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有的基于数理统计,提供多种预测模型以供择优选用;有的基于人工智能,通过机器学习,为需求预测和库存计划提供独特的解决方案。整体而言,这些软件要比一帮计划员拍脑袋、各行其是强。但是,很多企业就是不愿采用,或者即便实施了计划软件,实际工作中还是在
其一,计划软件没法有效应对大错特错,比如促销、活动、项目等造成的预测准确度太低问题。我们知道,一个好的预测是“从数据开始,由判断结束;三分技术,七分管理”:好的软件系统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历史数据,做好基准预测,解决好“三分技术”的问题;但“七分管理”的问题,比如销售与运营协调,由销售、市场、产品端提供判断,更好地调整基准预测,却并不是软件能够解决的。也就是说,软件能比较好地解决“怎么做”,但没法解决“愿不愿做”的问题——职能博弈,信息不通畅,更多是个组织、流程的问题,需要从组织、流程角度来应对。
就如图中的这个产品,前40周的需求相对稳定,计划软件可以更好地应对,比如选择合适的预测模型,做到精益求精,把预测准确度提高几个百分点什么的,在提高有货率的同时,也适当降低整体的库存。不要小看几个点的改进:Gartner的一份研究说,预测准确度每提高10个点,公司的利润率可提高5到10个点[1]。不过对计划人员来说,最大的问题还是没解决:双十一、双十二期间的预测怎么做?就拿这个产品来说,一年72%的销量集中在那几周。要知道,提高整体有货率,适当降低库存重要,但真正让计划丢了工作的,是那些大错特错。
一个软件公司说,你把历史上的促销数据给我,比如促销的产品、促销的时间、促销的力度、促销的方式、类似产品是否也在促销、竞品的促销情况等,我们可以用人工智能(AI)建模,通过机器学习来总结规律,结合下次促销的参数,来预测下个促销可能的销量。计划团队说,促销数据、促销方案在营销那边,找不到合适的人要;即便找到合适的人,也并不一定能要到。这表明,销售跟运营计划的主流程没有打通,有数据的职能(计划)和有判断的职能(销售)没法有效对接。计划职能解决不了的问题,软件系统当然也解决不了。
也就是说,计划软件的特长不是帮你打通职能壁垒,促进跨职能协作;而是帮你精益求精,把那些主要是数据驱动的计划做得更好。我们用错误的标准来衡量计划软件,当然会得到错误的结论。对于软件开发者来说,如果定位不清,把大量的精力花在解决组织、流程问题上,注定是浪费资源,在对着错误的树汪汪叫[2]。对于有些企业来说,因为整体运营实在粗放,还没有到精益求精的地步,其实是没有能力上这样的计划软件,倒是建议他们更多地发力组织、流程,促进销售与运营之间的协作,投资回报率或许更高。
其二,软件往往不能显著降低整体的库存水平。很多计划类软件把降低库存作为一大卖点,其实并非如此:好的计划软件一般会降低库存,但整体降幅往往并显著;计划软件的更大价值在于改善库存结构,把合适的库存放在合适的产品上,在适度降低库存的同时,系统提高了有货率(服务水平)。让我们拿健身减肥来打比方说明。
跟健身减肥一样,库存控制分三个阶段。在初级阶段,库存很高,但客户要的没有,就如一身肥肉,都长在肚子上(高库存、低有货),这是很多公司的起点。然后开始健身,整天跑步、举铁,一段时间下来,上称一称,很失望地发现,体重并没多大变化,甚至增加了。想想看,整天锻炼,胃口更好了,吃得更多了,体重能减轻吗?但是,你也会注意到,你的身体更加匀称,肉长到合适的地方去了。这就到了高库存、高有货阶段。那就接着练,对自己更“狠”点,改变饮食结构,生活更节制,一点点把那些肥油给练下来,肌肉更多了,体重也下来了,这就到了低库存、高有货的第三阶段。
在这个三阶段“健身减肥”过程中,计划软件通过提高预测准确度、设置更合理的安全库存,把合适的库存放到合适的产品上,改善了粗放经营下,过剩和短缺并存的情况。可以说,计划软件主要在做第二阶段的事,实现高库存下的高有货。那怎么才能到达第三阶段呢?这就得回到库存的三大根源:周转周期、不确定性和组织行为,通过缩短周转周期来降低周转库存,减小需求和供应的不确定性来降低安全库存,以及改变组织行为来降低多余库存。这需要营销、生产、采购和供应链的整体协作,更多地是个执行问题,而非计划和计划软件能应对的——计划软件更多地是准确地量化,但不是改变这些库存的根源。
