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国内快消品牌的代表,娃哈哈的成长如同其命名一样,一直以来都是快乐的成长。但这种改变从2012年娃哈哈业绩首次下滑开始改变,从2013年的782亿到2018年的468.9亿元,虽然去年娃哈哈业绩有所回升,但回头看来更像是一次“回光返照”。目前的娃哈哈虽不是廉颇老矣,仍是饮料界的霸主,但不得不说娃哈哈的前路变得铺满荆棘。
牛奶,是中国家长公认的“健康源泉”,而果汁则是饮料中为数不多的健康饮品。娃哈哈首次将牛奶和果汁这两个元素融合在了一起,不仅有饮料,更有香甜浓郁的口感。就这样,饮料快线让学生们征服了父母的钱包。
2010年,是营养快线最高光的时候。那一年娃哈哈公司的全年销售额突破了500亿元,之后一路飙升,在2013年达到了鼎峰,当年娃哈哈实现783亿的收入,宗庆后本人也登上中国首富的位置。而2010年营养快线这一单品的销售额就突破了120亿元,2011年销售总量突破了150亿元,2013年又突破了200亿元,数度创造了国内饮料行业单品销量的奇迹,这让创始人宗庆后眉开眼笑,随后制定了一个大目标:未来娃哈哈公司的销售额要突破1000亿元。然而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如今9年过去了,娃哈哈和他的梦想越来越远了。
与此同时, 2014年到2016年,这三年对于营养快线来说,是节节败退的三年。2014年营养快线年,更是直接下降到了84.2亿元,从销售额200多亿跌回到100亿以内,只用了3年的时间,衰退的速度超过外界的想象。
如今在超市中可以发现,营养快线已经被挤在了小超市的饮料柜台角落,其实营养快线的步履蹒跚,原因很复杂,这或许是因为娃哈哈公司自身的循规蹈矩。如今各个饮料公司都在不断推出新产品,就连全世界的饮料大哥可口可乐都在推出全新版本,例如0度可乐、无糖可乐、樱桃味可乐、蓝色可乐等等。而营养快线除了在前段时间换了包装吸引了一波眼球之外,再无变化,时间一长消费者的兴趣自然就降低了。
其次就是新型饮品的竞争,瑞幸、一点点和喜茶等等现做现卖、手工原澈的饮品加入,使得国内消费者更喜欢手捧一杯热奶茶去逛街,而不是拎着一瓶冰冷的营养快线。再加上后期营养快线元,对于很多爱喝奶茶的女孩子来说,与其花5元买一杯营养快线,还不如多加几元买一杯口感Q弹的珍珠奶茶呢。
这个由宗庆后在20年前一手创立的渠道联销体,借助于整合各个层次的客户及客户占有的资金、市场、仓储及配送体系等各项资源,使得宗庆后得以掌控一张遍布全国各地的销售终端营销网,包括8000多家一级批发商以及16万家二级、三级批发商。这张密不通风的网络,抵挡住了可口可乐等国际饮料巨头的进攻。
如今,长盛不衰的联销体正出现固化的迹象。娃哈哈中部省份的一位经销商透露,今年以来,全国出现了不少娃哈哈销售业务员与经销商相互欺压的情况,“娃哈哈销售人员要求多地经销商全产品项销售,降低了经销商的有效销售能力。另一方面,为了回款和完成销售指标,部分经销商进行低价处理,打乱了娃哈哈市场价格体系。”“此外,部分销售经理腐败,为了一己私利,向经销商胡乱压库存,乱开客户,并有中饱私囊的现象。”该经销商称,去年他因此亏损了20余万元。
除了内生的问题外,对娃哈哈联销渠道产生冲击的还在于外部环境的变化,伴随着人工成本和仓储成本的增加,整个联销体显得不再经济。
“现代渠道正挤压甚至威胁取代传统渠道,国际卖场、标准式卖场与连锁便利店、社区店和电商,让批发与流通渠道商生存空间无限缩小了。”一位前娃哈哈人士透露道。
虽然娃哈哈高层已意识到了这种危机感,娃哈哈也进行了较大规模的内部机构改革,但其效果如何,仍有待时间观察。
营养快线的下滑,反映了娃哈哈的创新之痛,娃哈哈意识到问题后,痛定思痛开始发力,不断推出新品,但并没有推出能够比肩营养快线月,娃哈哈发布了五大健康饮品;2016年、2017年又先后推出 “问候阳光”系列之奶酪酸奶和“问候阳光”复合果汁饮品;2017年,力推苏打水,同年又推出U-YO冰淇淋风味酸奶、AD钙饮料;2018年3月,推出极畅益生菌固体饮料……产品很多,但消费者印象中,娃哈哈仍然是纯净水、营养快线和AD钙奶老三样。
国内食品饮料市场,娃哈哈在衰落,大单品营养快线等失去往日的雄风。而另外一家食品饮料巨头达利集团则是在继续崛起。达利食品这家旗下拥有众多知名品牌的福建企业很低调,但是盈利能力在食品饮料行业却是名列前茅。2018年净利润37.17亿。
其实,在经历了草莽竞争野蛮生长的时期后,现在进入了品牌和创新的阶段。娃哈哈要想走出低谷,需要产品创新而不是做追随者。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56健康网 » 谁动了宗庆后的营养快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