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中国健康产业“复苏”的脚步。无论网络如何强大,社群营销如何红火,业内人士作为“逼上梁山”的新手,带来的收入也只能是略有小补。最难熬的是即便确诊人数已经16连降,也还不知道什么时间能够正常上班,人们能够摘下口罩自由行动,生活恢复常态。
疫情给行业造成的巨大损失是无可争辩的,但是对于行业今年的发展趋势,小编坚定地认为:这场疫情虽然是一场灾难,但它至少让健康产业的同仁,省下了5年的健康教育时间!古人说:“吃一堑,长一智”,这场痛彻心扉的大灾,让中国人的“健商”猛增!抓住这个全民健康意识“原力觉醒”的几大良机,后面三个季度中国健康产业就能创造奇迹,一飞冲天!
被迫居家隔离的这段时间里,一方面,保健品消费被迫按下“暂停键”。另一方面,顾客为了提升自身免疫力加大了各类保健食品的服用频率和数量,产品消耗加快。解除隔离后,会销企业必将迎来一波“补货潮”,从短期急需的消杀用品到其他口服产品,全产品线销量提升。
二、各种兼具消毒、杀菌、润肤、美颜功能的优质消杀用品,将会成为市场的新宠。
过去那些被认为有“洁癖”的人才会常备的消杀用品,今后将升级换代后进入家庭。目前的大部分消毒液,都以强氧化剂为主,大部分都对气管、粘膜、皮肤有刺激性伤害。而升级后的产品,将是无毒、无害、无刺激性,甚至具有护肤美容功效。例如目前老年产业平台正在销售的一款消毒液,就可以进行口腔消毒。
三、具备防尘、防毒、负离子润肤等功能的中高档保健口罩、手套、防晒帽、袖套、内衣等,将会成为爱美人士必备用品。既然戴着不舒服又非戴不可,那就给它增加点保健功能,这下心理就平衡了。
在新冠肺炎的治疗过程中,中医药产品战功赫赫,引起了全世界瞩目。这一战绩用铁的事实回击了前几年“取消中医”的杂音,证明了中医药在治疗急症、重症的强大实力,必将为今后中医药和以中医药为基础的保健食品,奠定良好的市场基础。
这方面就不多说了,众多国内顶级医学专家早已达成共识:“免疫力就是最好的药”,那还有什么可说的。第一找到它,第二买回来,第三吃下去,第四坚持吃。
六、80后、90后改变市场格局,“成分派”养生达人大行其道。曾经被视为“颓废的一代”的80后及其接班人90后,现在已经纷纷跨过不惑之年和而立之年,代价就是在生活和工作的重重重压之下,经常感到力不从心。于是保健食品和家用理疗器械,就成为缓解疲劳、提高身体素质的佳品。但是他们对产品的要求更高,眼光和口味更挑剔,需要的是“细粮”。其中文化程度较高的“成分派”,往往会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对症下“料”,已经日渐成为流行时尚。值得一提的是,他们正值收入上升期,其消费能力远超传统的中老年群体。他们的需求提升,将对健康产业的产品机构、营销渠道等诸多方面,都带来巨大冲击,产业格局将为之改变。
七、“屏幕”争夺战日趋激烈,谁能“霸屏”谁就是赢家一场新冠肺炎,让身患“网络依赖症”的消费者,病情又重了三分。小小的手机屏,早已战胜了众多跨国商场和超市,成为最赚钱的渠道。无论是社群新零售,还是短视频营销,或者网上商城,都抢走了大量的线下顾客的眼球。一场直播销量超过一个公司的全年收入,早就不是新闻。传统会销企业,如果不能抓住这波机会,研究、试验、转型电商,尽快把自己部分销售力量转移到线上,恐怕它的好日子就没几天了,因为顾客已经去了。
八、保健食品功能细分将重新定位,更多功能将进入法规。对于保健食品的功能分类早就饱受争议,因为分类太少,逼得很多功能差异很大的产品 ,不得不声称统一功能,令消费者非常困惑。监管部门也一直在研究和征询各方面意见。这次的疫情无疑会加快这一进程,今后将会有更多功能分类的产品,进入法规和市场,让人们拥有更多选择。
九、疫后企业人员流动加剧,“减肥”和“扩容”同步进行。长达一个月的“春节假期”结束后,到全国解除隔离、市场真正恢复恐怕还要有一段时间。而这段时间对业内大多数企业都是一个非常严酷的考验。疫情结束后,无论是企业主动裁员,还是员工跳槽离职,行业从业人员将会出现大的流动,疫情期间能够坚持通过社群等线上手段创收,损失小甚至有赢利的企业,将会吸纳新鲜血液,扩张团队规模,行业实力版图将会出现大的改变。
十、迎来更加严格的监管和更大力度的扶持,规范经营、创新经营的企业将迎来春天。一方面,政府对此前行业乱象的恶劣印象犹在,唯恐保健行业“给点好脸就上房揭瓦”,坚定不移的坚持严格监管,对敢于声称“保健食品能对抗新冠病毒”的企业,毫不犹豫的严厉打击。另一方面,地方政府“保增长”压力山大,只要企业规范经营,就会大力扶持,保驾护航。对于不触碰原有法规监管,勇于创新的企业更会大力扶持。商场如战场,强者拥有更多的选择权,更多的生存机会。你永远不知道灾难和机会哪一个先来,唯有强大自身,才能抓住每一次成长的机会。对企业来说,“免疫力是最好的药”同样适用。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56健康网 » 抓住健康产品消费热点就能赚到大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