其三,系统和组织两层皮,计划人员不愿放弃控制。这有点费解,简单地说,就是软件虽然很好,但由于各种因素很难用,计划的结果不可靠;或者其中的逻辑复杂,计划人员没法理解,不理解就不信任,不信任就自然不用。两者都导致系统和组织两层皮,即便上了计划软件,计划人员还是我行我素,继续在Excel表格上做道场,计划软件就沦为上载计划结果,跟ERP对接的接口。
要知道,凡是个计划软件,如果要得到可靠的结果,都要求“清洗”数据。这很费事,要做好的话,会占用相当多的时间。很多企业没有决心,也就没有资源把这事儿做好,结果就是“垃圾进,垃圾出”,对于计划软件的建议,计划团队当然不信,自然也koi不会去采用,软件系统就成了摆设。这是系统和组织两层皮的原因之一。
另一个原因呢,就是软件中的很多逻辑,比如预测模型的原理和择优,计划人员根本就不理解。再加上制定这些逻辑的人呢,往往是一些IT和数理统计背景的,他们懂一点计划,但其实不熟悉计划具体怎么做,导致软件系统的实操性有限。比如有些模型虽然在数据拟合度上很好,也就是说跟历史数据很匹配,但不一定符合具体的业务环境,实际预测效果并不好。计划人员虽然不懂这些逻辑,但一眼就能看出,软件系统做出的计划并不靠谱,当然就不会去用了。
就这样,计划软件就成了一个“垃圾进、垃圾出”的黑匣子。与其把命运交给这么一个没法控制的黑匣子,还不如自己继续在Excel表格上做计划,至少自己可以控制,满足自己“一切尽在掌控”中的“受控感”。不过话又说回来,很多计划人员做计划,其实是拍脑袋为主,很难说整体效果会好过计划软件。所以这种“受控感”其实是虚幻的,它无非是自己做饭自己吃,让你感到放心,并不是说比别人的更好吃。
不幸的家庭各有不幸。计划软件得不到应用,还有很多别的因素,这里就不赘述。那作为实践者,我们该怎么办?
首先,凯撒的归凯撒,上帝的归上帝:计划是“三分技术,七分管理”,计划软件的强项是解决“三分技术”问题;在“七分管理”上,销售跟运营的协调流程至关重要,供应链部门都没法打通,我们当然不能寄希望于第三方和计划软件。这是组织和流程的问题,在我的绿皮书中有详细的探讨:《供应链的三道防线:需求预测、库存计划、供应链执行》(与赵玲合著)。
其次,要调整期望,理解计划类软件的价值在于优化库存结构,提高有货率(服务水平),同时控制整体库存——好的计划软件能够提高预测准确度,设置更合理的安全库存,这些举措一般能降低库存,但很难大幅度降低库存水平。
最后,该流的汗还是要流,对于实施计划软件的基础工作,一定要做到位。比如计划团队得投入资源清洗数据,这没有捷径可走,不管你用不用计划软件;计划人员要理解基本的预测模型,以及模型的择优,即便不用计划软件,这也是计划人员,特别是管理层面必须要掌握的。我的第五本书专门探讨最根本的预测模型,以及模型的择优,现在正处于出版过程,有望在2020年3月份上架:《需求预测和库存计划:一个实践者的角度》。
对于读者,我也希望了解你们是不是在用计划软件,用的话,效果如何;不用的话,为什么不用,有没有尝试用过。欢迎在文后留言,先行谢过。
本文系刘宝红授权世界经理人发布,并经世界经理人编辑。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世界经理人立场,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并请附上出处(世界经理人)及本页链接,推荐关注微信公众号(ID:CEC_GLOBALSOURCES)
© 世界经理人:自1999年创立以来,世界经理人网站(致力于引导职业经理人实现卓越管理,以专业的形象为经理人用户全方位提供最佳管理资讯服务和互动平台。
当经济低迷,大环境不景气时,企业如何采用非裁员的方式削减开支,提高利润率?
在采购和供应链管理领域有十几年的丰富经历,主要集中在高科技和小批量行业 。畅销...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56健康网 » 软件往往优于手工计划为什么企业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