理理念的老年人医疗、护理、养生、保健咨询、调理和康复服务,有条件的可设立以老年病、慢性病防治为主的中医药诊室。积极引导中医医疗和预防保健机构延伸提供社区和居家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鼓励开发、推广中医药健康养老产品,普及中医药健康养老知识。
(二)医养结合服务网络基本形成。全市基本形成以居家医养服务为基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为依托,护理院、康复医院和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等医养结合机构为支撑,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资源有效衔接的医养结合服务网络。
一是医养结合服务向居家社区延伸。全面推进家庭医生签约制度,为居家老人提供综合、连续、个性化的医疗护理服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老年居民医疗健康服务实行网络化管理,依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为辖区老年人开展免费体检、保健咨询、健康指标检测和健康信息管理等服务。截止目前,今年健康体检老年人48240人,规范健康管理老年人40116人,将老年人作为重点人群纳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已签约老年人92414人。
二是夯实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每个街道(镇)设置1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站和村卫生室覆盖全部村居,达到15分钟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覆盖率100%,基层医疗机构发挥专业服务优势,为社区老年人提供就近、快捷的医疗服务。
三是医疗养老协作机制逐步健全。在养老机构内设置医疗机构,实现医疗和养老服务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不断加强。医疗卫生机构为养老机构开通预约就诊绿色通道,为入住老年人提供医疗巡诊、健康管理、保健咨询、预约转诊、急诊急救、中医养生保健等服务,确保入住老人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医疗救治。截止目前,全市有31家养老机构中有11家开设了医疗机构,其中养老机构内设医务室或护理站总数9个,内设医疗服务床位2150张,内设门诊部2个。全市同时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和《养老机构设立许可证》的医养结合机构3家,分别是兴庆区唐徕老年托护中心、金凤区宁夏新协和老年关爱护理中心、灵武市福祥养老护理中心。
(三)医疗机构为老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为老年人特别是高龄、失能及部分失能老年人提供挂号、就诊、取药、收费、综合诊疗等就医便利服务,并在相应窗口明显位置设置“老年人优先”标志。截止目前,全市8家医院开设了康复保健科;32家医院为老年人就医开通绿色通道,其中25家一级医院为老年人就医开通绿色通道,7家二级医院为老年人就医开通绿色通道。
(四)试点探索“互联网+”医养结合模式。探索开展“互联网+”医养结合服务,运用互联网+运营思路,搭建智慧医养综合服务体系,一是引入北京金牌护士团队,在银川市西夏区中关村双创园落户互联网护理中心,建设居家护理平台,提供患者与护士的签约、护理健康管理、健康监测、护理评估、健康评估、和护理质量管理等服务,目前正在落地阶段。二是与银川中房幸福里养老院、宁居祥和养老院联合在兴庆区玺云台、博雅家园和银虹社区建设医养结合特色的社区卫生服务站,针对老年人开展中医和老年病方面的诊治,医疗机构专家团队定期线上指导开展健康管理评估,同时建立绿色通道线上定向转诊,康复后开展一对一的康复护理指导。三是对接线下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以居民健康档案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核心,通过终端检测、健康管理APP、物联网智能家居设备,实现服务对象的医疗、康复、照料、安宁疗护一体化管理。
(五)积极加大医养结合宣传力度。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和微信、微博互联网等新媒体,多层次、全方位宣传普及医养结合政策和健康养老知识,弘扬敬老养老传统美德,引导社会转变传统养老观念,鼓励失智、失能、半失能老人进入医养结合机构享受专业化养老服务。2019年,我们组织开展了“人口老龄化国情区情教育”暨“老年健康西部行”活动,目前举办了76场老年健康和孝德文化大讲堂,计划今年银川市举办120场,大讲堂进行现代老年医学发展理念、老年健康内涵、老年健康服务和以《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婚姻法》、《继承法》为主的法律法规、关爱老年人谨防保健品(收藏品、网络、电信)诈骗知识、传统孝道的文化讲座,并利用社区服务中心(站)、养老院、托老所、老年大学等,面向老年人及其照护者开展营养膳食、运动健身、心理健康、伤害预防、疾病预防、失能预防、失智预防、合理用药等内容的宣传教育活动。
