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健康中国”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近年来,很多有才华的明星和事业有成的企业负责人英年早逝,这些报道让人们唏嘘的同时,也向人们敲响了重视自身健康的警钟。因此,健康养生类电视节目应运而生。如何在众多节目中独树一帜,收视常青,这也对众多电视养生节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对周口广播电视台《健康有约》栏目的成功创办为切入点,从内容的创新、形式的创新、平台的创新三个部分,阐述了创新对于一个栏目的重要性,这也是保持节目蓬勃生命力的秘笈。
2014年12月,习在江苏调研时指出“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2016年“健康中国”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2017年,全民健康被写进十九大工作报告。同时,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大健康传播的时代已经来临。特别是近两年,多家媒体报道一些有才华的明星和事业有成的企业负责人英年早逝,这给人们敲响了重视自身健康的警钟。
因此,健康养生类电视节目应运而生,深得观众喜爱。以北京卫视《养生堂》为首的健康类电视栏目长盛不衰,后起之秀——《我是大医生》一度蹿升省级卫视同时段晚间自制栏目榜首,这些都刺激了全国各地电视台健康服务类节目如雨后春笋般纷纷设立。周口广播电视台的《健康有约》栏目创办于2016年,自开播以来,收视率节节攀升,成为市民的健康管家、生活中的好帮手。《健康有约》的成功之处就是以“新”制胜,不断创新传播内容,并借助多元化的传播方式,起到健康引领作用。
调查显示,在我国居民当中,大部分老百姓将主要的健康投资花在“疾病治疗”上,而对预防的投入只占很小部分。其结果就是面对疾病困扰,长期与病为伴,耗尽家产和家人精力,这一切均是由于错误的“健康投资”方式所致。《健康有约》栏目创办的初衷就是“治未病”,加大疾病防控力度,引导居民管理自己的健康,做到未雨绸缪,防范于未然。栏目秉承“传播健康理念,普及医疗常识,提升健康素养”的宗旨,鼓励老百姓从疾病的预防做起,一点一滴积累养生常识,真正将健康存储起来,使自己不得病,少得病,并由此及彼将健康理念传递给家人和朋友。
周口是一个拥有一千多万人口的农业大市。多年来,心脑血管疾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严重威胁着人民群众的健康。很多慢性疾病是由于不良的生活方式造成的,如果健康科普类知识能够通过电视平台走进千家万户,一些疾病就能够得到有效预防。因此,《健康有约》栏目在选题策划上,遵循让每个人真正成为自己身体的主人的思路,最终目的是提升公众和广大患者的健康素养。
《健康有约》开播三年多来,节目内容从原来的预防三高、糖尿病等常见病选题,逐渐拓展为关注职业病、抑郁症等特别策划;从饮食、营养到运动保健,涉及百姓关注的方方面面。节目还多次策划推出多学科参与的特别节目,为观众带来专业的健康解读,充分体现了栏目的权威性。
《健康有约》栏目与原周口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结合疾病防治日陆续推出了特别节目,充分体现了栏目的公益性。2017年6月,《健康有约》推出了“走进校园,关注儿童健康”专题节目。针对“青少年近视”“儿童牙齿健康”“小儿多动症”等话题,先后走进周口市文昌小学、周口市六一路小学、川汇区纺织路小学等,把演播室搬到学校和社区,有近万名学生参与节目互动。由于是在户外录制,孩子的抗干扰能力差,并且爱动是孩子的天性,如何让孩子们坐得住,听进去,编导可没少花费心思。在节目开始每隔5分钟,编导都会在环节设置上请现场的孩子参与一个互动,有律动表演、有辨真假环节,并在现场运用道具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主持人和专家几乎成了孩子们的偶像,现场高潮迭起,一些健康知识巧妙地融入互动之中,真正做到了寓教于乐,在欢声笑语中为孩子们上了一堂不可或缺的健康课。为了扩大影响,还开通了《健康有约》的网上直播,在场外得到了观众和网友们的强烈反响,很多网友纷纷点赞:“爱上丽江”网友留言称:“节目题材好、环节设置巧妙,适合孩子。”“麦兜妈妈”网友留言说:“这样的健康知识不仅孩子需要,作为家长也需要,为《健康有约》点赞!”
