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强身健体,新区一些老年人不仅重金购买保健品,而且还把保健品当成包治百病的仙丹妙药,甚至停止服药
滨海新区网11月23日讯 “我父母一辈子都是省吃俭用,可是现在他们每个月几千元的退休金全买了保健品了,现在每天把保健品当饭吃,连药都不吃了。”昨天,家住塘沽新河的李女士忧民忡忡地向本报热线反映说。近日记者走访也发现,新区很多老人把保健品视为了“包治百病”的神药,每天拿保健品“顶”着。
据李女士介绍,她的父母都年近7旬,退休前都是塘沽二中的教师,“老两口为教育事业奉献了一辈子,身体状况特别不好,本以为他们退休后可以清闲地调养身子,哪知现在天天比上班还忙。”李女士说,现在父母每天忙活着参加小区里举办的各种养生讲座,听一些所谓专家的现场授课,购买各种保健品,“老两口床上铺的床垫,枕的枕头,用的饮水机都是保健的。我母亲每天甚至把买回来的营养素当饭吃,说是能补充身体内的微量元素,有病治病,无病强身。”
李女士说,母亲从年轻的时候就有高血压,这么多年来一直靠降压药“顶”着,可是最近母亲却把降压药给停了,说是吃了营养素就不用吃降压药了。这令她很担心,几天前她特意拿着营养素找医生做了鉴定。医生说这只是一般的营养品,没有药效,不能用来代替药品治病。李女士将医生的话转述给母亲,哪知母亲根本就听不进去,还说医生的话不如专家的可信。
据李女士介绍,在她们小区,像她母亲一样每天把保健品当药吃的老年人为数不少。对此,李女士忧心忡忡,“这些保健品价格贵不说,还尽忽悠人,可是不知道老人为何对这些东西那么偏信。”
昨天,记者在塘沽中心北路附近的几个小区进行了走访。在采访的30位老年人中,有24位表示曾听过讲座并购买过保健品,其中12位每天还在坚持服用保健品,而放弃正常服药的也不在少数。记者发现,在这些老年人口中,保健品就是“包治百病”的神药。一些老年人甚至告诉记者,只要一天不吃就觉得浑身不舒服,停上几天,之前的老毛病就又犯了。
家住徐州里的刘岩珍老人告诉记者,她患胸闷、哮喘已经十几年了,自从去年开始服用某保健品后,症状明显减轻了,不仅如此,自己多年的腰腿疼、心脏病等症状也明显缓解,“没有这药啊,我根本就活不到今天。”刘奶奶说,现在她是小区里的义务宣传员,只要遇见老街坊她都会推荐他们去买,“包治百病,神着呢!”
刘奶奶口中的那种保健品真是神药吗?记者带着说明书咨询了港口医院的医生。医生表示,这里面的主要成分是银杏和三七,银杏对哮喘病有一定疗效,但对于腰腿疼、心脏病没有效果,当然更不能成为包治百病的“神药”。同时医生还表示,保健品是食品,不是药物,根本就不能代替药物达到治病的目的。
天津康桥心理咨询中心何梅老师表示,老年人过分依赖保健品实际上已经是一种成瘾状态,“进入老年后,老年人一方面本能地在心理上会对死亡产生恐惧,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的的不断进步,他们也都想多活几年享受美好生活,再加之家庭和社会关系的缺失,老年人就很容易对广告中夸大其辞的保健品抱有侥幸心理,产生依赖。”对此,何老师表示,家庭成员应该给老年人更多的关爱,让老年人更有安全感,并且定期带老人去医院做检查,引导老人运用正常的方式强健身体。
针对这种现象,社会学者孙启认为,老年人大多患有各种慢性病,饱受病痛之苦,常常抱着“有病乱投医”的态度到处寻医问药。而一些经销商根据老年人的这种心理投其所好,将保健食品和保健器械的功能无限夸大,从“迅速治愈”到“包治百病”,让老年人以高价购买一些名不副实的保健商品。不少老人用过之后不但没有什么疗效,还有可能耽误病情。“商家铺天盖地的广告和神乎其神的宣传更是让老年人对保健品效果深信不疑的诱因,相关部门应该建立监管体制,把好保健品及保健品广告的监管关。”孙启说。(记者 于浩洋)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56健康网 » 老年人“保健品依赖症”让人忧(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