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养生很关键!如何“冬病夏治”、驱寒扶阳?马上和你说清楚

  三伏天是夏季最闷热、潮湿,高温的时间段,三伏期间不仅酷热难耐,不注意还有可能会引发一些健康上的问题,因此三伏天可能是很多人比较讨厌的时节。但是中医对三伏有却着不一理解,他们认为三伏是一年中养生的关键期,在三伏这个特殊的节气合理的调理身体,不仅能预防疾病,还能“冬病夏治”。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三伏养生的秘密。

  所谓的“三伏天”其实是初伏、中伏、末伏的总称。古人将一年中最热的时节,也就是夏至后第三个庚日开始(初伏)到第四个庚日(中伏)最后到立秋后第一个庚日(末伏)大约为40天左右称为“三伏天”。2019年初伏开始的时间为7月12日,中伏开始的时间为7月22日,末伏开始的时间为8月11日,三伏结束的时间为8月20日。一共为40天的时间。

  适当食用甘凉、酸味食物“三伏”中的“伏”意思是阴气受阳气的逼迫而伏与地下的意思。也就是说“三伏”时节人体的阳气充足,甚至是过旺,而身体的阴气较弱,容易身体机能失调,出现问题。因此三伏天的饮食可以多选择一些甘凉的食品来平衡身体状态,例如:西瓜、绿豆、银耳、茭白等。但是切记也不可多食,适度即可。同时三伏天气湿热,人体会感到不适,吃饭变得没有胃口,肠胃功能减弱,而适当的食用一些酸性的食物,例如菠萝、柠檬、乌梅、葡萄等可以促进食欲,调理肠胃功能。

  经常吃些苦味食品三伏气温炎热,人们会因为高温湿热的天气有明显的疲劳感和烦躁感,这时大家可以在自己的饮食中适当的增加一些苦味食品,例如:苦瓜、苦荞麦、苦菊等。这类苦味食物虽然不好吃,但是可清心降暑、防上火,帮助我们消除疲劳之感,更能开胃健脾,促进食物,恢复精神状态。

  饮水养生三伏天饮食中,最重要的还是要饮水养生。因为三伏季节阳气旺盛,人体阳气大大升发,而阴气较弱,体内的凝寒之气易解,稍微一运动就会大量出汗,如不及时补水,身体津液不足、缺水就会机能失调,对健康不利。三伏天饮水养生,除了及时的补充水分外,在饮食中可多增加含水量丰富的茶类、汤类、水果类食物。

  多吃益气养阴食品三伏天酷暑难耐,人们外出活动会大量出汗,很容易耗气伤阴。用人们的老话说,三伏“无病三分虚”,因此饮食上要注意多吃一些益气养阴的食品。例如:山药、银耳、木耳、莲藕、鸭肉、蜂蜜、大枣等。

  中医认为三伏特殊的气候环境可以帮助我们“逼”出体内的寒气和湿气,这是中医学“天人相应”、“春夏养阳”的具体体现。三伏养生对于一些冬季加重的健康问题,例如风湿性关节炎、哮喘、鼻炎、脾胃虚寒等,都有一定的帮助缓解的作用。

  目前比较常见的“冬病夏治”的方法有两种,一是选择适宜的穴位进行“三伏”贴或者艾灸;二是拔罐。这两种方法比较安全有效。建议大家可以去正规的医院进行治疗。时间一般选初伏、中伏、末伏的第一天贴敷治疗。为了巩固疗效和了解病情,大家可以冬季再到医院复诊,了解身体情况。

  我们民间有句俗语,叫做“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在最热和最寒的季节去进行一些身体的锻炼可以提高人体对极端环境的适应能力,增强人体的免疫力,从而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现代研究也表明,人体在非常炎热的环境中,体内会产生一种应急蛋白,帮助人体对抗暑热的伤害。因此很多懂得养生的人们都会在三伏天去锻炼身体,练就自己不避寒暑能力,游泳、太极都是很好的选择。但是在这里大家一定要记住一点:不可在高温时间段去锻炼,尤其是体质虚弱人群和中老年人群,否则会有中暑的危险,对健康反而不利。

  三伏天是非常好的调理身体机能,恢复身体平衡的时节,巧妙的运用炎热的三伏季节还可以帮助我们出道身体的一些小毛病。但是大家也不要忘了,三伏也是疾病高发的时节,在调养身体的同时,大家一定要先做好一些三伏常见疾病的预防。

  对于一些经常在户外工作或者活动的人群来说,三伏天炎热的环境可能会使人出现中暑的症状,预防中暑是三伏时节必须要做的。除了避免酷热天气长时间外出工作、适当的降低体温外,大家还可以通过拍打腋窝(极泉穴)帮助解热,预防中暑。

  夏季食物腐败的速度加快,大家一定要合理的保存食品,警惕辨别变质食品,以防食用到不新鲜的食物而导致腹泻。同时,由于炎热的气候,使得很多人饮食上会贪生、贪凉,这也是不可取的。冷饮、冰棒吃多了会导致湿寒入侵,不仅会导致腹泻腹痛,还会损伤脾胃。

  三伏天虽然气温炎热,也不要长时间呆在空凋房间内,经常开窗透气,适度运动。一是因为空调房间空气不循环,使人产生不适;二是长时间呆在空调房内会将冷气闭塞在体内,使寒气入侵;三是阻断了人体正常的排汗功能,使人体出现肌肉关节疼痛、头痛无力,发烧发冷等。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56健康网 » 三伏养生很关键!如何“冬病夏治”、驱寒扶阳?马上和你说清楚

分享到: +More

评论 沙了个发

换个身份

取消评论