内容创新是《健康有约》栏目创新驱动发展的“核心机”, 这也符合当下人们对电视传播的需求,“机”不可失,我们会边摸索、边实践,与时俱进,为居民提供更多“有料、有趣、有用”的健康服务。
《健康有约》一直秉承“有用、好看”的栏目宗旨,立足贴近生活、贴近群众,避开专业术语和“套话”,坚持大众健康栏目要“说人话”。俯下身子说平民化的语言是《健康有约》节目的又一制胜法宝。
首先,主持人的语言技巧很重要,她的沟通、交流能力是体现栏目实力的核心。从主持层面来讲,让观众喜欢是一个硬指标。一个好的主持人是栏目的灵魂。《健康有约》主持人“甜甜”以甜美的形象和极具亲和力的语言技巧拉近了受众与栏目的距离。现场互动中,甜甜与观众的交流更多的像拉家常,“甜甜”也成为栏目的形象代言人。很多市民甚至说不全《健康有约》栏目的名称,但你只要一说起“甜甜”,她们都会滔滔不绝,说甜甜那期教我们做那个“小柴胡汤”还真有效,“那期保健操我跟着做了,到现在还在坚持做”。
其次,营造平民化的语态环境得益于有一支优秀的编导创作团队。为了把高深莫测的医学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健康道理,节目力求把复杂抽象的内容进行可视化的具象呈现。节目中打破了原有演播室主持人与专家一对一的访谈方式,在专家讲解中,融合案例分享、科学实证、动画演示、大型道具等多种手段。专门开辟“医生实操专区”,让语言表述不清的内容,通过现场医生模拟场景,化抽象为具象,让观众看得清记得牢。特别是针对常见病这类选题,为了寻找新的切入角度和表达方式,《健康有约》编导们必须想出三种以上的方案,在栏目组编前会上,大家畅所欲言,从中筛选最优,真正让知识“显原形”,让观众看得懂、用得上。
《健康有约》栏目从2016年初创办于周口广播电视台科教频道,到新闻综合频道面向全市观众播出;再到今天栏目主创团队走出演播室,走进学校、社区和农村,走到群众中去,开启了媒体和百姓互动的全新健康理念传播模式。
每年有针对性地邀请全国医学界的知名专家以及科学院院士走进演播室,对全市人民进行健康知识普及。其中邀请的全国健康教育首席专家、中华预防医学会会长、国家卫生部原副部长王陇德院士的讲座非常受欢迎,讲座时间原定两个小时,最后延长到3个半小时。
为了适应当前信息碎片化的发展,我们还把每期健康讲座分解成若干短视频,放到网上进行二次、多次传播,让更多的网友获取健康知识。
在每年的春秋两季,《健康有约》都会把演播室搬到社区、农村,让周口市的权威专家与群众面对面,采用主持人、专家、健康达人与现场受众围绕话题内容进行延伸,形式更接地气,案例更切实际,使群众不出家门就可以和大牌专家互动。
2017年9月,为了普及“三高”知识,栏目联合全市权威专家,把《健康有约》直播车开进人和社区、万基社区、东新区许湾办事处等市内大的社区和农村社区进行健康科普,手把手教市民合理膳食、合理运动。全国高血压防治知名专家刘华玲走到群众中间,手拿限盐勺、限油壶,耐心地给市民讲解每天用的量如何控制,50岁以上的人如果控制好血压,能减少多少疾病的发生,听得现场的观众连连点头,栏目组还在现场把一些限盐限油的工具和药品发放给市民。2017年11月14日是世界糖尿病日,栏目联合周口市糖尿病权威专家沈绚梅走进农村,为农民朋友讲授科普知识。2018年《健康有约》栏目开始从关注慢病转向关注职业病。2018年5月和9月栏目先后走进装饰工人和教师群体开展职业病防治特别节目。
电视访谈节目以其强烈的参与性、互动性、娱乐性受到大众的喜爱,它作为电视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想为受众知晓、领悟,必须借助有效的传播策略。[1]《健康有约》每期内容由主持人、专家、健康达人和现场观众组成。多元的互动成为节目中的收视亮点。每期节目除以上形式外还加入大众病例、辨真假、街采等一些短片,这极大地增强了节目的可视性。2017年,又增加了网友问答环节,建立微信、微博等形式的观众问题档案,统一管理,筛选、分拣,及时在节目及微信中回答,调动了市民的参与热情。2018年,在演播室增设“健康大课堂”互动区,让热心观众以情景剧的形式科普健康知识,既增加了可视性,又让互动更直观,受众喜闻乐见。
