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部分体能指标呈下降趋势心理疾病与亚健康状态蔓延

  据新华社电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10日发布的《“十五”期间中国青年发展状况与“十一五”期间中国青年发展趋势研究报告》显示,“十五”期间我国青年的体质健康状况不断改善,但是青年的部分体能指标继续呈下降趋势,心理疾病与亚健康状态在青年群体中不断蔓延。

  报告显示,与2002年相比,我国青年的爆发力、力量等素质继续下降。超重及肥胖学生明显增多,已成为重要健康问题。目前,20~35岁的年轻糖尿病人在逐年增加。乳腺癌、大肠癌在年轻人中发病率明显提高。有些青年的器官应变能力下降,造成肌肉僵硬、萎缩,腰酸背痛现象逐渐增多。据统计,80%以上的青少年颈椎处于亚健康状态,30~40岁的人群中59.1%患有颈、腰椎病。“冬病”如反复呼吸道感染、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慢性咳嗽、慢性咽炎和过敏性鼻炎等等,从临床统计上呈现出向青壮年扩大的趋势,目前就诊的病人中有1/3是青壮年。另外,心理疾病与亚健康状态在青年群体中不断蔓延。“社会竞争的加剧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使得青年人的思想压力、工作压力、学习压力等越来越大,抑郁和焦虑已经成为困扰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重要问题,亚健康状态不断在青少年中蔓延。”课题组副组长、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青年成才研究所所长刘俊彦说。教育成本增大家庭负担过重报告认为,由于政府的教育投入不足,使得个人和家庭的教育投入大幅增加,某种程度上已经干扰和影响了居民的正常生活。学费暴涨的结果是导致贫困大学生人数增加,导致贫困家庭无法靠知识摆脱贫困,导致“读书无用论”错误思潮的重新抬头。报告指出,家庭教育支出在家庭个人消费中比例过高,很多中等收入家庭也深感子女教育负担沉重。据调查,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教育成本仅低于饮食营养费,占子女费用的平均比重为21%。但是自子女读高中起,教育费用在子女总支出中的比重超过饮食费用,这一比重在高中阶段为34%,大学阶段则为41%。闲暇生活方式:网络、体育、旅游报告显示,电脑和互联网将成为青年的首选闲暇生活方式,并在越来越多的青年中成为一种生活常态。据统计,2000年初18~35岁青年网民数为763.6万,2005年18~35岁青年网民数增至为7326万,5年内青年网民数增加了近10倍。同时,网络游戏成为青年新的消费时尚。2005年网络休闲游戏的用户数达到了1790万,休闲游戏用户在网络游戏用户中的渗透率达到了62%。报告指出,体育活动也是青年所崇尚的休闲方式之一,健康、健身、交往和娱乐都是青年体育消费的重要目标。另外,作为一种重要的休闲方式,旅游休闲吸引着越来越多青年参与其中。远足、爬山、漂流、潜水、蹦极、滑雪和农家乐等休闲旅游正在成为青年的一种潮流。流动三大原因:工作、学习、婚姻报告显示,“十五”期间青年人口流动规模持续增大,务工经商、学习培训和婚姻迁入是青年流动的三大原因。课题组副组长、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青年成才研究所所长刘俊彦说,这三大原因是青年流动的主要原因。当然,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我国城乡和地区之间的巨大差距产生的推力和青年发展产生的强烈动力,造就了蔚为壮观的青年流动潮。报告显示,中国青年流动尤其是跨省流动的空间分布高度集中,即青年集中流向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广东省集中了全国跨省流动人口的36.9%,其他吸收跨省流动人口较多的省份还有浙江、上海、北京、江苏以及西部的新疆。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地区3个经济活跃地区吸引着越来越多的青年流向那里。报告显示,从总体上看,流动青年生活条件较差,尤其是居住方式比较复杂,居住地的卫生、生活条件都不好。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2006年对青年农民工的调查表明,超过八成(81.8%)的流动青年居住在工地的工棚、集体宿舍或租住的房屋内。男性择偶难问题渐呈现报告显示,目前我国1400万待业的城市人口中,35岁以下的青年人占30%左右。另外,城镇每年新增的1000万左右劳动力中,绝大多数是青年;农村有1.5亿至2亿富余劳动力需要向非农产业转移,大多数也是青年。“庞大的青年劳动力人口数量给就业带来了巨大压力。”刘俊彦说。

  此外,报告还显示,男女性别比例差异,将成为今后一段时期男性择偶难的重要原因。课题组成员陈晨认为,受20世纪70年代以来出生率下降与80年代以来出生性别比升高的影响,1970年后出生的男性人口将面临严峻的婚姻形势。而最近几年,在我国不满20岁的人口中,男性已经比女性多了2000余万人。由此可见,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一段时间内,男性在婚姻过程中存在着婚姻挤压现象,很多男性可能在同年龄群组中找不到配偶。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56健康网 » 中国青年部分体能指标呈下降趋势心理疾病与亚健康状态蔓延

分享到: +More

评论 沙了个发

换个身份

取消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