随着养老产业的不断发展,政府逐步加大养老支持力度,提升养老服务质量。一是银川市每年安排50%以上的福彩公益金支持养老服务业发展,重点向居家、社区、农村和医养结合型倾斜。这些政策的实施,激励了社会力量对养老服务业的投资,使我市养老服务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养老服务整体水平有了大幅度提升。二是银川市政府2016年以来,逐年投资建设银川市爱心护理院,总投资近1.5亿元。目前一、二期已建设完成,三期正在建设中,计划采取公建民营模式运营,对银川市医养结合的健康养老模式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支持社会力量投资养老产业发展,鼓励各类社会资本投入健康养老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市财政每年安排民办养老机构床位补贴及水暖电运营补贴资金300万元。2019年银川市积极争取自治区财政厅居家养老竞争性评审,对西夏区及兴庆区争取到居家养老补贴资金1100万元,市财政每年安排居家养老资金600万元,对日间照料中心及老年活动中心每年安排水暖电运营补贴200万元,对三区居家养老给予大力支持。三是健全兜底养老政策,解决经济困难家庭的养老问题,健全特困供养人员、低保人员、优抚对象等困难家庭养老服务的特殊保障政策,市财政每年安排特困供养经费900万元,为失能半失能老人每年安排护理补贴100万元,为困难群众养老提供必要的帮助。根据《银川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实施意见》(银政办发〔2018〕64号)文件精神,建立了老年人护理补贴制度,明确了经济困难失能老年人的护理补贴范围及标准,即从2019年起执行对具有本地户籍低保家庭的重度失能老年人,每人每月政府给予1000元护理补贴;对低收入家庭重度失能老年人每人每月政府给予500元护理补贴。目前已完成2019年补贴资金的核拨工作,共为102名符合条件的老年人发放护理补贴90万元。四是2015年市政府制定印发了《银川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银川市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业发展实施意见的通知》(银政发〔2015〕8号),有力推动了我市养老服务业的发展。实施意见明确将民办养老机构的床位补助由每张床位0.8万元提高到1.2万元/每张,其中市级财政承担0.4万元;运营补助由每年0.18万元提高到0.2万元,其中市级财政承担0.1万元。2015年市本级发放民办养老机构床位及运营补贴206.03万元,2016年发放100万元、2017年发放79.3万元、2018年发放110万元。五是2018年市政府印发了《银川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实施意见》(银政办发〔2018〕64号),意见明确加大护理型(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扶持力度,从2018年起,对用房自建并投入使用的护理型床位,每张床位给予1.7万元的一次性开办补助(自治区财政10000元,市财政4500元,辖区财政2500元)。租用房且租期5年(含)以上及自有房屋改造的护理型床位,每张床位给予1.3万元的一次性开办补助(自治区财政6000元、市财政4500元,辖区财政2500元)。六是根据《银川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实施意见》(银政办发〔2018〕64号)文件精神,建立养老服务行业从业人员奖惩机制,提升养老护理队伍职业道德素养。鼓励和支持本科、专科毕业生,以及技工学院高级工班、预备技师班毕业生从事养老服务工作,凡与符合条件的养老服务机构签订5年以上劳动合同、实际工作满3年的,一次性给予6000元补助,所需资金从就业补助资金中列支。其中养老护理专业毕业或获得养老护理资格证从事养老服务工作的,与符合条件的养老服务机构签订5年以上劳动合同、实际工作满3年的,一次性给予9000元补助(6000元从就业补助资金中列支,3000元由市财政和辖区财政各承担50%)。
(一)进一步完善相关保障政策。建立健全政策体系,切实解决影响医养结合工作发展的关键问题,出台居家医疗及护理服务规范。
(二)加快建设医养结合人才队伍。大力培养老年医学、康复、护理等急需紧缺人才,提高从业人员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打造一支素质好、能力强的医养结合服务人才队伍。根据《银川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银川市“十三五”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的通知》(银政发〔2017〕233号)文件要求,到2020年,养老护理员岗前培训率要达到100%。持证上岗率达到80%。2019年计划三季度开展养老护理员的培训。
(三)加大医养结合经费投入。加强部门间的协调配合,落实完善相关优惠扶助政策,制定切实有效措施,鼓励带动公办医疗机构和社会民营资本投入医养结合事业的积极性,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养老需求。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56健康网 » 关于对市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第161号“关于促进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健康发展”提案的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