近年来,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电视媒体的主流地位受到严峻挑战。[2]为加快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步伐,《健康有约》栏目除保留传统电视传播外,还在周口手机台开辟主战场,使《健康有约》传播实现了电视屏和手机屏的二合一,利用多元化的传播矩阵,大量“吸粉”,黏合受众。
目前《健康有约》传播平台已经突破了单一的电视媒体范畴,开通了《健康有约》微信公众号,目前总粉丝量已经超过10万。内容包括栏目视频的碎片化整合传播、图文精编、专家预告、科学运动健身等,互动效果非常好,受到网友的欢迎。
为实现多元化的传播模式,让《健康有约》传播更远、受众更广,在周口手机台增加回看功能。观众错过了播出时间可以随时回看,并且可以留言、跟帖、打赏、点赞,与主持人互动等,从而达到任何人、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终端均可获得《健康有约》的信息。
在周口手机台为《健康有约》开辟一个新的传播阵地——健康养生平台,每天可以实时发布《健康有约》的相关信息,改变周播节目信息量小,不能及时更新的短板。平台可以及时播发录制现场、专家短片、座谈话题、专家课件,承载所有视频内容,开辟多元传播渠道,达到立体宣传的效果。
在周口手机台《便民生活圈》开设《求医问药》和《名医堂》专栏,目前经过三年的运作,《健康有约》邀请到的省市级专家医生团队已经有近百名,老百姓可以通过《求医问药》预约专家号、与医生在线交流。在此基础上,还可以积极探索《健康有约》产业链,通过与各大医院联手,通过线上线下互动,做好营销,为栏目造血,使之走得更远。
针对周口市医疗卫生行业的大事件、突发事件及技术性重大突破等,在周口手机台直播专区,随时随地进行现场直播。比如2017年现场直播的周口市中心医院24小时“绿色通道”(又称“救命通道”)、“流感来袭”等,效果非常好。特别是“流感来袭”这期节目,通过专家的正确解读,让受众懂得了“流感”可防可控,一定可以战胜,从而消除了市民的恐慌。
《健康有约》在手机台《主播来撩》板块鼎力推出主播甜甜,满足网民与主播的互动需求。页面上有主播甜甜的照片、兴趣爱好、微博,这一平台吸纳了大量“90后”“00后”的新生代在此聚集、交流。揭开电视节目主持人的神秘面纱,网友可以近距离了解主播,了解《健康有约》的最新动态,并能发帖、评论,主持人甜甜进行回复,手机台《主播来撩》为《健康有约》积极“吸粉”拉动人气。
尽管互联网风起云涌,但可以预见,今后一段时间,电视媒体依然是健康传播的重要途径和方式。这是通过电视媒体长期向受众提供真实、权威、可信、有价值的信息产品所建立起来的。栏目要想有新作为,还必须坚持公益性,把创新放在首位,在创新中求生存、在创新中求发展。作为电视人,我们有信心把健康服务类电视节目一直办下去,让健康养生知识更具有传统特色和独特的文化属性,真正为国人服务,成为民众的健康管家,不生病,少生病,真正实现全民健康,一起奔小康。
[1]刘禀诚,刘海明.电视访谈节目的文化内涵及其传播[J].新闻爱好者,2016(12).
[2]俞铮.传统媒体发展新兴渠道传播的战略管理[J].新闻爱好者,2015(9).
“2018新闻传播学院院长论坛”11月10日在厦门大学举行。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卢新宁,福建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秘书长梁建勇,厦门大学党委书记张彦,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等与会并致辞。
由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于11月7日至9日在乌镇召开。本届大会以“创造互信共治的数字世界——携手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为主题。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56健康网 » 谈健康养生类电视节目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