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18日,10岁的小可和班里的同学们正在操场跑步的时候,突然倒地不起,等到120赶到时小可已经死亡。小可的父母在查看学校的监控记录后认为,小可倒地后,学校老师及医务室(卫生室)“校医”判断失误且操作不当,有不可推卸的责任。1月6日,小可的妈妈唐女士向猛犸新闻·东方今报记者讲述了事发经过。
10岁的小可,生前就读于北京市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丰台学校(以下简称人大附中丰台学校)四年级。
当天上午,小可在参加“课间跑步活动”时突然倒地不起……上午9点55分,唐女士接到班主任的微信语音通知,“你赶快来吧。”
匆忙赶去的唐女士,只看到了儿子的尸体,小可的死因是心脏骤停导致心源性猝死。
唐女士称,根据120院前急救记录:救护车到达时小可已经死亡。后来,在现场老师的要求下,小可又被转送到了731医院,可是孩子还是离开了。
12月24日,小可的家人在派出所民警的陪同下,前往学校查看了事件发生时的监控视频。
视频上显示,12月18日上午9时45分,小可所在班级的学生们开始跑步,9时47分28秒,小可跑步中倒地;9时47分38秒,一位老师发现后向小可走去; 9时47分56秒,另一位老师也向小可那里跑去;9时48分30秒,一位老师横抱着小可往医务室方向送,还有几位老师也在旁边跟着。
9时48分49秒,老师将小可放地上,改由另一位老师背起小可继续送往医务室送;9时49分50秒,校医务人员推来轮椅,众人将小可放在轮椅上,9时50分30秒,小可被推进了医务室。
10时7分20秒,120急救车进校;10时12分50秒,小可被抬上急救车,10时13分30秒,急救车离开学校。
对于学校的救治过程,唐女士表示,“现场4位老师没有一位对小可跑步中突然摔倒,做出正确的判断并采取正确有效的急救措施。”
唐女士指出,在学生意外伤害或突发疾病事件紧急处理程序和常识中讲的很清楚,并对第一发现者做了明确的要求:避免盲目搬动,并马上现场进行心肺复苏。
小可跑步中摔倒、意识丧失、脸色苍白、叹息样呼吸,伴有抽搐,这时候如果立即进行胸外按压,在现场第一时间拨打120急救电话寻求救援和电话指导,小可仍有生还的希望。
唐女士提到,体育课老师描述,小可倒地后搬动他是“考虑到后面还有班级在跑步,所以就给他送到医务室”。
从事发现场的情况看,由于学校老师没有做出正确的判断和施以积极有效的现场急救,做出了一连串的错误举动,从而失去了最重要的抢救时间段,使一条生命无法挽回。
由于视频内容不允许家属拷贝,因此警方保留证据,警方表示,如果以后小可家人走法律程序,诉至法院可以到警方那里取证。
12月24日,唐女士及家人在该校校长陪同下进入医务室,未发现悬挂“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正规的学校医务室必须配备具有执业医师资格的,并且要有5年以上相关工作经验的执业医师。可校长告诉我们,学校医务室仅设有一名护士没有医生,且只处理简单外伤。”
唐女士提出质疑:“这说明医务室根本不具备医疗救治功能,那孩子在医务室里面做了哪些紧急处置和抢救措施?”
事发一周,唐女士家人收到了校方送达的“事件经过”,上面提到 “送到卫生室后,‘校医’立刻进行心肺复苏措施。”
唐女士及家人校方的“事情经过”并不认可。“做没做心肺复苏我们不知道,操作正确与否我们也不知道,护士的‘抢救’举动,不仅对小可没起到作用,反而白白浪费了宝贵的抢救时间。我们要的是真相,在医务室里的真相!”
在唐女士和家人们看来,小可是一个非常健康的孩子,身高1.55米,体重52.25公斤,历年来各项体检记录心肺指标均正常,学校的学生健康档案都有记录。小可在今年的体育测试中综合成绩:90分,评定为:优秀。”
唐女士坦言,事情已经发生,结果无法挽回。家人想要一个真相,和学校的态度,学校领导应该真正认识到校方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能够正视问题,纠正错误,改进学校的工作,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避免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
1月7日,猛犸新闻·东方今报记者联系人大附中丰台学校小学部校长,但电话要么没人接听或直接被挂断,随后记者又发去短信,但截至发稿时未收到任何回复。
当日,记者又联系到了北京市丰台区教育委员会(以下简称丰台教委)负责小学情况处理的科室,希望了解下关于小可猝死一事,校方是否已经上报?教育部门是否开始介入调查?工作人员称会尽快给予回复。
1月7日上午11时许,丰台教委工作人员致电称,关于小可死亡一事,教委已经知道,并正在处理当中。
河南春屹律师事务所主任张少春律师表示,从法律角度分析,未成年人在学校就读时,学校负有一定监护责任和安全保障义务,如果10岁在校学生突发意外,学校有义务及时救治并送医院就诊,如因学校过错或过失导致男童身亡的,家属有权要求学校承担一定民事赔偿责任。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56健康网 » 10岁男童跑步时猝死家属:校方判断失误且未采取正确急救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