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寿有个“金三角”!美学者提出“新世纪长寿处方”:活动有价值、有事儿干和健康行为

  不论襁褓婴儿、青春飞扬年轻人、不惑中年人还是银发老年人,如何健康长寿有意义地生活都是永久的话题,尤其在银发浪潮即将到来的老年社会,如何减少疾病及残疾就更为重要。

  美国斯坦福大学Philip Pizzo教授开出了一张“新世纪长寿处方”:有生活有目标、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和健康生活方式。

  这个长寿“金三角”,说白了,怎样长寿就是活得有价值、有事儿干和健康行为。

  指出,仅30%过早死亡与遗传因素有关,社会环境、环境暴露、行为和生活方式则决定了剩下的70%。

  而不论是心血管病,还是痴呆,均可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战胜”遗传因素。

  一项30万人进行的研究表明,孤独感的危害等同于酗酒,或每天吸烟15支,甚至比不运动所带来的危险还要严重。

  一项40余万人的分析显示,积极参加社会活动者生存率提高了50%,而孤独者心血管病风险增加了29%,脑卒中风险增加了32%。

  孤独不为英美人专有,在我国,城市老年人与社会逐渐脱离联系的比例达21.4%。

  在一项针对1198名50岁成人的研究中,31%的人有一个“超越自我,永不言败”的目标,包括致力于改善他人的生活、让世界更美好、追求精神目标。

  关爱他人者可长寿。健康和退休研究中的50岁6985人的研究表明,有强烈的生活目标与死亡率的降低有关。

  JAMA上发表的一项挪威研究显示,收入最高和最低的25%的男性和女性,预期寿命相差了8.0年和6.0年,而收入最高和最低的1%之间,这一差距更是分别达到了13.8年和8.4年。

  一项多国学者对亚洲近70万人追踪10多年的汇总研究表明,读书多受教育水平高,会降低全因死亡风险、心血管病死亡风险和癌症死亡风险。

  还有研究显示,1999~2013年,在美国未接受过大学教育的白人死亡率最高。死亡原因包括吸毒、酒精中毒和自杀。

  代谢综合征发病风险呈现阶梯下降趋势。高中/中专和大专及以上学历者发病风险较未上学者分别降低了28%和43%。

  认为,上述这些因素对降低人群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很重要,尤其对于中老年人,应该作为健康评估的一部分,医生也应该相应个体化给予处方。

  他表示,尽管这些有些老生常谈,但这对于促进个人、机构、社会的利益都很重要,有助于更好地促进全生命周期人群的健康,降低个人、社区和社会不同程度的经济、医疗和社会负担。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56健康网 » 长寿有个“金三角”!美学者提出“新世纪长寿处方”:活动有价值、有事儿干和健康行为

分享到: +More

评论 沙了个发

换个身份

取消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